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的意義/門小雷《Little Thunder’s Private Playground》創作專訪!
早前曾介紹香港漫畫家/插畫家門小雷 Little Thunder 最新畫集 ——《Little Thunder’s Private Playground》於 2024 年 12 月正式出版,繼 2019 年《藻與浪與無限》出版後五年來最新畫冊!很高興可以有機會為此訪問到門小雷,分享關於這次出版的點滴分享~
紙:紙本分格
門:門小雷 Little Thunder
紙:首先恭喜你出版了新畫集《Little Thunder’s Private Playground》!雖說距離上一次你們自資出版《藻與浪與無限》漫畫已經五年,但之間其實也有日本出版的《Scent of Hong Kong》畫集,在日本及香港舉辦畫展等等,還有頻密更新個人 Patreon,實在十分豐富!請問近年創作生活有甚麼最深刻的事情可以分享?
門:謝謝!我常以為自己在這五年來沒什麼作為,但仔細回想,其實也進行了不少新嘗試。
世界變得更快速了,感覺一旦停下腳步就會跟不上。之前在不知道要做甚麼的時候,我會不停地在 sketchbook 裡畫畫,這也成為了現在的《Little Thunder’s Private Playground》。在心態上,我也有了不少變化,雖然有時感到迷茫,但同時也預感到一個嶄新的自己即將誕生。






紙:留意到在這本畫集出版前,你在社交平台發表關於創作畫集的原因及過程,非常值得深思。如果說突然陷入深淵,重新思索「自己為了甚麼而畫」,有否意識到是哪一個時刻(或是大概發生了甚麼事),可以分享一下?
門:不知不覺,我們都習慣了作品就是要發表到網上,甚至把「發表到網上」 視為創作的唯一目的。
我曾經也這樣認為,要是一段時間沒有發佈就會感到自責。但這真是我想要的生活嗎?想想看,如果每天只為了在網上分享而埋頭苦幹地畫畫,直到老年,這樣的生活並不是我所渴望的。
當然,創作者希望作品能傳達給更多人,但只是「讓很多人看」並不是我畫畫的最終目的。在這一年,我大概畫了 800 幅 drawings,其中一半並沒打算發表,但我在創作過程中仍然感到快樂。我開始意識到,透過這些「自私的畫作」,我對自己有了更深的了解。
「我為何創作」與「我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之間,似乎存在著密切的關聯。
《LITTLE THUNDER’S PRIVATE PLAYGROUND》拯救了我,也許這本書能幫助迷失的你找到方向。
自去年,我在創作上感到前所未有的迷惘。雖然有無限的靈感和一生也畫不完的題材,卻突然想到,我為了甚麼而畫?
我陷入了深淵,面對著無數想畫的東西,同時又感到所有的畫作都沒意義。
很多畫畫人都曾經這樣迷失,我逐漸意識到,關鍵不在於畫得好壞、能否靠畫畫生活,而在於理解自己畫畫的目的。
有人畫畫是因為小時候受到讚賞
有人覺得畫出自己喜愛的事物很奇妙
有人認為身為畫家很 COOL
有人希望透過畫畫獲得人氣
有人用畫畫表達愛意
有人藉此講道理
有人為了避免上班
有人認為除了畫畫自己甚麼都不會
有人純粹覺得畫畫很爽
任何理由都讓畫畫充滿意義,而不開心只是因為不理解自己畫畫的目的。如果一個人認為自己純粹喜愛畫畫的過程,但實際上真正想追求的是通過畫畫獲得名氣,那麼作品不如預期地受歡迎,大概會感到沮喪,還承擔著「我很喜歡畫畫」的壓力,漸漸就不想再創作了。
畫畫的理由是非常個人的,無論是單純地享受畫畫還是想通過畫作來賺錢,都各有其價值,沒有哪個理由比較高尚,你畫畫的真正理由會引領你到目的地。
去年,我買了很多本 SKETCHBOOK,讓自己亂畫,先不設定目的,當想到甚麼就畫甚麼,不想畫的時候就不畫。這些 SKETCHBOOK 就是我的私人遊樂場,玩法完全由我定,自由探索的過程中,我漸漸重新認識了自己。
每個人都可以建造自己的私人遊樂場,在那裡可以隨心所欲,無畏地面對自己,那裡只有你一人,但並不會感到孤獨。
THUNDER










紙:在建設這個「私人遊樂場」到實際參與其中,閱讀畫集時留意到,除了人物插畫外,也有些像角色設定、故事分鏡發展、甚至是字體也有大玩特玩~這漫無目的的創作過程十分有趣,請問當中對個人創作,或是繪畫技術有甚麼新的領悟嗎?
門:有時我會想:「如果我不畫少女而畫其他題材,大家一定會覺得很奇怪。」但事實上,永遠只有自己在限制自己,認為「畫甚麼會比較受歡迎,甚麼又沒人喜歡」,只是在把不夠自信的責任推給觀眾。任何作品都有可能受到喜愛,有自信的作品自然會有說服力,能感染他人。
「私人遊樂場」是一個讓創作者探索自我、建立自信的空間。除了畫少女,我也讓自己隨心所欲地創作其他東西。我享受創作的過程,同時希望能達到兩個目的:一是通過創作更深入了解自己,二是用作品感染盡可能多的人。







紙:近年分別與日本畫師 KAI 及 Lauren Tsai 見面交流,除了出版「交換日記」畫冊《THUNDER ‘N’ SEA》,甚至 Lauren 到你家中作客一起繪畫!(好夢幻)請問這些交流對你創作有甚麼新衝擊或趣事可以分享?
門:我和 Lauren 在 IG 上一直有交流,那次她來香港並約我見面,我很高興終於見到她。我邀請她到我家一起畫畫,然後一起到太安樓逛了一圈,的確很夢幻,她是我非常欣賞的藝術家。KAI 是我最近注意到並欣賞的創作者,發現她原來是我的粉絲。幾年前的展覽中,她來支持我,正好那天是她的 18 歲生日,我在簽名旁邊寫下了 Happy Birthday 的祝福。
今年夏天我去了一趟東京,得知 KAI 正在那裡留學,於是約她見面,我們一起畫畫和散步。可能因為我們年齡相差二十年,我覺得她的種種想法都非常新鮮有趣,給了我很多啟發。和她一起創作十分愉快。因為我要回香港,她也即將到美國留學,所以我們開始了製作《THUNDER ‘N’ SEA》,延續我們一起創作的時光。



紙:未來有沒有一些新創作,或是展覽企劃可以透露一點點⋯⋯?
門:我計畫在 2025 年重新投入較大型的畫作,並挑戰創作第二個雕塑。此外,目前也在準備幾個意想不到的合作企劃。





紙:《藻與浪與無限》漫畫出版雖已五年,但也有很多讀者十分喜歡(我們店也經常有客人問中文版會不會再版⋯⋯)!請問除了插畫作品外,會否再有創作漫畫的打算?
門:感謝大家對《藻與浪與無限》的喜愛!我經常構思到有趣的故事,都想以漫畫形式呈現。但人愈大,想實現的事情越來越多,卻察覺到剩下的時間愈來愈少。如果用傳統漫畫的方式創作,我可能會很長一段時間無法做其他嘗試。目前,我渴望更多的新挑戰,或許我能開發出一種全新的漫畫創作模式。

三張全新封面插畫及內文修定
紙:客觀來說,你現在無論在香港、台灣、日本及歐美,已是一位相當著名的漫畫家及繪師。最後可否對現在打算以繪畫為職業、抑或是剛接觸繪畫的年輕人分享,該怎麼走出屬於自己的「繪畫之道」?
門:最近想到了一個議題,如果小時候能明白就好了,那就是「繪畫技能」和「商業技能」是完全不同的領域。很多繪畫愛好者常常苦惱:「我畫得那麼好,為甚麼還是這麼窮?」甚至有些人會輕視「商業」,認為它與「藝術」是對立的。我發現這兩者是完全不同的知識體系。如果你畫得再好,但忽視了商業知識,就不要奢望能靠繪畫發達。創作的道路很漫長,盡量開闊視野,接觸更多不同的事物,會讓自己更進一步,但最重要的是認清自己畫畫的原因。
紙:感謝抽空接受我們的訪問,再次祝賀畫集大賣!

“private playground on the beach”
門小雷 Little Thunder
Facebook: @runthunderrun
Instagram: @littlethunder
Threads: @littlethunder
部份照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