第一次看到此作的封面和名字,是在 2016 年,《鼻紙寫樂》和《四葉妹妹!》一起得到第20屆手塚治虫文化獎。
第一印象就是——無法理解的名字、「大鼻浮世繪」封面插圖,所以是「有個鼻字的大鼻漫畫」(很在意鼻的部份)。網上查查,連盜版網站也沒有結果……「WOW~」
好好奇。

pic source

編按:真失禮⋯
一本漫畫,兩位厲害繪師
想不到這部得獎漫畫在出版三年後,竟然翻成了中文版,終有幸可一探究竟。
《鼻紙寫樂》關係到兩位厲害的人物,分別是古代的東洲齋寫樂,和這部漫畫的作者一之關圭。

pic source
兩位的相關資料都非常地少:
寫樂被譽為世界三大肖像畫家,但連生卒年都不詳,只知道他在十個月內發表了 140 多幅畫作後即銷聲匿跡;
一之關圭則是生於 1950 年,今年 70 歲的「夢幻的漫畫家」,出道 40 多年但出版的作品不到 5 冊,沙村廣明、高橋留美子、荻尾望都等漫畫界大佬齊聲盛讚。而《鼻紙寫樂》則是一之關老師暌違 24 年的新作。(四分一個世紀!)
簡單來說,就是「夢幻漫畫家」寫傳奇神秘繪師。


錦繪:多色摺木版畫,如錦織般華美,所以稱為「錦繪」。
與大鼻無關!封面的誤會要最先解釋
所謂「鼻紙」⋯⋯
「鼻紙」一詞指的是用來擤鼻涕的薄紙,也就是江戶時代的衛生紙。而當時浮世繪這樣大量印製的出版品就像一張隨用即丟的「鼻紙」,顯現出浮世繪畫家地位低落的時代背景。
而「寫樂」即代表東洲齋寫樂。
因為漫畫末段寫樂被罵了一句「鼻紙畫師!」,我想這命名多少也帶點嘲諷味道~

《市川鰕藏(五代目市川團十郎)の竹村定之進、『戀女房染分手綱』より》
pic source
封面插圖估計是一之關老師重畫寫樂的著名作品《市川鰕藏(五代目市川團十郎)の竹村定之進、『戀女房染分手綱』より》。因為和原作很明顯不一樣,頭部描繪得很立體,手部則保留了浮世繪的平面風格。
而畫中人——第五代市川團十郎,漫畫裡每個故事都跟他有關,因為他就是劇場「中村座」的座頭(首席演員擔任的職位,有時也會幫忙經營事務),而故事也常相關於中村座。
讀到一半,主角仍未出場?!
雖然說主角是東洲齋寫樂,但其實東洲齋是在漫畫後半才會出現。前半反而是寫劇場「中村座」和一位劇團笛師綴勝十郎的故事——由勝十郎的角度出發,因一宗懸疑凶案而被逼重拾武士身份,調查震驚江戶的連環拐殺小孩案件!
整部漫畫的架構也跟劇場差不多:第一場《勝十郎》、第二場《卯之吉》、第三場《仲藏》、幕間《初鰹》。
*幕間=休息

第一場《勝十郎》的故事,從笛師轉換成見習警察,調查拐殺小孩事件、懸疑兇案,再引爆成為政治角力,整篇都異常精彩!(主角不出場也沒所謂了)與初見漫畫封面時的第一印象——加上內容又是關於江戶戲劇,還以為必定是沈悶……或是說很文人風的作品,想不到內容更貼近時代劇。



第二場「卯之吉」是劇場繼承人小跟班的名字,故事除了談到劇場繼承傳統、舞蹈誦唱的練習、還說到一些江戶窮小孩的命運。
誰說虎毒不吃兒?!卯之吉好像不小心看到某人真實的一面!


第三場「仲藏」是另一個劇場的「座頭」名字。仲藏走下坡的同時,看著人家的小繼承人努力向上的故事。


整部作品也同時談到繪畫界、印刷界、戲劇界和當時的人情風俗等等。三場的故事環環相扣,非常非常的豐富——認真的讀者應花了不少時間在釋註上,情節也每每令人驚喜。


中文版的強勁後援!超過 160 個譯註的特製小冊
忘了說譯註!漫畫附有一本特製小冊,內有超過 160 個的譯註,只要一掀開這部漫畫,就會明白譯者陳幼雯和審訂蕭涵珍(江戶文學與演藝專家)的用心,連劇中對白、譏諷詩等都翻成文言文,閱讀時也能感受到古韻的魅力和趣味,實在難得!



裡面也有解釋為何故事中有重要地位的市川家,屋號為「成田屋」。

「下一站江戶」
很多人談到描繪江戶的漫畫,都會想起《百日紅》、《百物語》的杉浦日向子。相比起來,個人認為一之關圭比杉浦日向子描寫的江戶風情,更細膩更讓人融入當中,看店面擺設、橫街窄巷、多樣的服飾、超多的小細節讓人不禁駐目,想像江戶時代遊走在街上的感覺,這也必定歸功於作者在研究上下了不少苦功。

閱讀前的小建議
最後給還未翻閱這部漫畫的朋友一點建議:因為我對日本江戶的戲劇和用字等幾乎一無所知(失禮了),剛翻閱時,大量的新資訊擠滿了腦袋,無法好好跟上故事,但隨後認識理解了一些職位崗位以後,讀起來就變得順暢和更易投入。當然有些名詞只要知個大概就可以了,對故事的情節影響不大,要是覺得釋註資訊量太多跳過也是可以的。
一個角色可能有數個不同的名稱如本名、暱稱、名號、職位等,這點也常會搞混。例如劇場老大的名號(名跡)是繼承而來的,像「市川團十郎」,所以才有第 x 代在前。其兒子在繼承「市川團十郎」名號前,可能會先繼承「市川海老藏」之名(也是會分第 x 代)。另外是人物樣貌,有時候會很易搞混,角色的樣貌真的會變老,要注意啊~哈哈!

《鼻紙寫樂》
出版:遠足文化
作者:一之關圭
譯者:陳幼雯
審訂:蕭涵珍
頁數: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