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我說想要再次回到緬甸時,在緬甸的記者朋友這樣回覆我:“The Myanmar you once knew is not the same (那個你曾經知道的緬甸已經不復存在)。” 作為曾報導緬甸近三年的記者,我內心再清楚不過:現在的緬甸充滿著傷痛與被囚禁的靈魂,只是,它大抵還是會被我在那地所經歷的美好時光給掩蓋住。
緬甸在 2023 年 2 月 1 日便進入了政變後的第三年,本書透過曾任職於關注緬甸民主人權議題的法文網站 Info Birmanie 斐德希克.德波米的描述、香港藝術家柳廣成的畫筆,回顧了緬甸政變後的重大發展,也提供了一些關於緬甸歷史背景的重要脈絡。圖文並行的方式,讓我們可以一窺緬甸人的堅毅,相信穿越過這些場景後,一個個有血有淚的緬甸人將深深烙印在讀者的腦海裡,從此緬甸不再是一個東南亞的陌生國度。即便全球各地對緬甸的關注度不若政變發生初期,針對此地持續發生慘絕人寰事件的報導也黯淡了許多,「關心」與「傳遞故事」仍是我們作為局外人,除了出錢出力之外,可以做的小小貢獻。
我特別喜歡書名中的「最後一搏」,對於許多緬甸人而言,這是一場 now or never 的奮力一搏,若是這次不能成功扳倒軍方,以後可能都沒有機會了。我想這也是本書的另一個重要意義:提醒我們這場已經進行到第三年的持久戰尚未結束、也並未失敗,緬甸人的民主奮鬥仍是現在進行式。
2022 年 12 月 11 日
-
劇本:斐德希克.德波米 Frédéric Debomy
1975 年出生,成長於巴黎。2006 年起參與 Info Birmanie、Euro Burma Network 等支持、宣傳緬甸民主運動的機構。他出版了十多本關於緬甸局勢的書籍和漫畫,並在媒體上發表相關文章,也曾針對盧旺達圖西人的種族滅絕問題發表著作。
已出版漫畫作品有《Sur le fil : dix ans d'engagement pour la Birmanie》、《Birmanie, fragments d'une réalité》、《Aung San Suu Kyi, Rohingya et extrémistes bouddhiste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