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Nov 14th, 2024

《情慾詩篇 Ode à l'X》

HK$210.00
在庫:2 可用
產品資訊
出版社: 大辣

只限 18 歲或以上人士購買及閱讀

法國古典情色詩人 ╳ 歐美漫畫大師
十六到十九世紀法國最華麗的情色詩選粹。
集結各色畫風的狂派對,讓所有綺想幻化成真。

上帝插手前的樂園
「稍縱即逝的美好,如一顆野草莓,溫慰了樂園失落的凡人。」
――鴻鴻 導讀

法國文學情慾詩因為挑戰禁忌,就像黃色笑話一般引人興奮,而為古今眾多詩人所熱中。然而,這是詩人的私密遊戲、無傷大雅的惡作劇,還是存在至關緊要的核心命題?

《情慾詩篇》是由詩人、電影編劇吉爾.杜里厄(Gilles Durieux)匯集十六到十九世紀知名古典情色詩選,結合法國著名漫畫家的想像再創作。

共有十六位創作者,漫畫家貝布–戴姆(Beb-Deum)夢幻般的繪畫詮釋了貝洛(Belleau)的情色文字;而莫丹(Motin)的淫蕩詩意與索濟(Chauzy)率直的畫風相得益彰;墨必斯(Mœbius)則將菲澤利埃(Patin de La Fizelière)的情詩打造成一篇迷幻的漫畫作品⋯⋯在這八個組合中,給予讀者感官帶來視覺上極大的樂趣。

女生宿舍門關起來,是怎樣的春光⋯⋯
如何吹奏一首高品質的田園牧歌⋯⋯

各色各式的詩詞,成為一篇篇的短篇漫畫,吟誦在畫筆之間,暗慾流動。

-

作者簡介

保羅.魏崙 Paul Verlaine
(1844-1896)

法國詩人,19世紀末潮流代表詩人

阿爾弗雷德.德.繆塞 Alfred de Musset
(1810-1857)

法國詩人、小說家與劇作家

亞歷克西斯.皮隆 Alexis Piron
(1689-1773)

法國詞人、劇作家

皮耶.莫丹 Pierre Motin
(1566-1612)

法國詩人、譯者

雷米.貝洛 Rémy Belleau
(1528-1577)

法國文藝復興時期詩人

阿爾伯.帕丹.德.拉.菲澤利埃 Albert Patin de la Fizelière
(1819-1878)

法國文學家、藝術評論家與歷史學家

皮耶–讓.德.貝杭傑 Pierre-Jean de Béranger
(1780-1857)

19世紀法國民族主義詩人

阿爾貝.格拉蒂尼 Joseph Albert Alexandre de Glatigny
(1839-1873)

法國詩人、劇作家和喜劇演員

-

繪者簡介

愛力克斯.瓦雷納 Alex Varenne
(1939-2020)

瓦雷納是法國漫畫作者及漫畫編劇,以黑白線條及情色漫畫創作聞名。出道時,是與其弟弟丹尼爾‧瓦雷納(Daniel Varenne)一編一繪的合作開始。成名作品有《白衣女士的黑圍巾》(Carre Noire sur Dame Blanche)、《Erma Jaguar》、《情色歌劇院》(Erotic Opera)、《女人香》(Les Gout des Femmes)等作品。1984 年,曾獲比利時 Prix Saint-Michel 最佳漫畫獎。

賈克.路斯塔 Jacques de Loustal
(1956-)

路斯塔 1956 年出生於巴黎近郊,是法國當代最受歡迎的漫畫家之一。 他的作品色彩鮮豔濃郁,有強烈的普普藝術風格。曾在多本知名漫畫雜誌上發表漫畫作品:《狂嘯金屬》(Métal Hurlant),《飛行員》(Pilote)、《待續》(A Suivre);也常為法國大報《解放報》(Liberation)、《紐約客》(The New Yorker)繪製插圖。路斯塔創作力旺盛,喜愛旅行與音樂;其漫畫內容常走遍全世界,亦繪製了好幾本與爵士藍調相關的漫畫。《旅行手記》(Carnets de Voyage)亦是他甚受歡迎的出版品。漫畫作品超過五十本, 多與編劇合作。中文出版品有《巴尼藍調》(Barney et la note bleue)、合輯《跟著漫畫家去旅行》(La Bande dessinée part en voyage)等書。

喬治.貝斯 Georges Bess
(1947-)

出生於巴黎的法國漫畫作者貝斯,漫畫創作的起點,卻是從 197 0年他為北歐版《MAD》漫畫雜誌的連載開始。1980 年代初期,他走訪了西藏及達蘭薩拉(Dharamsala,印度北部,為流亡藏人的政治中心,有「小拉薩」之稱),之後便固定走訪;西藏及印度,後來也成為他漫畫創作的主題。1980 年代,他遇上了墨必斯(Mœbius),參與了《狂嘯金屬》漫畫雜誌的創作,筆觸線條亦受影響。1986 年認識了佐杜洛夫斯基(Alejandro Jodorowsky),成為長期合作的搭檔。創作量亦豐盛,有《白喇嘛》(Le Lama Blanc)、《Leela et Krishna》等名作,近幾年則喜愛改編文學名著:如《科學怪人》(Frankenstein)及《吸血鬼》(Dracula)。

尚 – 克里斯托.索濟 Jean-Christophe Chauzy
(1963-)

出生於西南部土魯斯(Toulouse)的法國漫畫作者,從 1988 年的處女作《復仇》(Vengeance)開始,創作不斷。其創作風格頗受《狂嘯金屬》漫畫雜誌影響,創作內容則偏向陰鬱宇宙:如法國漫畫作者雅克.塔爾迪(Jacques Tardi)、小說家 H.P. 洛夫克拉夫特(Lovecrafe)及警匪類型,均於其作品中可見蹤影。他亦常年為獨立音樂雜誌繪製插圖。其作品有:《母親的人生》(La Vie de ma mère)、《波迪德利的吉他》(La Guitar de Bo Diddley)、《穿過森林》(Par la forêt)等數十部作品。漫畫之外,他亦在里昂(Lyon)的高中教書。

貝布 – 戴姆 Beb-Deum
(1960-)

貝布 – 戴姆出生於巴黎近郊,其原名為 Bertrand Demey;但在創作上都以 Beb-Deum 之名行走江湖。他在 1980 年代開始創作,是《狂嘯金屬》漫畫雜誌的作者。除了漫畫創作外,也為多家報紙雜誌繪製插圖:《解放報》(Libération)、《Télérama》文化周刊、《XXI》月刊等。同時為商業廣告執筆,合作過的知名商品如:可口可樂(Coca-Cola)、索尼(Sony)、紀梵希(Givenchy)⋯⋯較有名的漫畫作品有《Burocratika》、《骨牌理論》(La Théorie des dominos),及插畫集《PK12》、《Face Box》等。貝布–戴姆是法國漫畫作者裡,最早使用電腦創作的先鋒族群;近年的創作,已較偏向藝術創作。個人網站:beb-deum.com

墨必斯 Mœbius
(1938-2012)

本名尚.吉哈(Jean Giraud),16 歲以學生身分《Far West》雜誌上發表第一部西部漫畫作品《法蘭克與傑瑞米》(Frank et Jeremie),開始在漫畫界嶄露頭角。他同時以筆名「Moebius」,開始畫一些思想迥異、蘊涵大量黑色幽默的作品,大多是科幻故事。1975 年,他與一群友人共同創辦了《狂嘯金屬》(Métal Hurlant),漫畫雜誌代表作,他們所創造的新穎構想,改變了歐洲漫畫的型式與內容。漫畫代表作中文版有《墨必斯漫畫精選集》、《伊甸納》、合輯《跟著漫畫家去旅行》等。 墨必斯也參與,如《沙丘魔堡》(Dune)、《異形》(Alien)、《電子世界爭霸戰》(Tron)、《無底洞》(The Abyss)、《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等影片的造型、服裝設計、布景及故事分鏡。他的作品中呈現的視覺意象與空靈的情境,更是激發了無數人的靈感與想像,被稱譽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漫畫大師。

傑夫・雷 Jeff Rey
(1944 - 2011)

這位美國漫畫作者的全名為 Jeffrey Catherine Jones。是美國知名的插畫╱漫畫作者,常使用 Jeff Jones 或 Jeffrey Jones 來署名。出生於亞特蘭大(Atlanta),畢業於喬治亞州立學院;之後遷移到紐約,開始其漫畫╱插畫的創作。曾為多家美國漫畫雜誌繪稿:《DC》、《Marvel》、《Last Gasp》、《Heavy Metal》等十來家。繪製過 150 本以上的書籍封面,並於 1986 年獲 World Fantasy Award 大獎。其最有名的作品,可能是 2009 在 DC Comic 出版的《絕對死亡》(Absolute Death),其中還包括了與尼爾.蓋曼(Neil Gaiman,《睡魔》作者)合作的短篇漫畫。於 1998 年做變性手術,遂在其名字中加上了 Catherine,他終於成為了她。

塔尼諾.利貝拉多雷 Tanino Liberatore
(1954-)

利貝拉多雷出生義大利中部的小鎮。 羅馬大學畢業後,開始漫畫創作。成名作為 1982 年的《RanXerox à New York》,將科幻與暴力,用寫實筆觸呈現,一出手即已是大師風範。他與漫畫創作,常保持一種遊離狀態,數十年來,只出版過五本作品。更多的時間用在插圖、寫作、編劇、電影服裝及場景設計。近期的作品,2007 年有漫畫《Lucy: L'Espoir》,2015 年的波特萊爾《惡之華》(Les Fleurs du Mal)插圖版。

-

鴻鴻/上帝插手前的樂園──漫畫《情慾詩篇》

儲存這個產品備用
Customer reviews
No reviews yet. Only signed-in 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product can leave reviews. To leave a review, sign in
分享這產品給您的朋友們
《情慾詩篇 Ode à l'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