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也曾經是小孩子。細田守《未來的未來》觀後感
終於看了細田守最新作品《未來的未來》(8/19),立刻寫下少許感想(微劇透但盡量不影響觀感)。 預告: 如果,《Summer Wars》是以一個不屬於巨大家族的外人角度描寫,《狼的孩子雨和雪》是以單親媽媽角度描寫,《怪物的孩子》是以異獸爸爸角度描寫,那《未來的未來》就是最後的一塊家族拼圖,以小孩子的角度描寫,一個只有幾歲大的小孩,世界是怎樣的,家庭是怎樣的。
終於看了細田守最新作品《未來的未來》(8/19),立刻寫下少許感想(微劇透但盡量不影響觀感)。 預告: 如果,《Summer Wars》是以一個不屬於巨大家族的外人角度描寫,《狼的孩子雨和雪》是以單親媽媽角度描寫,《怪物的孩子》是以異獸爸爸角度描寫,那《未來的未來》就是最後的一塊家族拼圖,以小孩子的角度描寫,一個只有幾歲大的小孩,世界是怎樣的,家庭是怎樣的。
《響~成為小說家的方法》(響 〜小説家になる方法〜),柳本光晴漫畫作品。起初留意到這部漫畫作品,除了是它得到「漫畫大賞 2017 」第一名外,也因為近來將會推出漫畫真人化電影《響 -HIBIKI-》,女主角鯰食響將會由日本女團欅坂 46(Keyakizaka 46)的 centre 平手友梨奈飾演。
因為看到了最終章的推出新聞,所以又翻看《EVA 新劇場版:序》。 如果要說看 EVA 的感覺: 觀看時雖可能會感到不快樂,但我很喜歡 EVA。
之前在留言談到,有網友說「《籃球少年王》是最接近《Slam Dunk》的籃球漫畫」。
近日相信大家也有看過「你的港鐵」的廣告,網上也有不少評論關於抄襲的問題。與其討論有沒有抄襲,我更不明白的地方是,客戶和動畫製作組最後選用這動畫風格,究竟是想達到怎樣的效果?
「要認識一個人,先要知道他會為甚麼事發怒。」小岡 這是小岡很喜歡美達阿姨教他的一句說話,在連載開初(1998 年)已經出現,當時尼昂里奧與古拿比加剛登場,兩人因為自我介紹時各自因為當獵人的原因而大打出手,尼昂里奧只為了名譽和金錢,古拿比加則是為了自己民族而戰。在故事中角色忿怒大爆發的情節不少,經典的「大岡」,還有基路亞對小岡的重視等等。
起初在日本的漫畫店留意到這部作品,全因為看到那些又長又彎的漂亮線條。故事背景充滿西方中古世紀風,繪畫手法也帶點童話繪本風格,可是要把這種細緻的插圖式繪畫方法放在連載漫畫之中,單是想像也有點瘋狂⋯⋯
早前也有介紹過門小雷的最新畫集《#Me》的推出和相關展覽概況,現在先和大家一起看看實體書本,還有很高興可以訪問到作者門小雷和畫集設計師 Katol!
近這個月迴響最大的動漫相關作品電影,其中一套應該就是 Steven Spielberg 電影《READY PLAYER ONE》了。這套電影是根據由 Ernest Cline 所寫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生活在 2045 年的年輕人們,因為感到當時的現實世界枯燥乏味,所以在一個已發展成熟的虛擬網上世界「Oasis」追尋各自的理想生活。你可以在那裡參加任何類型遊戲、打工賺錢,或是買賣各樣的虛擬道具裝備提升自己的 avatar 等級。
本文應邀香港動漫基地寫作,介紹一本我們喜歡的香港漫畫作品。
早前到沙田的香港文化博物館,參觀 Pixar 的專題展覽「彼思動畫30年:家+友‧加油!」。這已是 Pixar 第二次在同一地點舉行大型專題展,集中選取了約七至八部作品的概念源頭、製作過程影片與概念插畫稿等等。值得一提是他們也展出了不少角色造型雕塑,這其實是完成角色設定後,把 2D 概念畫轉化為 3D 模組的重要過程。因為製作了角色雕塑實物後,可能有些地方不適合 3D 化,或是和原先幻想的有所不同,因而可在雕塑微調,並作為製作 3D 模組的部門參考。
剛剛《熱帶季風》開始了第二至四期的眾籌,拿著這本台灣出版的紀實漫畫刊物第一期,腦海裡正不斷搜尋紀實漫畫在香港的身影。
新年時去老師家拜年,她說近來整理舊物,所以找出了一些舊書本,其中有 1987 年出版的《Dragon Ball 冒險 Special》特別合集本!《龍珠》漫畫在 1984 年開始運載,TV 動畫就在 1986 年開始播放,所以內裡包含了漫畫和動畫的早期內容,即是悟空最可愛的年代~
看完了《鋼之鍊金術師》真人電影版,結論是,不是電影太差,只是原作太好。這電影版有了最基本的原素,可是卻鍊成不了作品該有的靈魂。
我喜愛《晚安 Pung Pung》,喜歡作者淺野一二〇把平凡而殘酷的現實,用可愛的「雞」造型包裝,騙倒不少讀者打開這本回不了頭的漫畫。 「不管是誰,活著都是很辛苦的。只有這個宿命是一律平等,無論誰都逃不掉的。」
《少年 JUMP》1968 年創刊,今年是五十週年的關係,除了有重要的「少年 JUMP 展 」Vol. 1~3 外,也在與日劇的合作呢!剛看了《Oh My JUMP!~少年 JUMP 拯救地球~》日劇的第一集,這可當作是看展覽前的預習。
上個月在香港最多人討論的一個關於漫畫的話題,可能就是漫畫作者「一個人」的其中一個作品《一個關於藍海的故事》,內容大概是關於兩個漫畫家小明和大明,大明努力鍛練畫功,但發現畫功好的人大有人在,最後實現不了夢想。而小明「將重心放在內容,放棄了畫功」(原文),結果作品意外地受歡迎。雖然賺不了多少錢,可是總算實現了夢想。
個人一直也很喜歡《亞人》漫畫,而期待已久的真人版電影由《跳躍大搜查線》、《PSYCHO-PASS》本廣克行執導,加上製作也有 Production I.G 的幫助,信心自然大增,看後果然沒有令人失望!個人認為最重要是製作團隊很清楚知道原著最吸引讀者的是甚麼,懂得抽取原著的精粹才是改編的王道!
上月的日本之行重點之一,就是到仙台參觀荒木飛呂彥原畫展「JOJO 展」,一次過觀看更多荒木老師的原畫真跡,實在是目不暇給。在觀看之時也不斷和同伴討論與猜度「他為何會這樣構圖?為何會這樣分格和落色?」當中不停出現的就是,「天啊!他是怎樣想出來的?」想不到回到香港不久,就看到這本「解迷之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UK6tEOKQNc 故事簡介: 故事講述住在蕭條小漁村日無町的初中生海,靠在網路公開自己創作的音樂提高名氣,與同學一齊組 band,在人魚島上練習時竟然與人魚少女露相遇。但是,村中一直流傳人魚是詛咒,海與人魚如何拯救漁村呢?鬱悶的海和露每天相處,漸漸地解開了自己心防。 (少量劇透) 在 HKAFF 看了《宣告黎明的人魚之歌》,這是集合了吉卜力宮崎駿的《龍貓》和《崖上的波兒》,與及「後 3.11」的災難傷痕主題(新海誠《你的名字。》也是其中之一)。
九月中到日本旅行和參觀展覽,當中少不了去看看日本的漫畫店,所以也想介紹一下遊覽當地的漫畫店感覺。
鳥山明對於自己的《龍珠》畫作,十年來只有一張是喜歡的,就是這一張。
來到下篇了!上一次分享了展覽的感想,現在來分享展覽買了的周邊產品和說說「杜王町」有趣的地方!深深感受到仙台市民的團結力量!
八月時台灣漫畫店 Mangasick 舉辦了 フリースタイル 松本大洋複製畫展覽,就順道買一張回家了~想不到相當的大張!印刷非常漂亮,近看也很細緻,特意拍了一些特寫相片。
在 2011 年 3.11 大地震發生後也有不少漫畫家和出版社舉辦展覽,希望可以幫忙振興經濟和籌款,例如大友克洋的「GENGA 展」和尾田榮一郎的「One Piece 展」也是在 2012 年。荒木飛呂彥本身在仙台市長大,相信大家也記得 3.11 時仙台是其中一個重災區,在 2012 年他曾分別在仙台和東京舉辦過「JOJO 展」,相信是希望可以為他的家鄉盡一分力。來到 2017 年,配合「JOJO」真人電影版「不滅鑽石」的上映,加上本年是「JOJO」的 30…
昨晚看了《帝一之國》的真人電影版優先場!故事講述昭和年代的日本第一名校海帝高中,進去就讀的學生已經「贏在起跑線」,而如果可以參選學生會,成為內閣成員,甚至成為學生會會長的話,那往後的人生就會平步青雲,不少的政府要員也是由此出身。故事主角赤場帝一(菅田將暉飾演)就決心進入體制,成為日本總理大臣,建立自己的帝國,所以他在校內用盡不同的手段,只為成為海帝第一人!
利志達在香港漫畫界中是一個奇異的存在。早年參與過漫畫助理的工作,在 1987 年他自資出版了《同門少年》而開始嶄露頭角,自此亦出版了多部漫畫作品如《黑俠》、《刺秦》等,後來作品更有機會在日本出版,憑著他細緻的畫功,因而有「香港大友克洋」的美譽。
謝謝網友 Ban Jeong Young 再次分享她的日本遊記!在本年六月她到日本神奈川觀看 Inter High (IH、全國高校综合體育大會)縣內預選籃球比賽,重點是場館就是湘北第二次對陵南的原型場館,場館內更有井上雄彥老師的親筆紀念畫!
看著封面那些可愛的小朋友,淡淡的上色,魚眼鏡表現的背景,加上書名《約定的夢幻島》,心想這應是本溫情親情倫理劇吧?之後再看書腰的介紹: 媽媽〈親情〉 X 伙伴〈友情〉X 孤兒院〈農場〉 頭兩個也是很「愛回家」啊,不過之後的「 孤兒院〈農場〉」是甚麼回事⋯⋯!?還用了紅色字啊⋯⋯ 打開書本細看,故事在頭 10 頁也是關於溫情孤兒院的,之後愈看愈奇怪⋯⋯同時也愈來愈好看,原來這是個《金田一》+《Prison Break》+《Death Note》+《進擊的巨人》的逃出恐怖孤兒院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