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想文

何謂適當的暴力?


Naughty Dog《The Last of Us Part II》近日公開了長達兩小時的製作特輯《Grounded II: Making The Last of Us Part II》,作為近年最受爭議性的電視遊戲大作之一,當然想一探究竟。開首由為何會出現「續集 Part II」構思、Joel 死亡的必要性、Abby 的設定、特效及 motion capture 技術製作細節、HBO 真人影集,以至最關鍵性的劇情洩漏事件亦一一探討,作為 Fans 看完後可以了解更多,當然十分滿足~對上看過此類較長的遊戲製作過程影片,可能已是小島秀夫《Metal Gear Solid 4》了。

當中有一段遊戲製作團隊考慮的東西,覺得十分有趣,所以想和大家分享的。

「The Last of Us」系列遊戲是關於個體人類、群居人類、宗教組織在佈滿喪屍的城市裡掙扎求存的故事,所謂「暴力」的存在,那世界觀設定上正常不過,殺人殺喪屍是基本等閒事,製作人 Neil Druckmann 及製作團隊希望無論在劇情及畫面上也能呈現這「真實的暴力感」,而在 2017 年 11 月於巴黎舉辦的「PARIS GAMES WEEK」中,他們曾發佈了首段 Abby 登場的預告片(而那時大家還未知道她是誰),當中的暴力打鬥場面亦引起討論,製作人 Neil Druckmann 回應:

「我們知道這預告片是在挑戰極限,我們製作的是一款暴力的遊戲,我們不會迴避它的該呈現的暴力程度,這亦是我們希望透過作品而表達出來的東西。」

有趣的是因為預告片內就是以女性展開撕殺為主,部份觀眾因此懷疑製作團隊是不是全是男性,有此「厭女」心態,而作為主要編劇之一 Halley Wegryn Gross 就正正是一名女性,並對此感到既憤怒又大惑不解。

製作團隊積極追求真實的暴力場面呈現給玩家,例如血液不同的形態,灑在牆上倒流會是怎樣、在人體四肢滴下來又是是怎樣、在泥土中四散又會是怎樣,他們做了各種不同的實驗以搜集視覺素材,只為了令遊戲體驗更真實。

進而討論一個有趣的議題——

何謂適當的暴力?

要做到甚麼程度的暴力才會惹人反感?讓玩家根本不想去體驗它?

例如當中因會出現狗隻作為獵犬般登場,當牠們襲擊遊戲玩家時,要自保就自然要反抗,推開牠們、打牠們、甚至開鎗拿刀殺死牠們。在現實中大家也當然知道,「殺狗殺貓」在道德層面上一定是個禁忌,但在遊戲中的虛擬世界出現那又會是怎樣?製作人員在製作過程中發現,若把狗隻模組製成短毛、呆呆的狗,當殺牠時就會感到很過意不去⋯⋯所以最後我們在遊戲中看到是很多深啡色毛髮的兇猛獵犬,因為要求生,令玩家覺得在遊戲內殺牠們變成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

玩家及觀眾縱使知道這是因為劇情設定必要,或是暴力的呈現,但他們又會不會接受?就如恐怖作品一樣,主題當然要有鬼有驚嚇元素,但如果太恐怖又會引來部份觀眾反感離場,但又另一方面變成逆向宣傳,吸引更多人挑戰。

以上只是其中一些例子,但令我想到這無論在遊戲以至漫畫、動畫或電影也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課題,現在互聯網發達的時代,任誰也懂說——「有甚麼在網沒看過~」,但作品該展現的暴力程度,如何做到吸引而又不會引起反感,這需要相當高的技巧。

看過,不代表我想看。

當中需要混合適當人故事情節、角色性格,與及最關鍵性的節奏——若果全是暴力色情鏡頭,再多也只會令人麻木,若有數個標誌性的位置出現,效果可能更好。

要注意的可能是三個重點:

  1. 摸索可接受範圍的最高點,但在前一點的地方就要懂得停下來
  2. 反覆審視最終想表達的與暴力元素有多深
  3. 製作人本身的聲譽、有多出名

當然,若果作者本人只想單方面在作品中展現最暴力最驚嚇的視覺場面,那就是作品取向問題,不用顧慮觀眾。但如果想面向大眾,不同觀眾及作者應有的平衡尺也是不同,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討論,甚至製作者本人也要不停實驗摸索,就如作品中殺死 Joel 的場面是必要的暴力,但因此引起的反對聲音也不少,亦是本作品最具爭議性的地方。

重申,個人喜歡《The Last of Us Part II》這作品,若只論遊戲性及空間氣氛已經是非常上乘的作品,而當中轉用 Abby 的視點亦是勇敢大膽的嘗試,唯一是劇情編排及敍事剪接方面可能有另一更好的方式。當然劇情洩漏事件對整件事此造成極大破壞吧,記錄片最後 Neil Druckmann 巧妙以「Part II」結尾回應了此事,高手。

一萬人,有一萬把尺,而何謂「適當」,就是要尋找最大共因數。

最後分享關於製作續集「Part II」時,製作團隊表示關首並無此打算,直至一次活動中有一段小劇場,由 Joel 及Ellie 的 motion cature 演員 Troy Baker 及 Ashley Johnson 演出,因為第一集原作中 Joel 曾與 Ellie 閒聊,有空不如試試教她彈結他,於是在舞台表演中追加了這段劇情,製作人 Neil Druckman 因為看到這畫面而深受感動,於是嘗試製作概念原畫及預告影片。

The Last of Us: One Night Live,可惜該段並無影像記錄
當年首段預告

已經不是第一次聽到,創作者因看到一個震憾性的畫面而創作漫畫或電影作品,希望可以重現該畫面而開始思考相關故事及角色,這類創作人多是以視覺元素先行考慮?不知各位創作者又有否此經驗分享一下~


zbfghk

Recent Posts

日本「漫畫大賞」公佈 2025 年度最後一輪入圍作品!!!

日本「漫畫大賞」(マンガ大賞)由 2008 年開始舉辦,至今已來到第十八屆。評審團主要由書店和其他行業的漫畫愛好者受邀組成,他們首先會選出「五部他們絕對會推薦給別人的作品」(條件是在上一年度出版的八期內作品,曾獲大獎的作品如上年的《君と宇宙を歩くために》、前年的《畫完這個再去死》和大前年的《達爾文事變》均不會重覆入圍),而其中得票首十名的作品將會入圍第二輪,最後評審會閱讀全十部作品並投票給其中的三部作品。 (more…)

2 days ago

為何初次的觀影體驗不是在大銀幕/諫山創《進擊的巨人——THE LAST ATTACK》劇場版觀後感

走出戲院後最強烈的感覺 —— 為何初次的觀影體驗不是在大銀幕。 無論畫面構圖、畫質、編排、聲效等元素,也是為了在電影院播放而設計,開首地鳴時巨人們踏遍森林城鎮,場面宏大,氣勢磅礴!到逃走時兩小孩驚慌表情,以至臨死前被巨足壓破的頭顱,就算在 TV 版看了一次,但在大銀幕上觀看完全的震撼完全是兩回事。尾段發動總攻擊時,最後由艾爾敏 > 兵長里維 > 米卡莎一口氣殺入敵陣,重點當然有今井有文出色原畫,看多少次也只覺暢快無比。 (more…)

4 days ago

灰度之控制/ヨシアキ 芳明慧《雷雷雷》

ヨシアキ 芳明慧《雷雷雷》 —— 在世紀末人類與外星生物發生大規模戰爭,雖然人類最終得到勝利,但戰爭對地球仍然造成巨大影響。 雖然外星人已被擊退,但雙方大型戰爭對城市建築物及環境構成不同程度破壞,同時外星生物分別留下了小型「外星害蟲」及大型「外星害獸」在地球,繼續威脅人類安危,後來由國家機構慢慢發展至民營軍事公司合法處理。 (more…)

1 week ago

原作:林田球《異獸魔都 Dorohedoro》TV 動畫第二季新消息!

相隔一年,林田球《異獸魔都 Dorohedoro》TV 動畫第二季有新消息! 沿用上季導演林祐一郎和動畫製作公司MAPPA!!林祐一郎在忙完《進擊的巨人》第四季後強勢回歸!第一季還同時擔任了全集數分鏡和部分集數演出的他,不知會否繼續擔任這幾部分呢?! (more…)

2 weeks ago

劇情改編不俗,動作略欠力度——TSURUMAIKADA《金牌得主》TV 動畫第一集感想

昨晚終於看了《金牌得主》TV 動畫第一集。複雜的溜冰動作都以 3D 呈現,補足了動作之間的連接, 還原本來的速度,作為觀眾,溜冰動作變得易於理解是預想內的事,可惜動畫中呈現的張力不太足夠,如果單論氣勢,漫畫配上效果線條還是較為有力。期望之後會有更多張力上的嘗試。 (more…)

2 weeks ago

魚豊《地。-關於地球的運動-》TV 動畫新 PV & ED —— Yorushika《へび》(蛇)

「我們要來⋯轉動地球了。」 原作:魚豊《地。-關於地球的運動-》TV 動畫剛剛公開了第二期新 PV,還有同樣由 Yorushika 負責的新 ED!!2025 年 1 月 11 日(六)Netflix 播放! (more…)

2 weeks ago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