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之鍊金術士 Archives - 紙本分格 zbfghk https://zbfghk.org/tag/鋼之鍊金術士/ 相信漫畫 Sat, 08 Apr 2017 11:24:02 +0000 en-GB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7.2 https://zbfghk.org/wp-content/uploads/2021/02/logo_zbfghk-150x150.png 鋼之鍊金術士 Archives - 紙本分格 zbfghk https://zbfghk.org/tag/鋼之鍊金術士/ 32 32 《鋼之鍊金術士》真人電影版新預告!會動的艾爾! https://zbfghk.org/2017/04/07/%e9%8b%bc%e4%b9%8b%e9%8d%8a%e9%87%91%e8%a1%93%e5%a3%ab/ Thu, 06 Apr 2017 21:00:28 +0000 http://zbfghk.org/?p=806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ZhOVnowpAM&feature=youtu.be   《鋼之鍊金術士》真人電影版剛在日本時間五時公佈了新預告(是啊等到現在)!雖然也不是正式預告,只有數十秒,起初是兩兄弟在小時候打算鍊成死去的母親而改變兩人的一生(也是漫畫版的開首),之後看到長大後愛德華的機械右臂、鍊成他獨愛的長矛,還有會動的艾爾啊! 更期待正式的預告!                 官方網頁:wwws.warnerbros.co.jp/hagarenmovie     CBD Oil is a natural remedy for many ailments. The oil comes from the cannabis plant that has been grown without pesticides or other chemicals. Cannabidiol (CBD) is one of 113 cannabinoids identified in Cannabis plants, accounting for […]

The post 《鋼之鍊金術士》真人電影版新預告!會動的艾爾!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ZhOVnowpAM&feature=youtu.be

 

《鋼之鍊金術士》真人電影版剛在日本時間五時公佈了新預告(是啊等到現在)!雖然也不是正式預告,只有數十秒,起初是兩兄弟在小時候打算鍊成死去的母親而改變兩人的一生(也是漫畫版的開首),之後看到長大後愛德華的機械右臂、鍊成他獨愛的長矛,還有會動的艾爾啊!

更期待正式的預告!

 

 

 

 

 

 

 


 

官方網頁:wwws.warnerbros.co.jp/hagarenmovie

 


 

CBD Oil is a natural remedy for many ailments. The oil comes from the cannabis plant that has been grown without pesticides or other chemicals. Cannabidiol (CBD) is one of 113 cannabinoids identified in Cannabis plants, accounting for up to 40% of the plant’s extract. As of 2018, there are no FDA-approved medications containing CBD. The U.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has not approved CBD as a treatment for any condition since 1980, while clinical trials are being conducted to study its potential therapeutic efficacy in cancer and other conditions.

The post 《鋼之鍊金術士》真人電影版新預告!會動的艾爾!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伊藤計劃《屍者的帝國》感想 —— 機器人與屍者 https://zbfghk.org/2016/01/29/%e5%b1%8d%e8%80%85%e7%9a%84%e5%b8%9d%e5%9c%8b/ Fri, 29 Jan 2016 11:07:37 +0000 http://zbfghk.org/?p=3154       先回顧一下故事的簡介:   十九世紀,由維克托‧法蘭肯斯坦博士開發的生物創造技術普及世界各地。這種將「靈素」­寫入死者體內而產生的新生命稱為「屍者」,被人類普遍用在勞動和軍事用途上。 倫敦大學的醫學生約翰‧華生因為表現出色,被凡赫辛教授推薦加入直屬維多利亞女王的秘­密情報機關,成為一名間諜。他接受上司 M 的指令前往阿富汗內陸調查傳聞由阿列克塞‧卡­拉馬助夫建立的「屍者的帝國」。他和負責記錄的助手星期五一起動身前往阿富汗。和阿列­克塞長談一夜的華生知道了最早的屍者「THE ONE」仍然活著,同時也見到人類夢寐以求的新型屍者的存在。 傳聞已經消失的「維克托筆記」中也記載著解開屍者之謎的關鍵。為了找到那份筆記,華生­踏上了他從未想像過的遙遠旅程……(來自 Neofilms 新映影片)   先說明我還沒有看原著,因為正打算先看完了三部作品的劇場版,之後才看回小說版補完,那就不會因為受原著的印像影響啦。本片作為伊藤計劃三部改編作的頭砲,初部觀感實在很重要,因為如果這部不好看的話,那可能之後那兩部也不會看啦(笑)。 不過出來的效果還不錯! 本片的時間設定在十九世紀工業革命的年代,但巧妙地加入了「屍者」的設定,並把「工業革命」轉為「屍者革命」,借此去談論和批判工業革命和工人階級在當時的巨大影響和面對的問題。同一時間,故事中出現的部份人物借用了小說名作的人物如華生等人,這一點雖然甚為有趣,可惜實際用到他們的身份的特點並不算太多,感覺是有點浪費了這設定。 就故事發展來說,感覺上其實較為正統,而且看的時候在某些地方更在腦中閃過了其他作品的影子,其中有《EVA》和《鋼之鍊金術士》(不說在哪裡啦不想到影響大家)。故事情節和發展其實並不是太有驚喜,但是最好看的是關於「屍者」的設定。 普通的屍者,其實和機械人差不多,他們是為當時人類做一些低下簡單的勞動工作,有如工廠的齒輪,沒了一個也可替換。另一工作就是作為戰爭中的士兵,可視為僱傭兵的進化版,他們不為金錢,沒有立場,只是叫他們開槍就會開槍,這和他之前有參與的《Metal Gear Solid 4: Guns of the Patriots》(小說版)世界觀也有所關聯(果然是小島秀夫的死忠)。 在機械人的世界中,有所謂「機器人三定律」,後來加了一條作四定律,但先說三定律吧。 「機器人三定律」(Three Laws of Robotics)是科幻小說家以撒·艾西莫夫(Isaac Asimov)在他的機器人相關作品和其他機器人相關小說中為機器人設定的行為準則,是艾西莫夫除「心理史學」(Psychohistory)外另一個著名的虛構學說。 第一法則 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因不作為(袖手旁觀)使人類受到傷害; 第二法則 除非違背第一法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 第三法則 在不違背第一及第二法則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wikipedia 這定律對後世不同作品也有著很大的影響,如作品探討人工智能或是機械人的定義的時候,這定律的有用之處就有浮現出來。當中最經典作品之一《The Matrix》之中的《The Animatrix》,內裡有一部短篇作《The Second Renaissance(Part 1 & 2)》,設定為本篇作的前傳世界,設定是未來世界當中機械人和人工智能發展日漸成熟,人類利用機械人替他們做愈來愈多的工作,地盤工人、酒吧侍應,甚至家中的傭工等等。     本來也是相安無事,可是有一次有一個家庭傭工機械人因為不服從主人的命令,後來更親手殺死了主人(過程也被機械人的眼睛鏡頭拍下),更成了 Matrix 機械世界組成的起點。歷史中這是第一次出現機械人有意識地去殺死人類,最後他們把案件交給法庭審理。有趣的是,機械人有否權利去作辯護也有商榷的地方,另外故事中機械人因被主人威脅所以作自衛,這一部份已超出了「機器人三定律」的第一定律,那理論上它已經不是機械人了。 那「它」是甚麼? 這和《屍者的帝國》的世界設定有其共通之處,屍者同樣是為人類做低下工作,完全聽命於人類。它們沒有思想,眼中神情空洞,沒有焦點。不同的時,機械人從「無」製造出來,但屍者是從一個死人製造出來。人死後的屍體會比生前輕了 21 g,這是靈魂的重量嗎? […]

The post 伊藤計劃《屍者的帝國》感想 —— 機器人與屍者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先回顧一下故事的簡介:

 

十九世紀,由維克托‧法蘭肯斯坦博士開發的生物創造技術普及世界各地。這種將「靈素」­寫入死者體內而產生的新生命稱為「屍者」,被人類普遍用在勞動和軍事用途上。
倫敦大學的醫學生約翰‧華生因為表現出色,被凡赫辛教授推薦加入直屬維多利亞女王的秘­密情報機關,成為一名間諜。他接受上司 M 的指令前往阿富汗內陸調查傳聞由阿列克塞‧卡­拉馬助夫建立的「屍者的帝國」。他和負責記錄的助手星期五一起動身前往阿富汗。和阿列­克塞長談一夜的華生知道了最早的屍者「THE ONE」仍然活著,同時也見到人類夢寐以求的新型屍者的存在。
傳聞已經消失的「維克托筆記」中也記載著解開屍者之謎的關鍵。為了找到那份筆記,華生­踏上了他從未想像過的遙遠旅程……(來自 Neofilms 新映影片)

 

先說明我還沒有看原著,因為正打算先看完了三部作品的劇場版,之後才看回小說版補完,那就不會因為受原著的印像影響啦。本片作為伊藤計劃三部改編作的頭砲,初部觀感實在很重要,因為如果這部不好看的話,那可能之後那兩部也不會看啦(笑)。

不過出來的效果還不錯!

本片的時間設定在十九世紀工業革命的年代,但巧妙地加入了「屍者」的設定,並把「工業革命」轉為「屍者革命」,借此去談論和批判工業革命和工人階級在當時的巨大影響和面對的問題。同一時間,故事中出現的部份人物借用了小說名作的人物如華生等人,這一點雖然甚為有趣,可惜實際用到他們的身份的特點並不算太多,感覺是有點浪費了這設定。

就故事發展來說,感覺上其實較為正統,而且看的時候在某些地方更在腦中閃過了其他作品的影子,其中有《EVA》和《鋼之鍊金術士》(不說在哪裡啦不想到影響大家)。故事情節和發展其實並不是太有驚喜,但是最好看的是關於「屍者」的設定。

普通的屍者,其實和機械人差不多,他們是為當時人類做一些低下簡單的勞動工作,有如工廠的齒輪,沒了一個也可替換。另一工作就是作為戰爭中的士兵,可視為僱傭兵的進化版,他們不為金錢,沒有立場,只是叫他們開槍就會開槍,這和他之前有參與的《Metal Gear Solid 4: Guns of the Patriots》(小說版)世界觀也有所關聯(果然是小島秀夫的死忠)。

在機械人的世界中,有所謂「機器人三定律」,後來加了一條作四定律,但先說三定律吧。

「機器人三定律」(Three Laws of Robotics)是科幻小說家以撒·艾西莫夫(Isaac Asimov)在他的機器人相關作品和其他機器人相關小說中為機器人設定的行為準則,是艾西莫夫除「心理史學」(Psychohistory)外另一個著名的虛構學說。

第一法則
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因不作為(袖手旁觀)使人類受到傷害;

第二法則
除非違背第一法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

第三法則
在不違背第一及第二法則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wikipedia

這定律對後世不同作品也有著很大的影響,如作品探討人工智能或是機械人的定義的時候,這定律的有用之處就有浮現出來。當中最經典作品之一《The Matrix》之中的《The Animatrix》,內裡有一部短篇作《The Second Renaissance(Part 1 & 2)》,設定為本篇作的前傳世界,設定是未來世界當中機械人和人工智能發展日漸成熟,人類利用機械人替他們做愈來愈多的工作,地盤工人、酒吧侍應,甚至家中的傭工等等。

 

A-anim.26
《The Animatrix – The Second Renaissance》

 

本來也是相安無事,可是有一次有一個家庭傭工機械人因為不服從主人的命令,後來更親手殺死了主人(過程也被機械人的眼睛鏡頭拍下),更成了 Matrix 機械世界組成的起點。歷史中這是第一次出現機械人有意識地去殺死人類,最後他們把案件交給法庭審理。有趣的是,機械人有否權利去作辯護也有商榷的地方,另外故事中機械人因被主人威脅所以作自衛,這一部份已超出了「機器人三定律」的第一定律,那理論上它已經不是機械人了。

那「它」是甚麼?

這和《屍者的帝國》的世界設定有其共通之處,屍者同樣是為人類做低下工作,完全聽命於人類。它們沒有思想,眼中神情空洞,沒有焦點。不同的時,機械人從「無」製造出來,但屍者是從一個死人製造出來。人死後的屍體會比生前輕了 21 g,這是靈魂的重量嗎?

不知道,因為靈魂並不能用現有的方法去量度。

注入了「靈素」的 Friday,起來時華生對他說「歡迎你回來」,我在想,那究竟是不是本來的 Friday 呢?到後來為了尋找方法研究「新型屍者」,華生也希望找到讓 Friday 真正回來的方法,怎知當中竟發展出了具有「殺氣」的眼神的屍者,這是前所未有的。如果機械人等如屍者的話,那這新型的屍者已不是屍者了,因為「他」有自我意識地去殺死人。

這一連串對人類和屍者的定義和描述,在我看電影的時候其實是比故事發展有趣,而在畫面中,也留意到導演牧原亮太郎在描繪「眼睛」的用心。首先有一些鏡頭是故意放大角色的樣子去看看他們的狀態,人類的眼睛瞳孔是比較細小的,色彩斑斕之餘也有反光的位置。

 

Screen Shot 2016-01-29 at 1.52.03 AM

 

而屍者的眼睛是灰暗的,瞳孔很大而眼珠多是在眼框正中間,而上面是沒有描繪反光位置的。

 

Screen Shot 2016-01-29 at 1.53.23 AM

 

最後的新型屍者,則是比較典型充滿殺氣的眼睛,眼珠和瞳孔縮少,眼白暴現紅根。

 

Screen Shot 2016-01-29 at 1.52.34 AM

 

人類、屍體和屍者的分別,是眼。

一整套作品可見畫師們有眼睛的描繪很用心,甚至可以說是用眼睛來交待劇情和角色,本片節奏甚為快速,而且有時候人很多,敵我難分的時候,眼睛就發揮了它的功效。這些設定可以很簡單,但整套電影呈現出來的時候展現了非常不錯的功效。這個魔法在片末也有再次發揮,大家留意到嗎?

此外,本片由 WIT Studio 製作,著名作品包括有《進擊的巨人》動畫版,水準毋庸置疑。無論背景和機械設定等也是處理得十分出色,當中有運用到 3D 描繪的手法,和 2D 的地方接合得十分好。另外本片在整個環境(後層)色調和人物(前層)色調也是配合得十分之出色,整體一個冷冷的淡啡色,配合一時死亡的深藍灰色,工業革命環境氣氛相當濃厚。另外在分鏡上有某些場景表現也令人深刻,例如莉莉斯噴射火槍那一幕實在非常有型!不過也有一些不滿意的地方,例如人物設定的感覺和 rejuice 繪畫的感覺個人認為相距甚大(雖然明白這是常有的事哈哈)。

 

「你在那裡真好。」
小說版完結時我是這樣想的。

到看完了電影版之後,我是這樣想的:

「你們在那裡真好。」

 

這是作者之一圓城塔在看完電影版後的感想。離開人世的伊藤餘下 30 張稿,經家人同意由好友圓城塔續筆,參考其創作筆記,花了三年四個月的時間成書,成為伊藤最後一部半製成的絕筆作——《屍者的帝國》。

這部作品是他最後的一部作品,但上映時間次序卻是第一部。故事時間發生在相對最早的十九世紀,之後兩部作品卻是在近未來的世界,很有趣。

期待下一部:《和諧》。

 

 

最後送上本片主題曲,EGOIST 《Door》:

 

 


 

《屍者的帝國》

 

監督:牧原亮太郎
劇本:瀬古浩司、後藤みどり、山本幸治
角色設計原案:redjuice
角色設計:千葉崇明
總作畫監督:千葉崇明、加藤寛崇
色彩設定:橋本賢
美術監督:竹田悠介
3D 監督:西田映美子
攝影監督:田中宏待
編集:肥田文
音響監督:はたしょう二
音樂:池頼広
動畫製作:WIT STUDIO

「伊藤計劃 Project-Itoh」官網:project-itoh.com

 


 

The post 伊藤計劃《屍者的帝國》感想 —— 機器人與屍者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爆漫。/ バクマン。》真人電影版感想——「漫畫是我的戀人。」 https://zbfghk.org/2015/12/15/%e7%88%86%e6%bc%ab/ Tue, 15 Dec 2015 15:57:53 +0000 http://zbfghk.org/?p=2549     「漫畫是我的戀人。」 《爆漫。(バクマン。)》是大場鶇老師和小畑健老師合作的第二部長篇漫畫作品,故事講述高中生真城最高和高木秋人,好像兩名原作者一樣,一位擔任漫畫,另一位擔任故事原作,他們在日本其中一本最受歡迎的漫畫雜誌《少年 Jump》爭取連載,最終目標是取得調查問卷的第一名,與及作品可以動畫化,讓最高的夢中情人亞豆美保擔任女主角的配音員,最後兩人夢想實現後就會結婚。 起初得知會電影化,實在是覺得不太可能,第一是作品有很大的篇幅描述漫畫創作和繪晝,有些更是要討論他們創作故事中的內容(要知道大場的字就是很多),這些在電影表達上實在有一定的難度。第二是主要角色眾多,支線故事複雜可是也十分重要,如何在兩小時的電影 100% 表達,實在是不可能的任務,相反若出現在電視劇的話,可能會比較合適。 所以看畢全片後的第一感覺是,導演大根仁已盡了辦法在兩小時之中展現出「爆漫。」的世界,當中當然有部份作出了不少的改動。作為《爆漫。》漫畫的忠實讀者,看畢本片後有滿意也有不滿意的地方。 首先,《爆漫。》漫畫版有一大部份的篇幅,也是談及主角真城最高和高木秋人的創作故事和繪畫過程,在漫畫有時用大篇幅的文字讓秋人去描述故事(加上他劣絕的畫功)。起初他同時負責了漫畫原作大剛、故事劇情和漫畫分鏡圖的工作,之後和最高互相配合和琢磨,發展出另一個合作模式,就是秋人好像寫電影劇本似的,擬好了角色對白和分場,最高看過後用自己的方法去描繪出分鏡圖,這不單讓秋人有更多的時間構思故事橋段,也讓「亞城木夢叶」產生更奇妙的化學反應。     還有就是最高在繪畫上畫風不斷的作出改變和嘗試。 起初在《兩個地球》的生硬線條和人物動作,《疑偵探 TRAP》是黑暗的畫風,但在《跑吧!大發反斗》則因為是小學生向的題材,所以角色設定也是相應調整了,到後來最主要的成名作《PCP》則是把自己壞習慣改掉,第一是畫面經常過暗,第二是草稿經常畫得太過仔細,花掉太多時間(週刊連載最重要的就是時間吧)。他先是減少運用網紙,讓畫面表達上更光亮。另一方面嘗試把草稿的線條盡量簡化,在落墨練習提高下線的流暢度和準繩度,大大減少了畫草稿的時間(在《爆漫。》的漫畫也可見到小畑健老師不停轉變和簡化的畫風)。最後在《REVERSI》把歷來學習過的東西一次過爆發出來,成功創作出二人最受歡迎的作品,也得到了動畫化的機會。     這些在電影版也有簡單描述到,例如秋人起初的分鏡圖(是不是出自大場的手筆?),可惜說故事的篇幅不多,從《兩個地球》轉化為《這個世界靠錢和智慧》也沒有太詳細說明故事,反而最高的畫則有表現到他的進步。作為本電影「第三位主角」——小畑健老師的右手,為戲中出現的漫畫和彩稿從新繪畫和上色,數量多達 100 多張。起初在《兩個地球》的生硬分鏡構圖,服部給予建議後他們立刻修改,例如加進了一大張跨頁,主角出絕招的構圖,到後來在連載會議上給佐佐木總編審批時的彩稿,那近鏡看來畫中主角的雙眼和臉部的比例故意畫成不太平衡的樣子,之後鏡頭轉回佐佐木的雙眼,眉頭微微皺著,之後就宣佈不獲連載了(原因是感覺像是把受歡迎的元素東拼西湊),我很喜歡這個鏡頭處理,所以很深刻。最後在《這個世界靠錢和智慧》已完全成長為「小畑健」的化身了!     另外在其他漫畫作品中也絕不馬虎,《CROW》的彩稿和黑白稿的構圖處理(果然是王道漫畫,最有主角相),福田的打鬥跨頁大特寫,看到細心的爆風處理和撥墨,還有就是中井的美食漫畫,展現出他資深助理的畫功,看到畫集的 credit,它們的畫稿部份由不同的畫師(應是小畑健老師的助手吧)負責,實在是非常認真! 在預告時也看到,為了表現「繪畫漫畫的動感」,所以花了不少心思在特效和後期處理,看到後也十分喜歡!當中可大概分成兩種方法,第一種像是 After Effects 方式處理,把彩稿和黑白圖畫分成不同的圖層(layers),在鏡頭轉動下配合調較圖畫的大小,帶出觀眾好像在一個立體空間中飛往穿梭。 這種方法近年經常使用,好像是日本的「One Piece 展」的開場片段等等,但記憶中在日本動畫首次看到這手法是 2005 年《鋼之鍊金術士——森巴拉的征服者》的片頭,愛德華和等角色和劇組 credit 文字,兩層圖像動態巧妙配合,感覺非常新鮮。這次在一開始介紹「甚麼是《少年 Jump》?」時就已表現得非常用心,看到一些舊漫畫的角色在大銀幕上穿插,立時想起從前追看他們的時光。     另一種就是在 making of 的圖片時已有介紹,就是用影像投射的方式把漫畫圖像投影在特定的背景上,有的是白色的畫紙,有的是一大幅白色巨牆,秋人和最高拿著巨大化了的畫筆,好像再次見到劍心和宗次郎舞刀弄劍(但這次是同伴了),之後新妻出現了!打鬥的劍光用上了網點和墨水代替,再配合上由 G 筆和刮網的聲音組合而成的樂曲,聲畫表現上極度豐富。真的很喜歡 G 筆在畫板上遊走的聲音,相信劇組人員在收音上花了不少的功夫吧!   還有就是,作為漫畫愛好者,可以走過那條貼滿動漫海報的走廊,踏進《少年 Jump》的編輯部,甚至看到討論室的開會情況,可說是其中一件神奇的事情。看到真實的場景,可見到漫畫版中的描繪全都十分仔細,和現實場景差不了多少啊。 補充:在《少年 Jump》編輯訪問宣傳看到,他們的開會過程是機密,所以在電影中呈現的並不是他們真實開會的景況: 相田:那場會議鏡頭多半都是虛構的(笑)。雖然有點抱歉,但無法說出詳細,因為這會關係到企業機密。其實連載取材還有大根導演的取材我都回絕了,就算被拜託只有音檔也好,但我還是狠下心拒絕他們。 片山:能說的大概只有編輯部隔壁沒有這麼大的會議室。 相田:Lily Franky […]

The post 《爆漫。/ バクマン。》真人電影版感想——「漫畫是我的戀人。」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漫畫是我的戀人。」

《爆漫。(バクマン。)》是大場鶇老師和小畑健老師合作的第二部長篇漫畫作品,故事講述高中生真城最高和高木秋人,好像兩名原作者一樣,一位擔任漫畫,另一位擔任故事原作,他們在日本其中一本最受歡迎的漫畫雜誌《少年 Jump》爭取連載,最終目標是取得調查問卷的第一名,與及作品可以動畫化,讓最高的夢中情人亞豆美保擔任女主角的配音員,最後兩人夢想實現後就會結婚。

起初得知會電影化,實在是覺得不太可能,第一是作品有很大的篇幅描述漫畫創作和繪晝,有些更是要討論他們創作故事中的內容(要知道大場的字就是很多),這些在電影表達上實在有一定的難度。第二是主要角色眾多,支線故事複雜可是也十分重要,如何在兩小時的電影 100% 表達,實在是不可能的任務,相反若出現在電視劇的話,可能會比較合適。

所以看畢全片後的第一感覺是,導演大根仁已盡了辦法在兩小時之中展現出「爆漫。」的世界,當中當然有部份作出了不少的改動。作為《爆漫。》漫畫的忠實讀者,看畢本片後有滿意也有不滿意的地方。

首先,《爆漫。》漫畫版有一大部份的篇幅,也是談及主角真城最高和高木秋人的創作故事和繪畫過程,在漫畫有時用大篇幅的文字讓秋人去描述故事(加上他劣絕的畫功)。起初他同時負責了漫畫原作大剛、故事劇情和漫畫分鏡圖的工作,之後和最高互相配合和琢磨,發展出另一個合作模式,就是秋人好像寫電影劇本似的,擬好了角色對白和分場,最高看過後用自己的方法去描繪出分鏡圖,這不單讓秋人有更多的時間構思故事橋段,也讓「亞城木夢叶」產生更奇妙的化學反應。

 

Screen Shot 2015-12-15 at 1.45.13 AM
高木秋人的分鏡原稿

 

還有就是最高在繪畫上畫風不斷的作出改變和嘗試。

起初在《兩個地球》的生硬線條和人物動作,《疑偵探 TRAP》是黑暗的畫風,但在《跑吧!大發反斗》則因為是小學生向的題材,所以角色設定也是相應調整了,到後來最主要的成名作《PCP》則是把自己壞習慣改掉,第一是畫面經常過暗,第二是草稿經常畫得太過仔細,花掉太多時間(週刊連載最重要的就是時間吧)。他先是減少運用網紙,讓畫面表達上更光亮。另一方面嘗試把草稿的線條盡量簡化,在落墨練習提高下線的流暢度和準繩度,大大減少了畫草稿的時間(在《爆漫。》的漫畫也可見到小畑健老師不停轉變和簡化的畫風)。最後在《REVERSI》把歷來學習過的東西一次過爆發出來,成功創作出二人最受歡迎的作品,也得到了動畫化的機會。

 

Screen Shot 2015-09-30 at 1.24.55 am
電影版中登場的作品

 

這些在電影版也有簡單描述到,例如秋人起初的分鏡圖(是不是出自大場的手筆?),可惜說故事的篇幅不多,從《兩個地球》轉化為《這個世界靠錢和智慧》也沒有太詳細說明故事,反而最高的畫則有表現到他的進步。作為本電影「第三位主角」——小畑健老師的右手,為戲中出現的漫畫和彩稿從新繪畫和上色,數量多達 100 多張。起初在《兩個地球》的生硬分鏡構圖,服部給予建議後他們立刻修改,例如加進了一大張跨頁,主角出絕招的構圖,到後來在連載會議上給佐佐木總編審批時的彩稿,那近鏡看來畫中主角的雙眼和臉部的比例故意畫成不太平衡的樣子,之後鏡頭轉回佐佐木的雙眼,眉頭微微皺著,之後就宣佈不獲連載了(原因是感覺像是把受歡迎的元素東拼西湊),我很喜歡這個鏡頭處理,所以很深刻。最後在《這個世界靠錢和智慧》已完全成長為「小畑健」的化身了!

 

CPLNaF5UkAAkayT
《少年 Jump》電影道具,《CROW》和《這個世界靠錢和智慧》作為新連載的封面,很喜歡很細緻的道具和場景佈置!

 

另外在其他漫畫作品中也絕不馬虎,《CROW》的彩稿和黑白稿的構圖處理(果然是王道漫畫,最有主角相),福田的打鬥跨頁大特寫,看到細心的爆風處理和撥墨,還有就是中井的美食漫畫,展現出他資深助理的畫功,看到畫集的 credit,它們的畫稿部份由不同的畫師(應是小畑健老師的助手吧)負責,實在是非常認真!

在預告時也看到,為了表現「繪畫漫畫的動感」,所以花了不少心思在特效和後期處理,看到後也十分喜歡!當中可大概分成兩種方法,第一種像是 After Effects 方式處理,把彩稿和黑白圖畫分成不同的圖層(layers),在鏡頭轉動下配合調較圖畫的大小,帶出觀眾好像在一個立體空間中飛往穿梭。

這種方法近年經常使用,好像是日本的「One Piece 展」的開場片段等等,但記憶中在日本動畫首次看到這手法是 2005 年《鋼之鍊金術士——森巴拉的征服者》的片頭,愛德華和等角色和劇組 credit 文字,兩層圖像動態巧妙配合,感覺非常新鮮。這次在一開始介紹「甚麼是《少年 Jump》?」時就已表現得非常用心,看到一些舊漫畫的角色在大銀幕上穿插,立時想起從前追看他們的時光。

 

 

另一種就是在 making of 的圖片時已有介紹,就是用影像投射的方式把漫畫圖像投影在特定的背景上,有的是白色的畫紙,有的是一大幅白色巨牆,秋人和最高拿著巨大化了的畫筆,好像再次見到劍心和宗次郎舞刀弄劍(但這次是同伴了),之後新妻出現了!打鬥的劍光用上了網點和墨水代替,再配合上由 G 筆和刮網的聲音組合而成的樂曲,聲畫表現上極度豐富。真的很喜歡 G 筆在畫板上遊走的聲音,相信劇組人員在收音上花了不少的功夫吧!

 

Screen Shot 2015-12-15 at 1.44.35 AM

Screen Shot 2015-12-15 at 1.44.22 AM

還有就是,作為漫畫愛好者,可以走過那條貼滿動漫海報的走廊,踏進《少年 Jump》的編輯部,甚至看到討論室的開會情況,可說是其中一件神奇的事情。看到真實的場景,可見到漫畫版中的描繪全都十分仔細,和現實場景差不了多少啊。

補充:在《少年 Jump》編輯訪問宣傳看到,他們的開會過程是機密,所以在電影中呈現的並不是他們真實開會的景況:

相田:那場會議鏡頭多半都是虛構的(笑)。雖然有點抱歉,但無法說出詳細,因為這會關係到企業機密。其實連載取材還有大根導演的取材我都回絕了,就算被拜託只有音檔也好,但我還是狠下心拒絕他們。

片山:能說的大概只有編輯部隔壁沒有這麼大的會議室。

相田:Lily Franky 飾演的佐佐木編輯長裁定漫畫連載的鏡頭,其實那也是虛構的。但確實是有編輯們意見不合的場面,現實生活中的話可能會更辛辣一點吧。

 


!劇透線注意!


 

除了畫面處理外,另一重點就是故事改編了,我雖然理解到要將漫畫 20 集,一共 176 話的劇情濃縮至兩小時的電影,無論在時間和資金上也是不可能,所以一定會有很多東西剪掉和改編,但現在展現出來的,感覺上是有點偏離了我理解的「爆漫。」世界。首先,感覺上「動畫化」幾乎不重要,他們除了起初和亞豆作出了約定,往後的發展對此也沒有著墨(另一方面動畫版的《爆漫。》做得十分出色)。另外漫畫作品的數目也大幅度減少(「亞城木夢叶」這名字也沒有用到),可以打贏新妻的說服力也因此減弱了。

 

Screen Shot 2015-12-15 at 1.45.38 AM

 

還有就是對角色的刪減和他們的性格改動,這一點最致命。首先,新妻的性格和定位完全是變了敵人,他在漫畫中是比較純真,也是真心喜歡和欣賞亞城木的作品。現在電影版的新妻,變成了一個狂妄的敵角,對亞城木作出挑釁,到最高病倒後堅持繪畫,服部打算找新妻一起來幫忙時,他一來到了他們的工作室,就走到最高正在繪畫的原稿面前不斷批評,之後更拿起筆在上面徑自繪畫。我認為若作為專業的漫畫家,是決不會在沒有別的漫畫家同意下,在人家的原稿上大筆大筆的畫下去。這感覺不僅是對對方不尊重,也是不尊重「漫畫家」這身份,我認識的新妻絕不會是這樣的人。但更離奇的,最高最後竟用了那畫稿(心想應當場把它撕爛,那就非常熱血了)!怎會這樣的⋯⋯

福田感覺上還好,中井變了純情中年男人,但重點是因為沒有了蒼樹紅的關係,平丸畫漫畫是主要為了錢,雖然也搞笑但我很記掛著大小姐。

另一奇異的改動,就是除了福田外,其他漫畫家也是沒有助手的!在漫畫版中強如新妻也有助手幫忙,現在除了新妻沒有助手外,中井、平丸、秋人和最高也沒有,是想加強最高病倒的可信性嗎?簡直是玩命!

最後是想說就一個最重要的改動,就是完全沒有描述川口太郎的愛情史。

這看似是其中一條支線,但感覺上這是導演大根仁對漫畫原著的角色提出一個重要疑問:

「你畫漫畫是因為要和喜歡的女孩在一起?還是因為喜歡畫漫畫?」

川口太郎:「漫畫是我的戀人。」

在電影版中,他是純粹的喜歡畫漫畫,為漫畫而生,更為漫畫而死。最高在起初也是和漫畫一樣,是因為亞豆才和秋人一起畫漫畫,可是到了最後,亞豆卻說了一句,和漫畫版的她完全不配合的說話(我不想說穿了這一點,大家一定要入場,自己感受那痛心的感覺),相信這就是導演大根仁固意找了一位和亞豆美保完全不像的演員小松菜奈出演,小畑健老師在繪畫她時也刻意和漫畫版的不一樣,直覺是這是一個平行世界的亞豆美保,一個比較真實的亞豆美保(有看漫畫的也會覺得她和最高是超級離地二人組)。這是同時也是導演對真城最高的提問,你要繼續畫漫畫嗎?

Screen Shot 2015-12-15 at 2.30.52 AM
左邊是漫畫原版亞豆,右邊是小畑健老師參照電影版小松菜奈繪畫的亞豆

 

總的來說,作為漫畫版的支持者,電影版的確有部份故事未能呈現出來,但作為漫畫愛好者,卻是看得賞心悅目。可以看到小畑健老師繪畫,更是十分快樂,因為我是在《Exam》年代開始看《力人傳說》的了,十分喜歡他的作品和成長的過程,有空也和大家分享一下。還有重點!End Credit 實在是 100 分!一定要留下來看完。

最後一提,導演應該是《Slam Dunk》的忠實支持者。以下是我留意到的地方:

1. 小時候最高所穿的是流川和櫻木的 T-Shirt。
2. 《少年 Jump》編輯部掛著一張疑似井上雄彥老師繪畫的櫻木親筆畫(看見時我忍不住指了一指)!
3. 中段「常盤莊」的飯局,漫畫家們忍不住扮演了三井和安西老師(很好笑啊)。
4. 最後的擊掌,構圖和山王之戰後流川和櫻木擊掌呼應。
5. 最高和秋人和打勝了新妻後,旁白式的交待了他們用盡了所有力量,所以後來的連載無力繼續,往後更被腰斬了。這也和山王之戰後湘北那段旁白一模一樣。

Screen Shot 2015-12-15 at 1.49.29 AM

 

413051_10150681117705933_1478927527_o
《Slam Dunk》,流川楓和櫻木花道

 


 

在此再次感謝洲立和《TOUCH》舉辦和邀請我們去看獨家優先場及舉辦映後分享會,也有幸和喬靖夫 Felix Ip 葉偉青作了一個簡單而有趣的分享會。還有文化傳信提供的獎品!希望有來臨的朋友會喜歡分享會對談的內容吧!我們會整理好分享會的影片後再讓沒有來的朋友看看!

另外特別多謝活動後有網友找我們談談漫畫的話題,還有表示喜歡我們紙本分格的內容和話題,非常感謝你們欣賞。

我們會繼續努力的!

「安西老師⋯⋯我想看漫畫⋯⋯」

 


 

Bakuman_Poster_V12

 

《爆漫。》香港中文版電影資料

上映日期:2016 年 1 月 7 日(MCL 院線獨家上映,聖誕新年設有優先場)
主演:佐藤健、神木隆之介、小松菜奈、染谷將太、山田孝之、Lily Franky、宮藤官九郎、桐谷健太、新井浩文、皆川猿時
導演:大根仁
級別:IIA片長:120分鐘
片種:劇情

bakuman-movie.com

Official twitter

Official facebook

 




The post 《爆漫。/ バクマン。》真人電影版感想——「漫畫是我的戀人。」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