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Dec 26th, 2024

江康泉《離騷幻覺:宇宙旅行社》漫畫集專題訪問!


猶記得 2019 年為「離騷幻覺」設計原畫及設定資料集時,在搜集整理江康泉(江記)的原稿時已經問他:「其實這企劃很應該推出漫畫本啊!」那時由於他為製作動畫已經忙到癲,所以未有時間思考⋯⋯到了 2023 年,經過眾籌、動畫、展覽、音樂會、動畫設定集等等企劃後,多年後終於回歸基本,推出《離騷幻覺:宇宙旅行社》漫畫集!

紙本分格:紙
江康泉(江記):江

只有以「書」作為最終呈現的狀態,
我才感受到故事的重量,
大腦神經才會受到刺激。

紙:首先恭喜江記終於推出「離騷幻覺」企劃最新漫畫合集!之前和你傾談時知道你對此已計劃已久,可以在此簡單介紹一下決定推出漫畫合集的契機嗎?

江:第一篇「離騷幻覺」的漫畫,是在 2012 年尾於《明周》以「汩羅虛擬」為欄目名稱作不定期刊載。「離騷幻覺」這名字是 2016 年於《號外》連載時開始用的,同年開始第一套「離騷幻覺」的動畫短片製作,並於 2017 年發表。到了 2018 年推出第二套,並開始為第三齣作品眾籌,也應該是由這一年開始,被更多觀眾認識。由動筆那一刻計起,這套作品到了今年 2023 年是第十一年了,真的意想不到呢!這類難以界定的創作,仍然得到各位的支持,除了衷心感激之外,也令我發現,這作品已不單純是我的作品,她承載了很多人的想像與力量。作為作者,我也嘗試倒過來,從新認識這作品。

慢慢知道,「離騷幻覺」是一個很廣闊的世界,動畫製作打開了這道門。過程中,我們寫了好多不同的故事大綱、劇本。大家都意識到,原來「漫畫」不單純是一種媒介,它還是一種「思考的工具」。所以 2020 年發表「離騷幻覺-序」之後,我就決定要畫一本 「離騷幻覺」的漫畫。唯有這過程,可以讓我跟角色一同呼吸,明白他們的愛恨情仇。那一定不可以是雜誌式一兩頁的份量,只有以「書」作為最終呈現的狀態,我才感受到故事的重量,大腦神經才會受到刺激。所以毫無疑問,我是上世紀的人了。

紙:這本《離騷幻覺:宇宙旅行社》漫畫,全由你一人繪畫嗎?

江:決定出書之時,只有雜誌的連載,形式大概是兩頁完的超短篇。雖然有一定的稿量,但那只是「離騷」世界的鳳毛麟角,而且有感動畫版本較多抽象處理,其實人物角色仍有很多發揮空間,讓觀眾投入,亦可能解答在動畫版沒有交代的問題(或生出更多問題?哈!哈!)。最後連載部分只佔不到四十頁,大概是十選一吧。其他都是特別為出書而畫的有一百六十頁左右,這兩年多,我都好努力排開其他工作,讓路給漫畫。製作上基本是一腳踢,有兩三個故事請了 Candace 和 Moses 一起 brainstorm,然後分色找了Wan Wan 處理一些基本的工序,他們都分別在不同時期於 Penguin Lab 任職(我與羅文樂創立的動漫視藝多用途全方位工作室 XD),是很出色的年青創作人,真的讓我「吊頸都有得唞吓氣」呢!(註:百忙中也能抽時間休息)

紙:那這次漫畫集與之前的漫畫或動畫有著甚麼關連?而這將會是短篇合集或是一本完結的中篇漫畫?

江:《離騷幻覺:宇宙旅行社》是由多個短篇組成,各篇獨立來看是某位主角的故事,連起上來時,會看到一條關於整個世界觀的主線。而這個世界觀,動畫版和漫畫版是一樣的:「秦王滅六國,開啟始元世代,號稱始皇,經歷二百年,並將永生之法及其系統,普及國人,不老不死之國已非夢話。」今次漫畫版有更多關於戰國時代,楚國跟秦國、屈原與楚懷王的描述,究竟有如「Rock Star」一般的偶像級祭司屈原,與楚懷王若即若離的關係會如何發展?今次漫畫會有更多答案。

另一條主線是全新的設定,是關於那個統一後的世界:「秦國人連結永生系統之後,系統會防止一切罪惡發生,任何被偵測到的違法行為,將會被即時阻止。不過,傳說有極少數的祭司,沒有跟隨永生系統升級。並避過秦始皇的追捕,他們後來皆以『導遊』自稱,能以法術轉移人的靈魂,避開永生系統的偵測⋯替客人完成那些不可告人的『罪行』。」這條「現代線」的幾位主角,就是「宇宙旅行社」的阿祖、嘉芙蓮和骰仔,他們早於 2020 年的動畫「序」中登場,可是篇幅所限,沒有更深入的描寫,今次終於可以俾佢哋發揮一下了!(給他們發揮一下)

紙:無論是「離騷幻覺」漫畫或動畫,那鮮艷奪目的色彩都很自然地成為了焦點,請問在創作過程中,是有甚麼契機令你有此取向決定?

江:自己很喜歡老舊的印刷物,但沒有刻意利用到作品上,直到遇到 BLUR 的邀請,為他們因小意外而滯留香港製作的專輯畫漫畫,知道香港給他們的印象是既有未來感,又同時很傳統,於是靈機一觸,如果用那些好「娘」的顏色畫未來的題材,又會如何呢?那時是 2015 年,「離騷幻覺」的初型「汩羅虛擬」在《明周》刊登,正好給我一個實驗的機會,後來到《號外》連載時,「離騷」的用色系統便大概沿用至今。

另外還有一個非常技術性的原因,跟印刷有關,可是以往大家都是網上看,不會太為意,就是關於 CMYK 的控制(編按:即印刷的四個原色:Cyan、Magenta、Yellow、Black)。如果你看的是印刷品,就會發現,我絕大多數的落色,CMYK 都是 100% 的。而且我好喜歡色塊重疊的效果,例如單黑跟黃重疊的黑,與單黑跟綠重疊的黑不一樣,如果你一直都是看網上的圖,是不會明我在說甚麼,真的只有買書看才有 feel 呢!哈!哈!

紙:看到近來你出 post 說畫黑白漫畫會快很多~(笑)

江:你提到那一個 post,我說畫黑白會快很多,那一半是講笑,另一本是認真。但不是為了快,而是彩色令製作成本大大提高,價錢定位使我不能向大眾化的方向發展(當然這是雞和雞蛋的問題)。彩色亦令製作周期拖長,作為獨立製作,本來無可厚非,但如果我想再畫篇幅多一點的作品,今次用了兩年多,難道下次要五年嗎?所以黑白製作其實有很多好處。我也好想知道讀者的想法,如果今次的成績理想,觀眾們喜歡書內的情節和角色,可能我就更有信心用黑白了。畢竟用黑白時,閱讀的時候有一種爽快感,我也很喜歡的。

紙:留意到你現在繪畫漫畫原稿時,大多仍以手繪方式繪畫(上色則用電繪),請問你會如何平衡兩者?

江:我落色時的思考系統,其實傾向「版畫」的落色,是一個一個 layer 咁諗的(那樣想)。除了黑線的筆觸我很介意之外,「色塊」的筆觸並不是我所追求的,所以 Photoshop 在這方面真的好適合。但同時,畫公仔時我很靠手感,紙跟筆的磨擦對於刺激大腦太有用了。感覺當我畫電繪落墨時,是用手去追一個腦中的 image,但用紙筆時,手自己已懂得思考了,畫的時候毫不吃力。

不過話雖如此,製作動畫時,要配合不同 Artist 和不同工序,全電繪是無可避免的。但若是關於情節的思考、storyboard、或角色的設計草圖,我用紙的時候是明顯快一點的,這可能真是世代的差別了。那種古怪的程度,大概好像你現在還見到人用原稿紙寫作差不多吧?那絕非必要但真的很好用。

「人」與「不是人」的界線
究竟在哪裡?

紙:「離騷幻覺」本身亦與 Cyberpunk 這主題甚有關連,近來繪畫界最火熱的討論,莫過於來勢兇兇的 AI 繪圖大軍。作為漫畫家、動畫家及創作人,請問你會以甚麼態度看待此科技巨變?

江:想知道我對這問題的觀點,就一定要買書了!早在「汩羅虛擬」那個階段,AI 都是很重要的題材。我想令人著迷的地方是,AI 的發展,不斷逼你回答「人」是甚麼,「人」與「不是人」的界線究竟在哪裡?我想 Midjourney 跟 ChatGPT 的盛行,一定對既有的專業造成好大的打擊,其引致的陣痛也絕非短時間之內可消化。但換一個想法,當新技術出現的時候,往往會催生新的藝術形式。例如攝影技術的盛行,除了衍生了「攝影」及「電影」的表現模式,同時也將「繪畫」跟「模仿現實」的關係中解放出來。然而,我始終覺得,人類最大的敵人,就是人類自己。大家還是先不要毁掉地球,才來擔心 AI 吧。

紙:循例也要替「離騷幻覺」的觀眾問問~(笑),請問現在的動畫企劃的發展情況?或是有甚麼可以公開的情報及時間表嗎?

江:我們知道,應該很多讀者是因為動畫而認識我們,亦很關心製作的去向。誠然,現實制肘的確是好大的考驗。2020 年後,我們一直尋找各種發展及集資的可能,以電影或影集而寫的劇本亦不下少數。但是這一刻真的沒有可以公報的消息,希望支持的朋友可以體諒。可幸,沿路仍然遇到不少知音者及有心人,默默為「離騷幻覺」鋪路。我仍然有信心,未來仍可以有好消息。

今個月於西九龍舉行的「POPFEST」會有一個節目「離騷幻聽」,會以動畫片段跟音樂人及 VJ 交流演出;剛於年初始束,在三藩市亞洲藝術博物館舉行的個人展覽「Kongkee:Warring States Cyberpunk」非常難得地會巡迴至芝加哥的 Wrightwood659 博物館,這些機會讓我們更加肯定作品的魅力,甚至可以連結其他國家的觀眾。我們相信,動畫製作的路,仍然向著有光的方向前進的。所以倒過來說,賣書很重要,那是讓更多觀眾投入「離騷幻覺」世界的一道大門啊!

HKT x WESTK POPFEST: M+ Live Cinema presents “Dragon’s Delusion – Paracusia”

紙:最後的提問,請問「漫畫」對你來說是甚麼?

江:「漫畫」就是想像力的藥引。

紙:謝謝你在趕稿期間也抽空接受訪問!各位也快快預購漫畫合集啦~

利志達《卡夫卡》/Li Chi Tak "Kafka"

HK$170.00
暫無現貨
儲存這個產品備用
Customer reviews
No reviews yet. Only signed-in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product can leave reviews. To leave a review, sign in
分享這產品給您的朋友們
利志達《卡夫卡》/Li Chi Tak "Kafka"
產品資訊
出版社: 今日出版

All scrip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

聽過很多遍,但還沒看過作家卡夫卡的作品,想不到第一次看,就是看利志達的《卡夫卡》。十多年前開始構思、選了卡夫卡的部份短篇作品改編成漫畫,一直到今天才正式出版。
不知有多少是十多年前畫下來的,但整部作品編排有致,先是一頁抽象、符號式的「版頭」,再來一頁一格的漫畫。個人非常喜歡版頭的畫作,讓人深思的符號、筆直卻富有筆觸、甚至有墨水溢出的線條⋯⋯理性感性並行且失控的感覺,很「卡夫卡」,同時也很「利志達」。這本書可以是兩人產生了極佳的化學反應下的產物(雖然卡夫卡已仙遊),令人難忘。當天晚上就去找原作來看,除了看改編的處理,還有是希望多了解利志達漫畫創作後面的脈絡、思想和影響,我想答案有不少部份都埋藏在卡夫卡的作品中⋯(?!我估咋還沒看完)
書籍的設計也很有心思,書度近似電影銀幕的比例,翻閱時一頁一格真的像在「看」電影~「卡」和「夫」的字體僅有一角的差別,也跟「版頭」一樣用了像符號的並列設計。而封面是以燙黑燙印在帶橫紋的卡紙上,油墨因紙紋稍微滲出,像在呼應「版頭」畫作一樣,未知是否刻意重現,但也是我喜歡的部份。(設計:chanWall playground)
對了,裡面一共十篇的漫畫先後次序,我想作者應也有心思熟慮過,個人認為這裡面也有一些隱藏訊息,就待各位翻看時親身感受了。

-

「灰色像是我與卡夫卡的共同形象。」—— 利志達

精選自世界著名作家卡夫卡的文學作品,利志達《卡夫卡》以漫畫呈現 10 個短篇故事,當中包括:

〈Vulture〉—— 果然敵不過牠;
〈Passers〉—— 陌生人說陌生人;
〈Trees〉—— 真表象 vs 假表象;
〈Road〉—— 路真的要自己去找;
〈Wolves〉—— 狼,我們都是;
〈Shy〉——啊⋯⋯;
〈Rain〉—— 不停的出現、不停的出現;
〈Love〉—— 我的周遭是長茅和利刀;
〈War〉—— 戰爭!戰爭!戰爭!;
以及〈Power〉—— 誰擁有,誰就能。

有別以聲畫為主的電影、電視或舞臺劇等藝術形式改編的卡夫卡作品,這次利氏運用黑白細膩的線條,描繪卡夫卡筆下,似是蒙上灰色一樣迷離、荒誕神秘、且充滿無力感的世界。自十多年前開始構思,繪畫卡夫卡的作品是利氏多年心願之一,新書尺寸袖珍,並以一頁一畫格形式,逐頁遞進叙事。

"Grey is like my connection with Kafka."— Chi-tak Li.

With a mindful selection of short stories by renowned author Franz Kafka, Li's new book features 10 stories in his iconic comics style, including:
Vulture — I can never win it over,
Passers — talking to strangers,
Trees — reality vs illusion,
Road — find your own way,
Wolves — we are all wolves,
Shy —Awww...,
Rain — again and again,
Love — I am surrounded by lances and sharp knives,
War — war, war, war!,
and Power — who owns it, who is the boss.

Movies, TV series, and plays were commonly adapted from Kafka's literary works, whereas Li interprets Kafka's works in a different way with his simple and delicate black and white line drawings. A mysterious world that is as blurred as grey, ambiguous, and powerless. Drawing Kafka's literature has always been one of Li's wishes, he has devoted himself to this book since 10 years ago. The new comics book is designed in pocket size, one panel on one page, and deepened the story page by page.

-

利志達簡介:

1982 年投身漫畫創作,在港式漫畫集團工作一個月後即以自由身闖蕩漫畫界。繪畫過《衛斯理》系列後,87 年自資出版代表作《同門少年》而聲名大噪,自此發展其獨特的漫畫風格,以奇詭實驗、突破類型的漫畫築構自己的視覺世界。

漫畫以外,亦參與多個跨媒介的創作,將其繪畫延伸至電影、實驗劇場、文學、流行音樂、雕塑等。此外,其別樹一幟的畫風,吸引多個國際品牌委約創作。 利志達是海外漫畫迷熟知的香港漫畫家,1990年代開始已在海外連載及出版,包括日本的講談社及小學館、臺灣、馬來西亞、中國內地、法國、意大利等。

2016 年,香港藝術中心聯同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為其策劃個人展覽,成為該屆漫畫節主題展之一,同步推出與著名比利時作家Jean Dufaux合作的法語漫畫《The Beast》。是次個人展覽更帶來另一次面向國際的合作,利志達獲羅浮宮博物館合作邀請,編繪最新漫畫《蟾宮事變》,法文版率先於 2019 年 11 月於歐洲發行,香港中文版由今日出版於 2020 年 3 月推出。2021 年出版愛情漫畫《飲水》,同年以著名文學作家卡夫卡的短篇作品為材,出版最新漫畫《卡夫卡》。

About Chi-tak Li:

Chi-tak Li began his career in the comics industry in 1982. After working for a corporate comics publisher in Hong Kong for a month, he decided to start his own venture as a freelancer. Following on from the release of The Wisely series, he self-published Tong Men Shao Nian, a prominent title which rocketed him to fame in 1987. He has since developed a distinctive art style, creating his own visual world with eerily experimental works that broke genre rules. Li’s transmedia creations transcend the boundary of comics and expand into movies, experimental theatres, literature, pop music and sculptures. His idiosyncratic style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and commissions from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brands. Li is also well-known to the international comics scene. His comics has been published in places like Japan, Taiwan, Malaysia, Mainland China, France and Italy since the 90s. In 2016, the Hong Kong Arts Centre had jointly curated Li’s solo exhibition with the Angoulême International Comics Festival in France as one of the Festival’s thematic exhibitions. His French comics The Beast, a collaborative project with the famous Belgian writer Jean Dufaux, was released at the same time. This solo exhibition had given birth to anothe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pportunity. Li was invited by the Louvre Museum to create a new comics Moon of the Moon. The French version was released in November 2019 in Europe and the Hong Kong Chinese version by the local publisher Today Publications in March 2020. His recent romance comic YUM SUI was published in 2021, and his new comic book Kafka is to be published to pay a homage to Franz Kafka's literary classics in the same year.



江康泉,又名江記。動畫導演及視覺藝術家。作品以亞洲未來主義手法揉合傳統與科幻題材。2013 年起製作《離騷幻覺》系列漫畫及動畫,大獲好評。2022 年更獲邀到美國三藩市亞洲藝術博物館舉行個人展覽「Kongkee: Warring States Cyberpunk」。

2015 年,江記跟英式搖滾 (bripop)班霸 BLUR 合作的漫畫作品 The Magic Whip: “Travel to Hong Kong with Blur” 炙手可熱。與智海合作的《大騎劫──漫畫香港文學》亦在歐洲文藝界獲得好評。2020 年以其原創漫畫改篇之動畫作品《離騷幻覺 – 序》獲得日本 TBS 頻道 「 22nd DigiCon6 Asia Grand Prize」。 2021 年獲香港 M+ 博物館委約動畫錄像裝置作品《海市鏡花》。

江記 facebook:@kongkee

江記 instagram:@fatboykongkee

離騷幻覺 facebook:@dragonsdelusion

離騷幻覺 instagram:@dragonsdelu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