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N!喬靖夫 X 馮展鵬《跑攻籃球》(上)
我開啟了久違的中學時代「衛斯理小說 mode」,一口起追完了整本小說(上集)。 之前看介紹喬大說這是關於一個「社會人」的籃球小說,看畢後這是一套關於掙脫掣肘的作品。 RUN!
我開啟了久違的中學時代「衛斯理小說 mode」,一口起追完了整本小說(上集)。 之前看介紹喬大說這是關於一個「社會人」的籃球小說,看畢後這是一套關於掙脫掣肘的作品。 RUN!
松本大洋《羅浮宮的貓》中文版終於出版了!從 2016 在日本羅浮宮漫畫展看過原稿後,一直期待著知道這小白貓在羅浮宮走來走去搞什麼~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the “Cats of the Louvre” boxset, published by Locus Publishing…
當你持續做一件事並開始感到厭惡時,你才剛剛站在起點線。 我是這麼認為的。 還記得當我還只有幾歲時,看到電視機(暴露年齡系列)前播放著動畫時,爸爸告訴你這叫「動畫」,是由人畫的。 那即是我也可畫到嗎?
「EVA 極太明朝體」之原型——Matisse-EB(マティス-EB),是來自 Fontworks 的製作,早前也有介紹過這是由香港字體設計師 Francis Chow 主理,負責創作漢字部份,而平假名與片假名部份則交由日本製作。庵野秀明在製作 EVA 電視動畫時,特地從不同字體中選出 Matisse-EB 作為主要字體之一。
這篇文章大部分內容都是來自 2019 年我們推廣《犬之島 動畫電影製作特輯》和望月峯太郎的電影改編同名漫畫時所寫下的,特意整理加鹽加醋放回網站留個紀錄~
我沒看過這樣的「台北」。至少,在知道這本漫畫之前,我沒聽說過「中華商場」——
大友克洋漫畫展現的力量,招牌式超能力之展現與建築物的破壞,於 1982 年的《童夢》已經震撼人心,那時雖然場景多集中在居家大廈內,但場面調度、空間感與細緻的大廈結構,甚至是角色的表情也令人印象深刻,相信大家也很記得那老人家驚恐表情的大頭近鏡跨版頁吧~
「不久前,有個高中生問我,要怎樣才能成為小說家⋯⋯」
浦澤直樹短篇集《噴嚏》
第一次看到此作的封面和名字,是在 2016 年,《鼻紙寫樂》和《四葉妹妹!》一起得到第20屆手塚治虫文化獎。 第一印象就是——無法理解的名字、「大鼻浮世繪」封面插圖,所以是「有個鼻字的大鼻漫畫」(很在意鼻的部份)。網上查查,連盜版網站也沒有結果……「WOW~」 好好奇。
此原畫展應是中田春彌與《Levius》和《Levius/est》初次原畫展,配合 Netflix 的動畫版上映日而同期舉辦。展覽場地 GoFa 我也有去過一次,地方不算很大但觀眾可以很近距離觀看原畫。可惜今次未能親身到場觀看⋯⋯T.T~大感謝特約記者 J 到日本旅行時幫忙,難得展覽可以拍照~
買了後忍不住在工作室先看完一整本(好像很久沒有這麼快緊張要看整本漫畫),以下輕輕劇透吧~ 開初第一頁已告訴你在 2020 年將要舉辦東京奧運之時,有一隻「大怪獸」四出破壞,令東京變成一片火海,剛建成的新國立競技場也面臨受到破壞,奧運的能否舉辦也是未知之數⋯⋯
起初有留意這部作部是因為有湯淺政明改篇動畫化的消息,近來他兩部作品也是原創作品,坦白說不太有趣。所以對他再改編別人的作品,很感興趣,而看畢第 1 期後的觀感:這可真是非常適合他動畫化的作品!
「只關心答案,卻忽略一切經歷,實在太浪費了。」 門小雷這次示範了實體漫畫的獨特之處。 應說,如這本漫畫不是實體書的話,整個作品可能不能成立。
看見他們畫得很高興,我就看得很開心。 真的。 很想再看第二次、甚至第三次。
在 2007 年推出《EVANGELION 新劇場版:序》,開初的前導宣傳單張主視覺,就是印著以下的文章:
二十多年後的今天,仍然絕不過時,仍然影響世界。
週五晚在海運觀點看一部曾因中國政府施壓而被移除法國安錫影展參賽資格的動畫《大世界》(Have A Nice Day)。作為第一部入圍柏林、康城及威尼斯三大歐洲影展還拿了金馬獎「最佳動畫」的中國動畫長片,我看到的是經常被否定存在的中國基層(所謂低端),最廣而泛、根深蒂固的「中國人」。
起初在 2013 年於小學館《月刊 IKKI》連載《Levius》,之後因為雜誌休刊而暫時休刊,後來在 2015 年於集英社的《ULTRA JUMP》轉名為《Levius/est》繼續連載,經歷了六年的光景,這部作品終於將會在 2019 冬天動畫化!現在先看看作品簡介!
早在《AKIRA》連載之前,與大友克洋並肩作戰的,就是他的責任編輯由利耕一。講談社的雜誌《Young Magazine》在 1980 年 6 月創刊,那時由利先生已經積極尋找不同的漫畫家和作品。他憶述當年有很多大學生繪畫漫畫,而他也在全國各地的同人誌圈子閱讀超過 600 本作品,只為了尋找具潛質的漫畫家,以開拓更大的青年人漫畫市場。
原文於台灣《The Affairs 週刊編集》第十九期刊登,2019 年 1 月 11 日 荒木飛呂彥這位漫畫家,對我來說是個非常奇特的存在。
其實到最後也沒想到自己真的能去法國看展覽,所以到了現場也拋開法國人毫不掩飾對「只在拍照不在看展」的鄙視目光,三刷松本展把現場大部分原畫拍照紀錄,畢竟這樣的機會不知什麼時候才可能有了。這篇是漫畫節慨恬的介紹,還有簽名會的紀錄,展覽部分請再稍候~
朋友 Dave 因為看了我們的介紹後,到日本旅行時特地到 GoFa 參觀白濱鷗《魔法帽的工作室》100 萬本銷量紀念原畫展!謝謝他拍了一些相片給我們分享~
2004.8.10,日本 2018.6.1,日本 2018.11.28,香港
上年去日本時在書店看到名叫《橫濱站 SF》的小說,那時因為看到有田中達之繪畫封面和插畫而被吸引,之後看書腰介紹「本州 99%被橫濱站支配!?」,這令我更好奇了(書腰 tagline 的確很重要),後來回去找找資料看後更覺有趣。
昨天參加了 UA CineHub 的《犬之島》深度遊:添艾倫定格動畫大師班,請來《Isle of Dogs 犬之島》Key Animator Tim Allen(添艾倫)分享戲中的幕後動畫製作詳情,中文翻譯由資深動畫人盧子英負責。(但有時談得高興也忘記翻譯了)
久等了!之前趕尾班車,在展覽關門前幾天去參觀「荒木飛呂彥原畫展 JOJO ——冒險之波紋」!現在補上遊記寫下點點感想~ 荒木飛呂彥《JOJO 的奇妙冒險》自 1987 年在集英社《少年 JUMP》連載,至今 30 周年。上年因應第四部真人電影版「不滅鑽石」上映,在仙台舉辦「JOJO 展」,不過因為那也是配合電影版和仙台市的宣傳,主題和展出作品集中在第四部和連載中的第八部。這次的「冒險之波紋」展覽集合了荒木老師三十年的作品之大成,並有三個創作單位參與展覽,分別有小谷元彥、森永邦彥及 WOW,各自以 JOJO 為題創作藝術裝置作品。
拜讀了期待已久的名作《先生白書》(台版時報出版),看到有網友也很好奇內裡有甚麼看,所以也有這裡介紹一下。 首先這是一本生活日常漫畫(我起初知道這本書一度以為是文字記錄書……),是由偉大(各方面)的漫畫家冨樫義博的前助手味野久仁和繪畫,記錄他在《幽遊白書》(幽☆遊☆白書)和《Level E》連載期間為冨樫老師擔任助手的?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