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就是選擇性失憶。 不知大家看了藤本樹的最新中篇作品《さよなら絵梨》(再見繪梨)沒有?現在也希望記下點點感想。(輕微劇透)
Category: 感想文
第一次,以畫溝通。
#劇透 在《藍色時期》第十期,原以為進入了大學篇章的故事過渡期,明顯要慢慢鋪陳角色的成長,心想這或會略現疲態,但意想不到會這麼精彩。
漫畫會過時嗎?/藤本樹《LOOK BACK》閱後感
漫畫會過時嗎? 每次受到寫介紹文的邀請時,下筆前也要在心裡暗自苦惱,怎樣在不劇透的情況下介紹給未看過的漫畫讀者⋯⋯不過這次的目標,相信大家也已經看過了吧?甚至乎,我也不需要多介紹故事了(笑)。
球場上的光與影
弱點,是要克服它? 還是要迴避它? 抑或是,用第三種方法面對它? 常常說漫畫作品的角色設定中,除了要有獨特外表、豐富立體的個性外,最重要是弱點的設定。 因為這才能令角色們擁有變得更快、更高、更強的機會。
編曲很重要,編劇更重要 —— 細田守《龍與雀斑公主》感想文
細田守作品的中心思想,最重要就是家人之間無比堅固的關係。這次再次與網絡結合,談及人與人之間的牽絆。 與之前不同的是,如果是面對一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那又應怎樣應對?
突破、心之壁 𝄂 我的《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終》精神記錄
久等了。 庵野秀明總監督,《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終》終於在西曆 2021 年 8 月 13 日於 Amazon Prime Video 全球串流播放。至今我也看了兩次,之後再翻看片段觀看細節(這次串流播放最大優點!)。如之前所說,比起「看懂 EVA」,個人更偏向著重「看懂 EVA 和庵野秀明想說甚麼」,所以這裡不會出現甚麼「深度分析」、「十件 EVA 你所不知道的事」之類的東西,而是集中分享個人留意到、在意的有趣事物,與及觀看後的點點感想。
設定 —— 大場鶇/小畑健《DEATH NOTE》
大場鶇擔任原作,小畑健繪畫漫畫,兩位首次合作就創造了這經典之作《DEATH NOTE》(死亡筆記本)。其後《爆漫。》(爆漫王。)的高木秋人與真誠最高,根本是兩位創作者的寫照。藉著本文希望能夠分享兩位創作《DEATH NOTE》當中一些有趣的合作過程~
從湯德章認識「二二八事件」事件——一代英才死於威權槍管下,38 年白色恐怖戒嚴掀起序幕
第一次一個人去台灣,下榻在台北其中一間 hostel,對面有個蠻大的公園,叫「二二八和平公園」。座落在台北的中心位置,但從沒有人跟我說過這個公園在紀念的「二二八事件」是多麼重要的一個事件,甚至觀光資訊裡也很少看得到。直至 2019 年,看到台灣漫畫家蠢羊在網絡上分享了一個短篇漫畫——《湯德章》。
「我是個漫畫家」—— 井上雄彥與 3.11
「爸!這個人很厲害啊!」
「不要輸給這個世界的常識。」—— 井上雄彥《REAL》
之前曾有說過三部個人推薦給漫畫新讀者閱讀的作品,分別是荒川弘《鋼之鍊金術師》、東清彥《四葉妹妹!》和井上雄彥《REAL》。
不被賞識的漫畫家 X 自學手繪動畫的導演 日本土炮動畫《音樂》一舉拿下國際動畫節大獎
上回介紹了超級認真又嚴謹的片淵須直導演,和是次會放映的兩部電影。今次來介紹另一部香港首播的動畫長片《音樂》。先旨聲明,我起初對這電影真的一無所知——片名「音樂」令人費解、畫風奇特(中性詞)、沒聽過的原作和導演,加上 7 年(!)的製作期讓人眉頭一皺難以理解⋯⋯(就是應該會畫得很漂亮?)
香港「第二屆日本動畫大師班」 – 片淵須直+岩井澤健治
近日電影文化中心舉辦了「第二屆日本動畫大師班」,今年的主題導演是片淵須直和岩井澤健治,記得前年第一屆是請來了湯淺政明,播《MIND GAME》+座談會+指導班,今年的放映增加至 4 套,還有映後談和動畫指導工作坊(香港導師),不過相信今年日本導演們親身來港的機會甚微。/o\
我的 2019 最厲害漫畫展!熱帶季風 – 亞洲紀實漫畫原稿展(上篇)
「熱帶季風-亞洲紀實漫畫原稿展」是上年 9 月看的,回來後一直沒寫⋯⋯當然除了這個展,2019 的下半年,數不清的東西都擱置了。趁著疫症肆虐卻因而得到少許換氣機會的時間,寫寫這個在我心中是 2019 第一名的漫畫展覽。
2016 年藤島康介 30 周年自選畫展相片合集!(132 張超多圖)
#找遲了四年的數#總共132張圖片大放送#容忍玻璃反光中見到我的肥手
畫漫畫,很難嗎?——《爆漫王。愛藏版》
(文章刊登於台灣東立出版社網站,作品名稱等為台灣版本翻譯名稱) 不知大家有沒有留意到,小畑健的漫畫作品中,總是以「人類與非人類」為主角的配搭,例如《傀儡師左近》的人類木偶師橘左近與他的寶貝木偶右近;《棋魂》的棋士新手進藤光與寄居在木棋盤的幻之棋士藤原佐為;《死亡筆記本》的天才高校生夜神月與死神路克,還有連載中的《白金終局》平凡學生架橋明日與特級天使娜賽,而《爆漫王。》則是唯一以兩個人類為主角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