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想文

何謂適當的暴力?


Naughty Dog《The Last of Us Part II》近日公開了長達兩小時的製作特輯《Grounded II: Making The Last of Us Part II》,作為近年最受爭議性的電視遊戲大作之一,當然想一探究竟。開首由為何會出現「續集 Part II」構思、Joel 死亡的必要性、Abby 的設定、特效及 motion capture 技術製作細節、HBO 真人影集,以至最關鍵性的劇情洩漏事件亦一一探討,作為 Fans 看完後可以了解更多,當然十分滿足~對上看過此類較長的遊戲製作過程影片,可能已是小島秀夫《Metal Gear Solid 4》了。

當中有一段遊戲製作團隊考慮的東西,覺得十分有趣,所以想和大家分享的。

「The Last of Us」系列遊戲是關於個體人類、群居人類、宗教組織在佈滿喪屍的城市裡掙扎求存的故事,所謂「暴力」的存在,那世界觀設定上正常不過,殺人殺喪屍是基本等閒事,製作人 Neil Druckmann 及製作團隊希望無論在劇情及畫面上也能呈現這「真實的暴力感」,而在 2017 年 11 月於巴黎舉辦的「PARIS GAMES WEEK」中,他們曾發佈了首段 Abby 登場的預告片(而那時大家還未知道她是誰),當中的暴力打鬥場面亦引起討論,製作人 Neil Druckmann 回應:

「我們知道這預告片是在挑戰極限,我們製作的是一款暴力的遊戲,我們不會迴避它的該呈現的暴力程度,這亦是我們希望透過作品而表達出來的東西。」

有趣的是因為預告片內就是以女性展開撕殺為主,部份觀眾因此懷疑製作團隊是不是全是男性,有此「厭女」心態,而作為主要編劇之一 Halley Wegryn Gross 就正正是一名女性,並對此感到既憤怒又大惑不解。

製作團隊積極追求真實的暴力場面呈現給玩家,例如血液不同的形態,灑在牆上倒流會是怎樣、在人體四肢滴下來又是是怎樣、在泥土中四散又會是怎樣,他們做了各種不同的實驗以搜集視覺素材,只為了令遊戲體驗更真實。

進而討論一個有趣的議題——

何謂適當的暴力?

要做到甚麼程度的暴力才會惹人反感?讓玩家根本不想去體驗它?

例如當中因會出現狗隻作為獵犬般登場,當牠們襲擊遊戲玩家時,要自保就自然要反抗,推開牠們、打牠們、甚至開鎗拿刀殺死牠們。在現實中大家也當然知道,「殺狗殺貓」在道德層面上一定是個禁忌,但在遊戲中的虛擬世界出現那又會是怎樣?製作人員在製作過程中發現,若把狗隻模組製成短毛、呆呆的狗,當殺牠時就會感到很過意不去⋯⋯所以最後我們在遊戲中看到是很多深啡色毛髮的兇猛獵犬,因為要求生,令玩家覺得在遊戲內殺牠們變成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

玩家及觀眾縱使知道這是因為劇情設定必要,或是暴力的呈現,但他們又會不會接受?就如恐怖作品一樣,主題當然要有鬼有驚嚇元素,但如果太恐怖又會引來部份觀眾反感離場,但又另一方面變成逆向宣傳,吸引更多人挑戰。

以上只是其中一些例子,但令我想到這無論在遊戲以至漫畫、動畫或電影也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課題,現在互聯網發達的時代,任誰也懂說——「有甚麼在網沒看過~」,但作品該展現的暴力程度,如何做到吸引而又不會引起反感,這需要相當高的技巧。

看過,不代表我想看。

當中需要混合適當人故事情節、角色性格,與及最關鍵性的節奏——若果全是暴力色情鏡頭,再多也只會令人麻木,若有數個標誌性的位置出現,效果可能更好。

要注意的可能是三個重點:

  1. 摸索可接受範圍的最高點,但在前一點的地方就要懂得停下來
  2. 反覆審視最終想表達的與暴力元素有多深
  3. 製作人本身的聲譽、有多出名

當然,若果作者本人只想單方面在作品中展現最暴力最驚嚇的視覺場面,那就是作品取向問題,不用顧慮觀眾。但如果想面向大眾,不同觀眾及作者應有的平衡尺也是不同,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討論,甚至製作者本人也要不停實驗摸索,就如作品中殺死 Joel 的場面是必要的暴力,但因此引起的反對聲音也不少,亦是本作品最具爭議性的地方。

重申,個人喜歡《The Last of Us Part II》這作品,若只論遊戲性及空間氣氛已經是非常上乘的作品,而當中轉用 Abby 的視點亦是勇敢大膽的嘗試,唯一是劇情編排及敍事剪接方面可能有另一更好的方式。當然劇情洩漏事件對整件事此造成極大破壞吧,記錄片最後 Neil Druckmann 巧妙以「Part II」結尾回應了此事,高手。

一萬人,有一萬把尺,而何謂「適當」,就是要尋找最大共因數。

最後分享關於製作續集「Part II」時,製作團隊表示關首並無此打算,直至一次活動中有一段小劇場,由 Joel 及Ellie 的 motion cature 演員 Troy Baker 及 Ashley Johnson 演出,因為第一集原作中 Joel 曾與 Ellie 閒聊,有空不如試試教她彈結他,於是在舞台表演中追加了這段劇情,製作人 Neil Druckman 因為看到這畫面而深受感動,於是嘗試製作概念原畫及預告影片。

The Last of Us: One Night Live,可惜該段並無影像記錄
當年首段預告

已經不是第一次聽到,創作者因看到一個震憾性的畫面而創作漫畫或電影作品,希望可以重現該畫面而開始思考相關故事及角色,這類創作人多是以視覺元素先行考慮?不知各位創作者又有否此經驗分享一下~


zbfghk

Recent Posts

漫畫跨頁的力量/龍幸伸《DAN DA DAN 膽大黨》

龍幸伸《DAN DA DAN 膽大黨》第 15 期班長故事,個人認為是把之前作品出色的元素,結集而成再進化的重要一段。 (more…)

22 hours ago

山口飛翔《藍色時期》真人電影觀後感/最赤裸又殘酷的比較

終於在香港亞洲電影節看到《藍色時期》真人電影版~!早在之前看到預告時已覺得無論選角及氣氛也不錯,加上有吉田玲子編劇,甚為期待,觀看後覺得整體感覺相當不錯~ (more…)

1 week ago

這套作品,值得擁有更好的動畫製作條件。/魚豊《地。-關於地球的運動-》 TV 動畫版 EP1 – 3 觀後感

2024.10.13 原作:魚豊《地。-關於地球的運動-》TV 動畫版 EP1 – 3 觀後感 #劇透 第一次看時,是在台灣酒店裡用 laptop 看,螢幕較小音效較差,整體感覺失望居多,加上須看畢第三集(第一章)才能分享多點感想。剛剛在家關了燈、用較大的電腦螢幕配 headphone 專心看,連較微弱的背景環境聲效及音樂也能聽到更多層次,整體效果好了很多!Sakanaction 的 OP「怪獸」也有震動人心的感覺。(雖然還是…

2 weeks ago

逆向修復!從動畫把原畫「救」回來!《悲傷的貝拉朵娜》原畫修復眾籌計劃

修復電影就聽得多,原畫修復?沒甚麼特別吧?這次留意到的是,一直受到不少動畫迷推薦,混合色情暴力和實驗手法的動畫《悲傷的貝拉朵娜》,繼 8 年前動畫修復後,終於有人要動真格,要把消失了半世紀的原畫變回來! (more…)

4 weeks ago

集英社「少年 JUMP+」十周年!

集英社網上漫畫平台「少年 JUMP+」於 2014 年 9 月 22 日開始營運,至今成立十周年~ (more…)

1 month ago

杜琪峯:「Action」是甚麼?

美國紐約 MoMA x 香港著名導演杜琪峯(Johnnie To)特別影展活動「Chaos and Order - The Way of Johnnie To」,除了播放他多部經典電影外,亦邀請了他出席數部電影的放映前及放映後的分享會,當中包括有《鎗火》、《放・逐》及《黑社會》及《黑社會以和為貴》等等。 其中《放・逐》一段映後對談之中,主持人問及關於杜 Sir…

2 months ago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