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EVANGELION》本身的「死海古卷」—— 誕生前的企劃書與創作記錄


庵野秀明監督的名作《NEON GENESIS EVANGELION》(新世紀エヴァンゲリオン/新世紀福音戰士),1995 年橫空降世,對迷霧般的劇情與人物關係的討論、超華麗的作畫與鷺巢詩郎獨特的管弦樂配曲、「綾波派」還是「明日香派」、碇源堂是否庵野對宮崎駿的形象幻想、以及原 TV 版 25、26 話的影像剪接衝擊與觀眾不滿,造成超巨大的社會現象。當年雖然網絡與社交媒體雖未普及但也討論不絕,不同的分析書本也相繼出現。TV 版亦曾在香港的亞視與有線電影相繼播放,回校同學間的話題也是「你看了最新一集沒有?」,令人懷疑這曾是中學與人生的必修科目。

那這核彈級的動畫出現前,庵野監督與製作團隊是怎樣構思這套作品的?

本文記錄選取了一些《EVA》出現前與出現初期的訪談記錄,包括總監督庵野秀明、機械設定山下いくと、使徒設定よしとお あさり與人物設定貞本義行,還有最珍貴的「EVA 動畫企劃書」!究竟企劃階段的「EVA」與完成後的作品有甚麼分別?

最重要是,雖然現在大家也知道《EVA》在推出後有多麼成功,至今仍是一頭超巨大的吸金怪獸⋯⋯但這套設定奇異偏鋒的動畫作品,當初的企劃書是怎樣得到「老闆」們的首肯?


我們到底想做甚麼?

庵野秀明(總監督)

寫在連續動畫《EVANGELION 新世紀福音戰士》開播之前
文章收錄於漫畫版單行本第一期

時間是 2015 年。

過半數的人類在十五年前喪生的世界。

就像埋在便利店的架子中,奇跡般的復興,生產、流通、消費、經濟逐漸復甦的世界。

就像看慣了這種景象,封閉、毀滅如同家常便飯般的人類居住的世界。

原本要承擔次世代責任的小孩人數劇減的世界。

日本放棄了毀壞的舊東京,遷都長野縣,建設了第 2 新東京市,但這只是次代遷都計劃的幌子,主要是建設迎敵要塞都市 —— 第 3 新東京市的世界。

而這個都市莫名地遭到來路不明的物體「使徒」侵襲的世界。

這就是《EVANGELION 新世紀福音戰士》粗略世界觀。

充滿了悲觀印象色彩的世界觀。

我們排除了具有樂觀氣氛的舞台,開始了這個故事。

故事中有個 14 歲的少年,害怕與別人接觸。

他認為自己的行為是無謂的,放棄讓別人瞭解自己,生活在一個封閉的世界。

自認自己遭到父親遺棄,自己是個沒有用的人,但却沒有自殺的勇氣,是個膽小的少年。

故事中還有一個 29 歲的女性,與別人接觸時儘可能地保持距離。

從表面的接觸中逃開,以便保護自己。

兩個人都對受到傷害感到極度恐懼。

兩個人都欠缺一般主角所具備的積極性,讓人覺得不適合。

但是,我還是讓他們當主角。

有人說「生活就是需要變化」。

我希望在這個故事結束時,不管世界也好、他們也罷,都能有所改變,所以我創作了這部作品。

這就是我真正的「心情」。

《EVANGELION 新世紀福音戰士》是在我頹廢了四年,甚麼事都不幹之後,全心投入的作品。

逃避了四年,就是死不了的我,秉持著唯一信念「不能逃避!」的情況下再度創作的作品。

想要讓自己的心情表現在影片中而產生的作品。

我知道這是一個衝動、傲慢而且困難重重的舉動。

但這却是我的目標。

結果還未能知曉。

因為在我心中這個故事還沒有結束。

真嗣、美里、麗等人會變成如何、往哪裡去,還不清楚。

因為工作人員的想法究竟如何也還不清楚。

感覺上很沒有責任感吧。

但這却是我們為了達到和作品「同步」的目標所必然產生的結果。

「即使如此,也是倣造的。」

雖然背負著這種風險,但現在我們也只能依著這種方法論創作。

因為我們的「原創」,只出現在那個地方。

庵野秀明
1995 年 7 月 17 日,陰雨的日子,寫於工作室

P.S.

對了,真嗣這個名字取自一個朋友(編:相信就是樋口真嗣),美里這個名字取自一部喜歡的漫畫中的主角。律子這個名字取自中學時代的朋友,都是借用的。

看起來似乎沒有絲毫關聯的名字,其實都有一些脈絡可循。有空的人可以去查一下,也是一種樂趣。


補充資料:

庵野秀明於 1988 年接下了《Gunbuster》(トップをねらえ!/飛越巔峰)OVA 動畫監督工作,作為首部監督作品,面對一連串未曾面對過的難題,完成後緊接於 1990 年開展了《冒險少女娜汀亞》(ふしぎの海のナディア/海底兩萬里)TV 動畫監督工作,完全被繁重的工作淹沒,並意識到電視動畫的製作工作量原來是如此巨大(那時候也認識了鶴卷和哉)。

Gunbuster 戰鬥畫面(畫死人)
《冒險少女娜汀亞》

1991 年,《冒險少女娜汀亞》動畫完成播放後,相信是因為之前兩套動畫工作的壓力太大,與及個人作品與前路的思考問題等等,庵野秀明開始了自我封閉不見天日的情況,儘管有不同的企劃也提不起勁,加上劇場動畫《蒼きウル》胎死腹中,更加深了對他的打擊,有段時間更走了去玩潛水和滑雪。

但在《蒼きウル》企劃決定停止後不久,有次與製作人大月俊倫交談(現任 King Records CEO,當年也曾參與《EVA》TV 版及舊劇場版),彼此的共識是要製作一套原創的電視動畫。庵野監督記憶中他有說過一句很重要的說話:「只要你提交一份企劃書,甚麼題材也可,我也會盡力讓它拍板通過的!」

文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資訊,雖然動畫推出後綾波麗與明日香大爆紅,但庵野開初的設定其實葛城美里才是重心女主角,她與真嗣共同生活相互影響,一起成長,直到舊劇場版的「大人之吻」,完整描寫了兩人的心態變化。

經過了數年頹廢的生活,他提交了名為「NEON GENESIS EVANGELION」的原創電視動畫企劃書。


來自 1997 年出版的《NEON GENESIS EVANGELION – SPECIAL COLLECTION》一書(台灣中文版),收錄了珍貴的動畫製作企劃書,即是動畫未製作前,向出資者及其他合作單位解說及推銷的重要文件(製作動畫沒有甚麼比資金更重要)。

那究竟動畫作品最後有沒有跟隨這 33 頁「死海古卷」所寫下的發展?

畢竟此書也絕版多年,所以希望記錄下這個重要的企劃書,掃瞄了日本原版(左)及台灣中文版(右),左右對比原汁原味,除了文字外也有設定時期的插畫,大家可放大細看。

可見庵野對機械人動畫的愛~
「碇真嗣是現代日本人的翻版」
這一頁很重要,如何推銷這作品的賣點 —— 「帥勁而富真實感的戰鬥畫面」,那些繁複的對白與出擊前的步驟,全是庵野的計算。
第 3 新東京市及 NERV 的設定,中央教條(Geo Front)也已存在
使徒的設定,來源也有清楚設定。此外原定總數是 28 個,比起製成動畫後 17 個多出 9 個。
EVA 的設定畫,紅色的初號機?
EVA 的細部設定,早期已定下是有如人體肌肉般的素體,再在體外加設裝甲。令人驚訝是不同型號的 EVA 也已有細想。
「陽電子機關」即是後來的 S2 機關
「人類補完計劃」的設定
權力分佈的設定(政治是很重要的元素)
這兩張插畫很有趣,除了是完全不同的零號機與二號機外,留意插畫右下角的簽名 Y.S.,可見是貞本義行的簽名,原來他當年也有參與一些早期機械設定的工作?或是只幫忙畫機械概念插畫?
NERV 不同的部門,連企劃時期也寫得這麼細緻
主要角色設定
從上面庵野寫下的感想,加上這企劃書的頁數次序編排,葛城美里的重要程度其實很大,但後來因為綾波與明日香太受歡迎了⋯⋯
赤木律子,最後有一句最重要的說話:「她是唯一了解碇教授(碇源堂)的女性」
比較短髮的明日香也很可愛!(我是明日香派)
綾波的髮型設定也不同了
洞木光名字的設定,原來是來自新幹線
預定 26 話的劇情大綱!第一話最為詳細,整個氣氛也描繪出來了。
連每話的標題也大部份相同
第 10 話與 11 話在 TV 版對調了,另外中文版翻譯失誤,「第 16 話」應是「第 15 話」
第 17 話明日香與美里的故事沒有了,另外渚薰出場時間也推早了
到最後四話,原定發展與最終見街版本明顯不同,第 25 話更出現了一個古代遺跡「Arka」。另外這裡寫到第 12 使徒⋯⋯為何當初是寫有 28 個?
使徒概念圖(這樣也要用負片不愧是庵野)
運送軌道與大廈間的裝備配置也已設定好
留意左手是未有出現的武器
不同版本的 EVA 設計

看完以上的企劃,有沒有學懂了庵野的推銷手法?(笑)

補上一些出現在企劃書內的畫作(來自貞本義行畫集)


遭受約束的巨大力量

山下いくと(機械設定)

文章收錄於漫畫版單行本第一期

為甚麼 EVANGELION 會以那種形式定案?在此之前,我曾預先猜測我將會數度被問到這問題。當初導演告訴我「像鬼一樣的設定」。在人類的控制下,好不容易才被安置下來的巨人。這點在相關設定圖中隱約可見⋯⋯在我的設計概念的想像中,就像是童話中的格列佛——遭受約束的巨大力量。雖然表面上看來是絞盡腦汁將他綁起來了,但他真的乖乖就範了嗎?

彷彿像是沒有自信:對未知感到疑惑。

我聯想到的是被嵌進牆中的巨人。

為了突破這層想像,我捨棄了電視動畫中,光是看到就可以感受到的性能或巨大感的這種「機械人」的形象。值得一提的是,基於前述的事項,我想這些缺點都是靠著演出的先生女士以及諸位動畫製作人員的技術和毅力,才能幫助我保住自尊。

不過,當我提出這個設定之後不久,工作人員之間傳出了贊成和反對兩種聲音。往後各位讀者以及觀眾之間也會傳出這種聲音。然後我就會接二連三地被問到「為甚麼 EVANGELION 會以那種形式定案?」請看這部作品在漫畫界以及動畫界大活躍吧。

初期設定已有了「角」的元素,但是放了在側邊的
其他的頭部設計選項
額前雙角也有嘗試過,巧妙是這後來真的成為了「新劇場版」 Mark.06 的設定
新劇場版 Evangelion Mark.06
暴走時嘴部張開
完成設定

補充資料:

後來看設定說明初號機的裝甲底裡也是件拘束具,記得從前看動畫時,因為暴走時的畫面很快很黑,看不清楚當中的細節的變化,直至買了當年 Bandai 推出的模型時,嘗試把頸部的關節向上推時,儘管關節部份許可轉動,但反而頭部後方的裝甲頂著了插入栓上方的保護蓋,令頭部向上仰的程度減少。

那時才明白了山下いくと這「拘束具」設定的用心,到後來貞本漫畫版的「暴走」中,這頭部裝甲更會因後仰過多而破壞裝甲。

相片是 Medicom 版本初號機
頂著了~
貞本義行漫畫版

另一個人很喜歡的細節,就是腳掌部份,設定為了強調 EVA 的肌肉素體的一體感,裝甲設計也傾向人體化,而腳上的裝面就如鞋子一樣,彎曲時也會自然伸延而不是會分離。但到後來的 Bandai 魂 SPEC 推出時,腳掌關節竟如設定圖中「X」那張製作⋯⋯心想是不是沒有看設定⋯⋯


在開動之前——

よしとおあさり(第三、四、十四使徒設計)

文章收錄於漫畫版單行本第二期

在提筆寫這篇文章的時候,雖然已經消化了動畫版的一半、故事也漸入佳境,但各位是否覺得截至目前為止,有關 EVANGELION 的情報數量太多而感到困惑?

對於幾近狂熱般的仔細設定發出「太棒了」、「真不賴」的讚嘆,對於無法一窺全貌的「內部」設定細細地挖掘⋯⋯

或許確實有這種讀者吧?但是,如果就烹調來說,這些只是屬於「餐具」、「器皿」的部份。「好漂亮」、「好像很好吃」並不足以成為對料理的稱讚之詞,「過份講究外表」、「太過注重器皿」更會對料理的本質產生誤解。

EVANGELION 實際上是一部正統的戲劇。如果採用不加修飾的表現方法,就是一部「真嗣的成長戲劇」。然而,各位為甚麼不用普通的看法來看呢?

在 1995 – 1996 年的現在,沒有器皿的純粹「料理」是除了 EVA 甚麼都沒有。各位已經習慣了只有外在的樣品食物,而忘記了料理是要「能吃」的這件事。EVA 能吃,請你不要看它,將它送入口中。就「能吃」這種「理所當然」的觀點來看,EVA 是目前空前絕後的作品。請各位仔細品味在這個時代能嚐到它的幸福。

不過,希望各位千萬不要誤會了。我截至目前所寫的並不是關於這部作品的評價。我只是說它「能吃」,並沒有保證它的「味道」。如果在你將最終回送入口中時覺得它難吃時,請你直接了當地說它「難吃」吧。這是食用了它之後的你所具有的說話權利。當然我該說的時候也會說。不過,要是你覺得美味的話⋯⋯也請你直截了當地說「美味!」吧。

今後,為了能吃到美味的料理⋯⋯

第三使徒
第四使徒
第十四使徒

現在所思考的事——

貞本義行(角色設計/漫畫)

文章收錄於漫畫版單行本第二期

問:貞本先生也參與了動畫版的角色設計,關於各個角色在設計方面究竟有甚麼特別留意的地方呢?首先就請教你關於真嗣這方面的問題。

雖然機械人題材的主角給人的印象都是熱血漢子,不過這部作品的主角雖然駕駛機械人,最後成了英雄,但却不是熱血漢子,而呈現出另一種英雄的形象。或許可以說是不易為人瞭解的英雄吧。

問:在角色方面似乎有種渴望的感覺呢。

我是本著設計成能打動現代小孩或動畫迷的角色形象的心情來進行這項工作的。

初期設定草圖

問:你所說的現代風格,是指自己就是自己,而不太對別人產生興趣嗎?

我指的是一個存心不對別人抱持興趣的人。並不是真的不對別人產生興趣,而是自已刻意製造一個殼躲進去。

問:就是給人一種纖細的感覺。

真嗣會流露出一種像女性一般的清淨感。對任何事都冷冷的、提不起幹勁、明明沒膽子自殺却又希望能自殺、對自己不在乎⋯⋯我一開始就打算設計出這種給人輕浮感覺的角色。

問:在臉部方面有沒有甚麼參考的對象?

沒有特別的對象。不過日本自古以來就有像牛若丸、日本武尊、一寸法師之類的英雄形象。自古以來,日本的英雄形象就比較不同於熱血漢子,反倒是比較中性化,就像美少年之類。最初我畫真嗣的頭髮,比現在要來得長一點。因為在演出情緒性的畫面時,必須將眼睛遮掩起來,因此頭髮不長一點不行。不過,如此一來會給人一種狂野的感覺,而纖細、一觸即破的感覺就會淡了。為了避免這個角色會給人這種感覺,所以我希望他的頭髮能短一點,露出額頭,給人一種像男孩子的女孩的感覺。具體來說,他的眼睛很女性化,是以娜汀亞(《冒險少女娜汀亞》)為基礎完成的部份,是娜汀亞的男性版,男的娜汀亞。因此,只要去掉睫毛、改變髮型,兩個人幾乎是完全一樣。

《冒險少女娜汀亞》

問:這麼說並不是單純因為喜歡而畫這個角色啊。

是的。而且倒不如說是與周圍的機械人形成對比的意義來得更大。大體上來說,並不屬於頭髮留得長長的,大喊著「上啊!」那樣的世界。特別是指這兩年的機械人故事,並沒有像這種執拗而女性化的角色。由於我想讓一個主角訴說自己活生生的感覺,因此我融合了自己內在的恬靜寡慾的部份,而做了這次的角色設計。

問:這麼說,與其說是客觀的做這項工作,倒不如說是與自己重疊而畫出這個角色?

我想性格上會與動畫版有些許的差異,大概就是這個原因吧。動畫或許是因為以庵野先生的話來寫才會變成那樣。我這次是想讓庵野先生筆下的真嗣改成貞本義行的話畫出來,因而產生微妙的差異。雖然用「可愛」來形容本篇會讓人覺得有點奇怪,不過確實讓人有這種優等生的感覺,而在漫畫版中,會不會讓人覺得有一種鬧彆扭、墮落的感覺呢?這大概是因為小學、中學時代總是擔任班長的庵野先生和墮落、不幹好事的我不同的地方吧?(笑)

決定稿

問:鬧彆扭的方式也有微妙的差異嗎?

庵野先生所思考的彆扭感覺是那種表面上雖然很帥氣,但暗地裡、內在之中却是彆扭執拗,就某種意義上來說,就像是現代的年輕人。而我的則是相反,內在十分恬靜、認真,但外在却是彆扭得不得了,有點小孩子氣的類型。因此動畫版的劇本不採用我所說的話。但是我心目中的真嗣並不是這樣子,所以結果才會有這邊產生反抗、那邊對美里所說的話充耳不聞,雖然做法確定了,但是到達的路徑却有所不同。

問:關於綾波麗呢?

我以前曾在《NEWTYPE》上畫過一個鬼故事(《孤島之鬼》),將出現在這個故事中的角色稍做改變,加上散亂的頭髮,變成像「Wolf Hair」的瀏海似乎挺不錯的,基於這種考量所畫出來的就是麗。雖然稍微做了改變,但眼睛的畫法基本上是一致的。麗是影子般的空氣感所創造出來的角色。或許是可遠觀不可褻玩的少女吧。雖然對她充滿愛慕,但却無緣一親芳澤。

設定草稿

問:就像劍介和冬二對麗所抱持的看法嗎?

還要離得遠一點。麗給人的最初印象是包著繃帶。筋肉少女帶的歌曲之中有一首歌(何処へでも行ける切手)的歌詞是「包著繃帶的蒼白少女」,我在聽這首歌時產生一種可憐的感覺,而照著這種感覺創造了麗。啊,好想畫出這種女孩。一個因為某種宿命而非得駕駛機械人不可的女孩⋯⋯就這樣,在創造出真嗣之前先想到這個角色。讓人感到眼紅的是,一個女英雄竟然這麼樸素,一般商業性的考量是女英雄必須是個較艶麗的角色,但樸素的麗反應却出奇的好。因為話不多,只能藉由視線、表情去表達,所以她的視線會給人強烈的印象。

決定稿

漫畫版與動畫版各自不同的 EVA

問:有關故事情節方面,你認為漫畫版和動畫版有甚麼不同的地方嗎?

我是以為動畫而寫的劇本做為原作而作畫的,所以我想現在這個階段雙方幾乎相同。如果以簡短的字句來為這兩部作品的起承轉合下一個註腳,我想寫出來的文章應該都是一樣的。然而,在進行的路徑上却有所不同。或許我該說是演出方面有所不同吧。因為動畫的分鏡是由好幾個人共同畫出來的。比方說,同一個劇本,由副導演鶴卷所畫的分鏡和摩砂雪所畫出來的作品就有所不同,我想差異應該就在這裡。

問:也就是說,由於漫畫的構成不同,所以動畫的劇本不能照著延用?

所以我才會大幅的改寫劇本。我寫的或許比較淺顯易懂吧。動畫版方面,我認為由於它比較傾向於引人狂烈喜好的方向,因此我個人希望能將讀者群的年齡拉低到十四、十五歲。不過這個故事因為太艱深了,實在很難將年齡層拉低。要是拉低的話,那就變得不像是 EVANGELION,這樣的話就失去做 EVA 的意義了。何況我從企劃階段就參與了這個故事,所以我想做的就是像電視版的那種故事路線。因此,在漫畫版我採取了給讀者比本篇更少情報、更淺顯易懂,將焦點放在主角的心路歷程,以這個為主軸來縱覽 EVA 的世界觀,究竟會呈現出一個甚麼樣的世界?這是我想做的。我覺得本篇毋寧說是縱神的觀點,焦點也放在真嗣以外的部份。相對的,由於漫畫版基本上是畫一個人,所以內容方面就不能輕描淡寫的帶過去。

本篇雖然半年就結束了,但漫畫在畫相同的故事時却得花上好幾年。因此如果單純的予以濃縮、精簡的話,在份量上似乎就會顯得有所不足,因此在焦點投注方面不同、為了能讓主角的感情容易為人所瞭解而必須細細描繪——如果不做些改變,那就不足以填補作品中稍嫌薄弱的部份。因此,雖然是同一個故事,但呈現出來的都是不同的作品。而且沒有配音、配樂的漫畫,我想本來就屬於不同類型的作品。

問:的確給人一種以不同觀點看同一個故事的感覺。你是想讓在動畫中不易瞭解的真嗣的心情,在漫畫中為人所瞭解嗎?

這點我比較一意孤行的想法,或許就導演等人的觀點來看並不會認同。不過,如果不是這麼做,我就畫不出來。無法用自己的感情畫出別人的想法是我的缺點。因此,在本篇第一話中,有一段真嗣對昇高劇情有重要影響的對白,我在漫畫中並沒有採用。我是故意不用這句對白的,因為我想寫出在我心目中能夠讓真嗣感覺到自己真的是「活生生」的對白。


參考資料:

《NEON GENESIS EVANGELION – SPECIAL COLLECTION》(台灣中文版)

《EVANGELION》貞本義行漫畫版

《新世紀福音戰士 EVANGELION TV Animation 設定資料集》 2015 edition

庵野秀明官方介紹文:
https://www.khara.co.jp/hideakianno/

庵野秀明 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