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IRA Archives - 紙本分格 zbfghk https://zbfghk.org/tag/akira/ 相信漫畫 Sun, 01 Dec 2024 06:34:17 +0000 en-GB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7.2 https://zbfghk.org/wp-content/uploads/2021/02/logo_zbfghk-150x150.png AKIRA Archives - 紙本分格 zbfghk https://zbfghk.org/tag/akira/ 32 32 「大友克洋全集」第二期名單出爐!AKIRA + STEAMBOY~! https://zbfghk.org/2024/07/24/otomo/ Wed, 24 Jul 2024 14:26:12 +0000 https://zbfghk.org/?p=20184 一再延期的「大友克洋全集」,早前宣佈第二期(全 10 本)書刊名單~包括多本絕版多年的重心書刊!例如有《Animation AKIRA》、《STEAMBOY Storyboards》等,此外亦和之前「AKIRA」一樣,將會出版「STEAMBOY」的原畫及賽璐珞膠片畫集《STEAMBOY Layouts & Key Frames》~ 除此之外亦有中篇、短篇漫畫合集,另外要留意的是名單上《AKIRA》的漫畫本,那與之前單行本有甚麼分別? 根據出版資料,由於單行本經過大友克洋的加筆修正、刪減或是把數格漫畫換掉,分鏡與連載時有所不同,單行本推出四十年至今仍然不停再版及銷售。而本系列書本企圖回歸原點,盡量忠實還原雜誌連載時的版本,加上單行本時沒有的版頭頁。縱使部份原稿已經失去,或是有些是大友老師早已直接在原稿上更改,因此不能 redo⋯⋯除此之外,本系列書本試圖把《AKIRA》最原始的一面再次呈現 —— 傳奇作「AKIRA」連載版 Live Ver. ! 想像在書店一起看到單行本版及這本新的大友全集版,橫跨四十年後重聚,好神奇。 而《G…..》主要收錄大友克洋約 25 至 26 歲(1979 – 1980)時期創作的兩篇中篇連載漫畫,與及一系列短篇漫畫作。中篇作《G…..》未曾出版單行本(全四話/80 頁/未完)、中篇作《聖者が街にやって来る》(全四話)。短篇作包括在音樂雜誌《rockin’on》連載的《大友克洋の栄養満点!》、《さよならにっぽん》(兩篇/1981 年/双葉社)、《ヘンゼルとグレーテル》(1981 年/Sony Magazine)、《彼女の想いで…》(兩篇/1990 年/講談社)、《SOS 大東京探検隊》(兩篇/1996 年/講談社)、《DON QUIJOTE》。 書本將於 8 月 30 日後陸續出版(通常兩本同時出版)。 12 卷 AKIRA 16 卷 G….. 20 卷 Animation AKIRA7 卷 APPLE PARADISE 13 卷 AKIRA 231 卷 STEAMBOY Storyboards 1 14 卷 AKIRA […]

The post 「大友克洋全集」第二期名單出爐!AKIRA + STEAMBOY~!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一再延期的「大友克洋全集」,早前宣佈第二期(全 10 本)書刊名單~包括多本絕版多年的重心書刊!例如有《Animation AKIRA》、《STEAMBOY Storyboards》等,此外亦和之前「AKIRA」一樣,將會出版「STEAMBOY」的原畫及賽璐珞膠片畫集《STEAMBOY Layouts & Key Frames》~

除此之外亦有中篇、短篇漫畫合集,另外要留意的是名單上《AKIRA》的漫畫本,那與之前單行本有甚麼分別?

根據出版資料,由於單行本經過大友克洋的加筆修正、刪減或是把數格漫畫換掉,分鏡與連載時有所不同,單行本推出四十年至今仍然不停再版及銷售。而本系列書本企圖回歸原點,盡量忠實還原雜誌連載時的版本,加上單行本時沒有的版頭頁。縱使部份原稿已經失去,或是有些是大友老師早已直接在原稿上更改,因此不能 redo⋯⋯除此之外,本系列書本試圖把《AKIRA》最原始的一面再次呈現 —— 傳奇作「AKIRA」連載版 Live Ver. !

想像在書店一起看到單行本版及這本新的大友全集版,橫跨四十年後重聚,好神奇。

而《G…..》主要收錄大友克洋約 25 至 26 歲(1979 – 1980)時期創作的兩篇中篇連載漫畫,與及一系列短篇漫畫作。中篇作《G…..》未曾出版單行本(全四話/80 頁/未完)、中篇作《聖者が街にやって来る》(全四話)。短篇作包括在音樂雜誌《rockin’on》連載的《大友克洋の栄養満点!》、《さよならにっぽん》(兩篇/1981 年/双葉社)、《ヘンゼルとグレーテル》(1981 年/Sony Magazine)、《彼女の想いで…》(兩篇/1990 年/講談社)、《SOS 大東京探検隊》(兩篇/1996 年/講談社)、《DON QUIJOTE》。

書本將於 8 月 30 日後陸續出版(通常兩本同時出版)。

12 卷 AKIRA 1
6 卷 G…..

20 卷 Animation AKIRA
7 卷 APPLE PARADISE

13 卷 AKIRA 2
31 卷 STEAMBOY Storyboards 1

14 卷 AKIRA 3
32 卷 STEAMBOY Storyboards 2

28 卷 MEMORIES
31 卷 STEAMBOY Layouts & Key Frames 1

最後,第一期書刊名單最後一本《Animation AKIRA Layouts & Key Frames 3》將於 2024 年 11 月 1 日推出。

官方網頁:
https://otomo-complete.com/


The post 「大友克洋全集」第二期名單出爐!AKIRA + STEAMBOY~!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米山舞/Archipel – The art behind animation & illustration https://zbfghk.org/2024/02/28/1-11/ Wed, 28 Feb 2024 08:44:53 +0000 https://zbfghk.org/?p=19443 之前曾預告介紹——Archipel 頻道專訪日本動畫師/插畫師米山舞 Mai Yoneyama 的影片於日前推出,內裡記錄了她於畫室創作及訪談內容(附英文字幕)。 開首分享她自三歲開始接觸繪畫,小學時曾希望成為漫畫家,慢慢成長後於初中開始想向插畫師方向發展,而在高中時期因接觸到《攻殼機動隊》(士郎正宗/押井守)及《AKIRA》(大友克洋)等動畫經典名作,深深感動了她,加上那時開始要為未來工作考慮,於是決心向動畫工作發展,在專門學校畢業後加入 GAINAX 動畫工作室,開展動畫師工作生涯之路。 工作初期她主力繪畫中割動畫(in-between),記憶中頭一個月連 10 張也未必能順利完成⋯⋯有趣的是她提到在 GAINAX 從動畫師轉為原畫師時需要申請考試,而考試內容是需要動畫師一個月內完成 300 格動畫,而這必須要連續三個月完成,按此推算即是 900 格動畫⋯⋯最終她亦排除萬難通過考試~ 作為師父之一的 Sushio 教導了她很多,其中一樣令她最深刻的,是在繪畫前必須對繪畫對象有足夠的觀察及資料搜集,例如汽車、各種生物及人體活動構造等等,亦需要不同程度的研究。可能創作插畫時可以天馬行空,但動畫工作本身需要很多人一起工作,因應各種職務而完成不同範疇工作,足夠的資料搜集能令團員溝通做得更好。 而作為原畫師甚至是作畫監督,需要完成的工作可能只是作品其中一部份,發揮創作力的地方因而相對減少;與之比較下,插畫工作比較個人向,因此能有較全面的創作空間及方式,對於她同時作為插畫師及動畫師,亦反思到這兩個崗位的分別。 有留意她作品的朋友不難發現,不少系列插畫也以連續性動畫格為創作主題,可能是因同時是動畫師及插畫師的關係,繪畫插畫時有如抽取了整段動畫中最好的一格原畫出來,可視為米山舞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訪談內還有其他更有趣的內容,有興趣的朋友定要去看看~此外在書櫃收藏當中,有香港門小雷《Remember to Forget 2003–2013》畫集~不知她們將來會否有合作機會~? 相關文章! 日本瘋狂展覽11月 從 Animatrix 到 Netflix,淺談西方與日本動畫製作交流 Ghost in the Shell!《攻殼機動隊》電影版東京發佈會! 攻殼機動隊 GHOST IN THE SHELL 展覽二連發! 「大友克洋全集」第二期名單出爐!AKIRA + STEAMBOY~! 傳奇畫作現身!大友克洋《AKIRA》動畫背景原畫展覽! 抄襲/參考/臨摹/致敬/二創 大友克洋《AKIRA》進化之路(漫畫力篇)

The post 米山舞/Archipel – The art behind animation & illustration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之前曾預告介紹——Archipel 頻道專訪日本動畫師/插畫師米山舞 Mai Yoneyama 的影片於日前推出,內裡記錄了她於畫室創作及訪談內容(附英文字幕)。

開首分享她自三歲開始接觸繪畫,小學時曾希望成為漫畫家,慢慢成長後於初中開始想向插畫師方向發展,而在高中時期因接觸到《攻殼機動隊》(士郎正宗/押井守)及《AKIRA》(大友克洋)等動畫經典名作,深深感動了她,加上那時開始要為未來工作考慮,於是決心向動畫工作發展,在專門學校畢業後加入 GAINAX 動畫工作室,開展動畫師工作生涯之路。

工作初期她主力繪畫中割動畫(in-between),記憶中頭一個月連 10 張也未必能順利完成⋯⋯有趣的是她提到在 GAINAX 從動畫師轉為原畫師時需要申請考試,而考試內容是需要動畫師一個月內完成 300 格動畫,而這必須要連續三個月完成,按此推算即是 900 格動畫⋯⋯最終她亦排除萬難通過考試~

作為師父之一的 Sushio 教導了她很多,其中一樣令她最深刻的,是在繪畫前必須對繪畫對象有足夠的觀察及資料搜集,例如汽車、各種生物及人體活動構造等等,亦需要不同程度的研究。可能創作插畫時可以天馬行空,但動畫工作本身需要很多人一起工作,因應各種職務而完成不同範疇工作,足夠的資料搜集能令團員溝通做得更好。

而作為原畫師甚至是作畫監督,需要完成的工作可能只是作品其中一部份,發揮創作力的地方因而相對減少;與之比較下,插畫工作比較個人向,因此能有較全面的創作空間及方式,對於她同時作為插畫師及動畫師,亦反思到這兩個崗位的分別。

有留意她作品的朋友不難發現,不少系列插畫也以連續性動畫格為創作主題,可能是因同時是動畫師及插畫師的關係,繪畫插畫時有如抽取了整段動畫中最好的一格原畫出來,可視為米山舞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訪談內還有其他更有趣的內容,有興趣的朋友定要去看看~此外在書櫃收藏當中,有香港門小雷《Remember to Forget 2003–2013》畫集~不知她們將來會否有合作機會~?


The post 米山舞/Archipel – The art behind animation & illustration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傳奇畫作現身!大友克洋《AKIRA》動畫背景原畫展覽! https://zbfghk.org/2022/06/06/akira-5/ Sun, 05 Jun 2022 19:30:45 +0000 https://zbfghk.org/?p=17817 極度喜歡動畫背景美術的研究家 Stefan Riekeles,在 2020 年曾推出過《Anime Architecture》書本畫集,結集了多套日本經典動畫背景彩稿,到我們書店購買的朋友也不少~而在 2021 年他成立了展覽場地「Riekeles Gallery」(在德國柏林 T.T),近來更會與 Tchoban Foundation 合作舉辦展覽「AKIRA – The Architecture of Neo Tokyo」,展出大友克洋名作《AKIRA》(1988)動畫內的極珍貴背景原畫! 展覽將會展出 59 張畫作,包括背景原畫、設計草稿、概念設計 image boards 等等,Stefan Riekeles 在 twitter 已率先預告部份展出的原畫,包括有水谷利春、大野廣司、木村真二、針生勝文、黒田聰等原畫師的手稿真跡!距今雖已有三十多年,膠片及底層畫稿也依然保存得十分好~看到相片時,如大家有看過動畫的朋友也必定會立刻回想起作品內的各個名場面。 Stefan Riekeles 與日本動畫公司及複製原畫製作室一直也有緊密聯繫,先後也和《機動警察劇場版》及《大都會》背景原畫師推出簽名版複製原畫,這次展覽也會有海報及高級簽名印畫等售賣,海外朋友也可選購: https://www.riekeles.com/akira-exhibition-berlin-2022 © 1988 MASH • ROOM / AKIRA COMMITTEE All Rights Reserved. Information & Photos from Stefan Riekeles Twitter:https://twitter.com/reallyriekeles AKIRA – The Architecture […]

The post 傳奇畫作現身!大友克洋《AKIRA》動畫背景原畫展覽!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極度喜歡動畫背景美術的研究家 Stefan Riekeles,在 2020 年曾推出過《Anime Architecture》書本畫集,結集了多套日本經典動畫背景彩稿,到我們書店購買的朋友也不少~而在 2021 年他成立了展覽場地「Riekeles Gallery」(在德國柏林 T.T),近來更會與 Tchoban Foundation 合作舉辦展覽「AKIRA – The Architecture of Neo Tokyo」,展出大友克洋名作《AKIRA》(1988)動畫內的極珍貴背景原畫!

展覽將會展出 59 張畫作,包括背景原畫、設計草稿、概念設計 image boards 等等,Stefan Riekeles 在 twitter 已率先預告部份展出的原畫,包括有水谷利春、大野廣司、木村真二、針生勝文、黒田聰等原畫師的手稿真跡!距今雖已有三十多年,膠片及底層畫稿也依然保存得十分好~看到相片時,如大家有看過動畫的朋友也必定會立刻回想起作品內的各個名場面。

左起大野廣司、水谷利春、針生勝文(地點:大野廣司 Studio Fuga)
水谷利春,除了左邊的神原畫,右邊的初版前導海報也是極級寶藏!
大野廣司(草稿!)
大野廣司(cut no. 207)
水谷利春(cut no. 182)
https://twitter.com/reallyriekeles/status/1525135799884316679
大野廣司(cut no. 956)
大野廣司(cut no. 955)
媽的!這 size!會不會太細!(16 x 30 cm)
很久前看到 making of 影片也覺得,但這樣拍攝全貌的還是第一次看到。
水谷利春(cut no. 1),傳奇的原爆畫面!(93 x 53 cm)
這精細度!
大野廣司(cut no. 2211),動畫內最後一幕的背景畫(電單車慢慢駛向消失點)
木村真二(cut no. 1914)
針生勝文(cut no. 426)
黑田聰(cut no. 1176)

Stefan Riekeles 與日本動畫公司及複製原畫製作室一直也有緊密聯繫,先後也和《機動警察劇場版》及《大都會》背景原畫師推出簽名版複製原畫,這次展覽也會有海報及高級簽名印畫等售賣,海外朋友也可選購:

https://www.riekeles.com/akira-exhibition-berlin-2022

© 1988 MASH • ROOM / AKIRA COMMITTEE All Rights Reserved.

Information & Photos from Stefan Riekeles Twitter:
https://twitter.com/reallyriekeles


AKIRA – The Architecture of Neo Tokyo

Tchoban Foundation. Museum for Architectural Drawing
Christinenstraße 18a, 10119 Berlin

Exhibition dates:
4 June – 4 September 2022

Opening hours:
Mon. – Fri.: 2 – 7 pm,
Sat. – Sun.: 1 – 5 pm

Exhibition opening:
3 June 2022, at 7 pm

Admission:
6 EUR, 4 EUR (reduced)

The museum is wheelchair accessible.


The post 傳奇畫作現身!大友克洋《AKIRA》動畫背景原畫展覽!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抄襲/參考/臨摹/致敬/二創 https://zbfghk.org/2022/02/04/reference/ Fri, 04 Feb 2022 15:00:00 +0000 https://zbfghk.org/?p=20848 之前分享了古塔つみ(Cotoh Tsumi)的新聞,這在網絡上也引起了各種討論,所以在此也希望說說自己對此的看法。 首先,我相信這不是數學,並沒有絕對的對與錯,法律上若控告對方很多時最後也是商討和解。加上我相信如插畫師、攝影師、漫畫家、法律人士等人,不同身份對此也有不同觀點角度。所以下文全要是作為「讀者」的我之觀點出發,我認為到最後,最重要的還是對參與人士的觀感與印象。 「抄襲」「參考」「臨摹」「致敬」「二創」 有些人說繪畫很多時就要參考其他實際物件啊、那事物本身存在這世界上啊我參考有甚麼問題。沒錯,繪畫要參考實際物件是很自然不過的事情,這也是傳統的素描寫生。不過要注意,「放置一件實際物件,繪者坐下來對著繪畫」與「看著相片內放置一件實際物件,繪者對著相片參考繪畫」是不同的,因為拍照者本身已是創作者,他如何設置物件擺放的位置、光源、取鏡角度和最後剪裁 ,也是創作的一部份,這也構成一張平面作品內最重要的核心——構圖。 攝影我們大概先分成三個情況: 1)隨意拍攝 snapshot2)為特定目的擺放事物/模特兒/背景等拍攝的藝術作品3)商業攝影 1 可以沒甚麼設置,很隨性(當然可以有高手是做了很多設置在背後但盡量 tune down);2 和 3 相對上需花費更多創意、時間心力和金錢,例如概念構思、選擇模特兒、Styling、附加裝飾、背景物件設置、人物化妝、打燈光源、特效,以至剛才提到的重心構圖及後期 retouch 特效等等,也是創作者的心血,並不是所謂「按快門一下就行了」(in cantonese 「㩒嗰制啫」as u always heard of)。另外,1、2、3 也同時可作私人或公開用途,而 3 相信多是作公開用途。 以上想說的是,所謂「參考了相片」其實也有使用了該作品的元素,可以是參考構圖,可以是參考背景設置,可以是參考光源參考,又或是參考其他元素。說到底,會選擇那張相片作為取材,也是建基於對該作品的價值認同(如純粹參考物件也常有)。如果是這樣,客觀地給予該作品一個具體肯定也是個基本責任。 例如和月伸宏《浪客劍心》單行本中,會收錄作者本人寫下詳盡的主要角色創作概念(單行本最好的地方之一),比古清十郎自帶強風吹起的浮誇披風,原形來自 Todd Mcfarlane 主創的美國漫畫《SPAWN》主角紅色招牌披風。我也是因為這樣而認識了 Spawn,雖然認識不深但我很喜歡他們的畫,也因此買了不少 Cover art figure⋯⋯(媽的)(是很漂亮沒錯) 因此,作為讀者的身份,我每次看到比古大人的披風也會想起 Spawn,但不會對此反感,也不會覺得有抄襲,因為他已老實告訴我(讀者)他的創作過程,我會視之為「參考」。 而臨摹/描圖就如書法字、練習簿那樣,把相片放在底層再用燈箱描線(電繪就用半透明圖層之類),相信兒時有嘗試過抄漫畫圖的朋友也定會試過。這可說是接近不需練習,又能以最高速度達到最佳效果的繪畫方式。完成後拿走底層圖片後,頂層畫作就是你親筆繪畫的手稿,如不知道原圖的人,甚至會誤以為是你獨創的構圖手稿⋯⋯不過這也多是用作自 high 或練習之用罷了。 「致敬」的情況比較複雜,可以比喻成談戀愛時的「曖昧」狀態,有時希望對方知道、假定對方已能猜到一二、有時又怕做得太明顯而破壞了氣氛、有時又怕做得不夠明顯對方感受不到⋯⋯ 致敬時具體情況有兩個,其一是致敬對象本身已是行內、行外均人所共知的經典,就如大家常舉的例子——大友克洋《AKIRA》動畫版,金田與電單車打橫急煞一幕,不知有多少套動畫或漫畫致敬過了~因為對象本身已十分著名,所以前設已假定觀眾定會知道這是致敬;又例如山口飛翔《藍色時期》的漫畫版頭,漫畫的角色擺出各大歷史名畫的構圖動作,因為這已假定了大家知道此漫畫作品的背景,還有漫畫家本身也是修讀藝術的,所以也假定讀者知道這是致敬。其二是創作者 A 已在訪問或 Social Media 說過自己很喜歡創作者 B,所以往後即使在 A 的某些作品內出現了 B 作品的元素,也可假定粉絲們會知道這是致敬⋯⋯ 要做到哪一步因人而異,但當然也曾有情況——大家也假定了創作者 C […]

The post 抄襲/參考/臨摹/致敬/二創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之前分享了古塔つみ(Cotoh Tsumi)的新聞,這在網絡上也引起了各種討論,所以在此也希望說說自己對此的看法。

首先,我相信這不是數學,並沒有絕對的對與錯,法律上若控告對方很多時最後也是商討和解。加上我相信如插畫師、攝影師、漫畫家、法律人士等人,不同身份對此也有不同觀點角度。所以下文全要是作為「讀者」的我之觀點出發,我認為到最後,最重要的還是對參與人士的觀感與印象。

「抄襲」
「參考」
「臨摹」
「致敬」
「二創」

有些人說繪畫很多時就要參考其他實際物件啊、那事物本身存在這世界上啊我參考有甚麼問題。沒錯,繪畫要參考實際物件是很自然不過的事情,這也是傳統的素描寫生。不過要注意,「放置一件實際物件,繪者坐下來對著繪畫」與「看著相片內放置一件實際物件,繪者對著相片參考繪畫」是不同的,因為拍照者本身已是創作者,他如何設置物件擺放的位置、光源、取鏡角度和最後剪裁 ,也是創作的一部份,這也構成一張平面作品內最重要的核心——構圖。

攝影我們大概先分成三個情況:

1)隨意拍攝 snapshot
2)為特定目的擺放事物/模特兒/背景等拍攝的藝術作品
3)商業攝影

1 可以沒甚麼設置,很隨性(當然可以有高手是做了很多設置在背後但盡量 tune down);2 和 3 相對上需花費更多創意、時間心力和金錢,例如概念構思、選擇模特兒、Styling、附加裝飾、背景物件設置、人物化妝、打燈光源、特效,以至剛才提到的重心構圖及後期 retouch 特效等等,也是創作者的心血,並不是所謂「按快門一下就行了」(in cantonese 「㩒嗰制啫」as u always heard of)。另外,1、2、3 也同時可作私人或公開用途,而 3 相信多是作公開用途。

以上想說的是,所謂「參考了相片」其實也有使用了該作品的元素,可以是參考構圖,可以是參考背景設置,可以是參考光源參考,又或是參考其他元素。說到底,會選擇那張相片作為取材,也是建基於對該作品的價值認同(如純粹參考物件也常有)。如果是這樣,客觀地給予該作品一個具體肯定也是個基本責任。

例如和月伸宏《浪客劍心》單行本中,會收錄作者本人寫下詳盡的主要角色創作概念(單行本最好的地方之一),比古清十郎自帶強風吹起的浮誇披風,原形來自 Todd Mcfarlane 主創的美國漫畫《SPAWN》主角紅色招牌披風。我也是因為這樣而認識了 Spawn,雖然認識不深但我很喜歡他們的畫,也因此買了不少 Cover art figure⋯⋯(媽的)(是很漂亮沒錯)

因此,作為讀者的身份,我每次看到比古大人的披風也會想起 Spawn,但不會對此反感,也不會覺得有抄襲,因為他已老實告訴我(讀者)他的創作過程,我會視之為「參考」。

和月伸宏《浪客劍心》比古清十郎
Todd Mcfarlane《SPAWN》/Cover by Greg Capullo

而臨摹/描圖就如書法字、練習簿那樣,把相片放在底層再用燈箱描線(電繪就用半透明圖層之類),相信兒時有嘗試過抄漫畫圖的朋友也定會試過。這可說是接近不需練習,又能以最高速度達到最佳效果的繪畫方式。完成後拿走底層圖片後,頂層畫作就是你親筆繪畫的手稿,如不知道原圖的人,甚至會誤以為是你獨創的構圖手稿⋯⋯不過這也多是用作自 high 或練習之用罷了。

「致敬」的情況比較複雜,可以比喻成談戀愛時的「曖昧」狀態,有時希望對方知道、假定對方已能猜到一二、有時又怕做得太明顯而破壞了氣氛、有時又怕做得不夠明顯對方感受不到⋯⋯

致敬時具體情況有兩個,其一是致敬對象本身已是行內、行外均人所共知的經典,就如大家常舉的例子——大友克洋《AKIRA》動畫版,金田與電單車打橫急煞一幕,不知有多少套動畫或漫畫致敬過了~因為對象本身已十分著名,所以前設已假定觀眾定會知道這是致敬;又例如山口飛翔《藍色時期》的漫畫版頭,漫畫的角色擺出各大歷史名畫的構圖動作,因為這已假定了大家知道此漫畫作品的背景,還有漫畫家本身也是修讀藝術的,所以也假定讀者知道這是致敬。其二是創作者 A 已在訪問或 Social Media 說過自己很喜歡創作者 B,所以往後即使在 A 的某些作品內出現了 B 作品的元素,也可假定粉絲們會知道這是致敬⋯⋯

AKIRA bike scene tribute
reference web

要做到哪一步因人而異,但當然也曾有情況——大家也假定了創作者 C 向較著名的創作者 D 的作品致敬(因為 D 比 C 出名很多),但後來 C 在訪問內竟說「沒留意 D 的作品」、「完全沒有致敬的意思」?所以說「致敬」可以十分複雜或曖昧⋯⋯也是高手的遊戲世界。同時「二創」也是近似,不過較接近 fans art 形式,或通常會明言二創的對象、作品,而且多數是近年出現的作品。最近的出色例子有 TAKUMI™ 的插畫,那就是「致敬」《最後的晚餐》,同時「二創」諫山創《進擊的巨人》。

Leonardo da Vinci《The Last Supper》
TAKUMI™

最後是「抄襲」,我個人認為,理論上只有一個情況是 100% 確認是抄襲——

創作者有抄襲的意圖,或創作時有抄襲的意識。

除此之外,也只會出現不同人有不同觀感的情況,沒有人可以有最終定論。

說回古塔つみ的情況,描圖的情況已接近是不爭的事實,左右鏡像倒轉常有,對象亦不只是相片,還有畫作。而最令我驚訝是牽涉畫作數量之多,以及明明有很多可以改變的空間,如簡單的姿勢或構圖,卻仍選擇和相片一樣,這是令我最難以理解的部份,好像沒有經過思考似的。我之前也有留意她的畫作,也喜歡她的用色,如上所說最終是個人觀感的問題,加上有意刪除其他創作者的留言或涉事圖片。如果覺得沒問題的話,那為何不保留?所以看到消息後是感到失望的。

應該說,我沒有資格批評她,但我不明白為何她會有這選擇。

古塔つみ插畫部份例子
對比討論影片:27:00

外露與深化的功夫

如果要數學化我個人的量度尺,那會是:

有三個以上相似的元素,對我來說那觀感就偏向抄襲。

例如是:

1)元素 A > 構圖一樣?那可能只是大家選擇一樣。

2)元素 B > 用色一樣?那可能是巧合。

3)元素 C > 小物件一樣?是巧合⋯⋯

元素 D > 細節和光源一樣?呀⋯⋯不會吧⋯⋯

這是我量度的方式。

臨摹/描圖,如只是自己練習,不對外發表也沒甚麼問題。不過她可是擁有twitter:11 萬、IG:29 萬 followers 的畫師,這些圖平時也會在她的 Social Media 發佈,也會放在畫集發售(目前已停止發貨)。有些網友會認為那雖是免費觀看,但也會令她的 like 數增長(呃 like),某程度也算商用,所以有網友感嘆這情況是不是為了追逐網上流量而衍生的問題,這點也值得大家深思。

作為讀者,最終最主要也是觀感問題;同時作為創作者的她,也要有面對大眾的自覺。

同一時間,你回想一下,你為何會覺得金政基厲害?

因為他不用起稿?甚麼東西也在腦內?是天才無誤?

我不知他是不是天才,但有幸看過他的畫作,加上最重要是他不時也有教授影片,內裡出現的不是那些招牌不起稿畫作,而是實實在在由人體結構出發,背景透視線一一解釋清楚,你就知道他是下了無法想像的苦功,不斷反覆練習研究才會有這成果。而繪畫的最基本練習——素描就是為此存在,先令你熟習繪畫工具,再觀察了解眼前事物的結構,畫多了蘋果那外形自然會印在腦內,就如畫師常畫的角色、臉形或是簡單手形,基本上是背書那樣似的。

所以看製作過程總是很有趣,也很重要。


漫畫和插畫,創作內容的多寡

再來是大家提到荒木飛呂彥、冨樫義博及井上雄彥的情況。

荒木老師與冨樫老師的情況較接近,同樣參照雜誌封面或硬照等等,如以上述的量度的方法,此舉也算有問題的,因為那些相片明顯模特兒動作與攝影師構圖剪裁也有花功夫(後期訪問中荒木老師有提及過參考雜誌,但不知冨樫老師有沒有),不過他們並非直接描圖,衣服和摺痕也不同。

而井上老師的情況有點點不同,參考那些本身是實際比賽相片,球員們並非針對鏡頭擺 pose,而攝影師就捕捉了那一刻。當然,攝影師選擇相片、構圖和裁剪也有他的功夫,但個人認為創意成份和問題嚴重性是較低的。

reference web
reference web

再來是當年的現實情況,數碼相機、智能電話未出現的時代,要找摸特兒 > 拍照 > 沖哂相片要不少時間,加上還要應付恐怖的週刊連載,所以是能理解。現在要自己拍照再畫相信也非常容易,我也不時自拍動作,作為工作上的參考。

不過,個人認為最重要的,上述三位大師使用相片的對象也是連載版頭,或是漫畫內的打球動作,但老老實實,大家對他們佩服的地方,會不會其實是令人驚喜的漫畫故事、吸引的角色性格設定、引人入勝的戰鬥模式?那些畫只是其中一小部份,而大家最喜歡、最在意的元素是他們原創的。(利申:冨樫老師空白版頭也定會看)

而相對來說,插畫的問題就是畫作沒有說故事編排,所謂「一張畫定勝負」,因此個人對此認知有分別。

以上很久之前其實已想分享,現在剛好有機會就順勢整理一下。

你要記得清楚,當初看到每張喜歡的畫作時,為何對之注目、為何對之讚嘆。

附圖為荒木飛呂彥為 2018 年「JOJO 冒險之波紋」大阪站展覽繪畫的主視覺圖,為了表現 DIO 沈思的面貌,參考了他的偶像——米高安哲羅(Michelangelo)在意大利佛羅倫斯主教堂(Florence Cathedral)的雕塑作品 Tomb of Lorenzo de Medici。

米高安哲羅(Michelangelo)在意大利佛羅倫斯主教堂(Florence Cathedral)的雕塑作品 Tomb of Lorenzo de Medici

The post 抄襲/參考/臨摹/致敬/二創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大友克洋《AKIRA》進化之路(漫畫力篇) https://zbfghk.org/2020/02/09/akira-manga/ Sun, 09 Feb 2020 15:38:45 +0000 https://zbfghk.org/?p=13156 大友克洋漫畫展現的力量,招牌式超能力之展現與建築物的破壞,於 1982 年的《童夢》已經震撼人心,那時雖然場景多集中在居家大廈內,但場面調度、空間感與細緻的大廈結構,甚至是角色的表情也令人印象深刻,相信大家也很記得那老人家驚恐表情的大頭近鏡跨版頁吧~ 當年「漫畫之神」手塚治虫的漫畫分格和敍事方式,為日本漫畫帶來新的一頁,影響了當時其他的漫畫家,大友克洋當然也是其中之一。可是根據漫畫評論者米澤嘉博解說,除了手塚治虫的影響外,也出現了所謂「大友出現前」、「大友出現後」的漫畫風格,意思即是大友克洋的漫畫對當時的漫畫表現手法帶來一次巨大的衝擊,那就是分鏡的力量。 手塚治虫的分格多變,但呈現方式相對地比較功能性,即是分格內的背景、人物、對白與動作也是以交待故事劇情優先,分鏡模式比較簡單。而大友克洋的漫畫,除了基本說故事的要素外,也善於利用多變的分鏡去營造張力、氣氛與及加強讀者的臨場感,這以後也影響了後來無數漫畫家的漫畫風格。 在《AKIRA》漫畫中,動作場面其實非常之多,無論是拳腳對決、黑夜城市中的電單車追逐戰、街角的坦克戰,甚至是毀天滅地超能力大災難也應有盡有。而看著他的漫畫時留意到有趣的一點,儘管在激烈的動作打鬥,大友老師不太依靠在物件主體上加上效果線,這令角色、物件與建築物在一連串的動作、移動甚至爆炸時,也好像是一個一個慢鏡頭似的,加上大友老師精心編排的分鏡,形成了極具張力的場面。 至於表現電單車快速飛馳的感覺,大友老師善用電單車的頭燈與尾燈的光影殘像,以簡單的線條帶出電單車的路線與速度。因為他的概念就像是一格定格的菲林,如較短的就是行走較慢,相反尾燈留下長長的殘影那就是極快的速度了。大友老師應很喜歡這表現手法,因為在後來動畫版中,車燈的殘光在菲林上以特殊曝光方式逐格處理,想當年電腦特效還不像現在般成熟,他們簡直是玩命。 說到電單車,金田的紅色電單車已是招牌,但大友老師在設定集提到,其實在漫畫連載時,本身也沒有對電單車進行過詳細的設定,是每次繪畫時才想怎樣畫,所以笑說在不同時期的漫畫與版頭出現的也有點點的不同(之後翻看時留意到電單車出場其實沒動畫般多)。可是在之後動畫版中,因為要向不同的動畫師交待清楚,所以才有電單車更細緻的設定與平面圖等等,讓其他動畫師更易理解。到後來 Bandai 推出的 1:12 及 1:6 的電單車(BM project,Figure 由 Medicom 製作),大友克洋本人也有親自監修,所以那可說是最接近代官方承認的電單車設計了(完全體 lol)。 這個之後希望有機會再另開文章記錄一下這部重要的電單車吧! 說回漫畫,例如最經典的一幕(以下劇透),故事中段達卡西(26 號)被根津開槍偷襲倒地,Akira(28 號)在身旁目擊後情緒失控大爆發,兩手之間發出了極其強大的力量,開始把無數的建築物破壞與吞噬,之後出現巨大的海嘯掩蓋了道路與城市,最後水中剩下的大廈殘件上,出現了鐵雄與 Akira。 如果只用文字描寫的話,可能就是以上幾句,那怎樣在漫畫分格之中表現出驚天動地的爆炸力?這一段在漫畫本中橫跨了數十頁,接近全無對白,單以畫面交待,這手法在後來的漫畫也經常使用(例如井上雄彥《Slam Dunk》山王之戰最後一幕)。 注意起初在連載時因為雜誌排版與每話篇幅有限,在 Akira 發動超能力後就緊接出現黑色爆風跨版完結該話,之後下一話才開始才描寫當時市民的情況。而大友克洋對連載那時的分格編排節奏並不滿意,所以在單行本推出時作出不少修改與重新編排,個人最喜歡是他把發生爆炸的一秒間,把各主角的驚訝表情,與及城市內各個居民當下的日常生活加插在分格之中,他們那時在做甚麼?有些在閒話家常、有些在看電視、有些在罵小孩子⋯⋯大友老師在單行本時就像電影剪接師般,發生爆炸的分格與市民日常生活的分格以梅花間竹方式編排,大大提高了張力之餘,也表現到時間上只是一剎那,也影響了無數的平民百姓。 另外爆炸初最先描繪的建築物就是金田他們所在的大廈頂部,分鏡中特別有「55 BANK」的招牌特寫(多角度、遠近鏡也有),之後從那爆風開始接近,把招牌下的支架摧毀,甚至把金田吞噬吸入異空間,之後才把鏡頭慢慢拉遠,鏡頭重心放在各座建築物的倒塌(中鏡),最後才拉到最遠,細小的建築物與巨大烏黑色的爆風(遠鏡),一方面讓讀者看清爆炸波及範圍,二來也造成強烈的對比。 而剛才提到那「55 BANK」招牌其實也留下了一個厲害的「視覺伏筆」,那就是後來在「大東京帝國」的慶典中,鐵雄飛上月球展現超能力,再次引發了黑洞與異空間的出現,而異空間中第一件出現的事物,就是那個巨大招牌殘骸,讀者看到這裡自然會聯想到「招牌回來了,那金田一定也回來了!」,果然,金田也隨著其他的建築物殘骸回到 Neo Tokyo 的上空。 《AKIRA》的連載稿件與推出單行本的版本也不時有改動,有些是因為連載時有篇幅所限,但有更多的情況是大友老師在製作單行本時重新閱讀稿件時,發覺某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例如是分鏡的流暢度,還有畫面表現的意境,可見大友老師對自己作品要求之高。 以下有一些例子,與及一些棄用草稿: 起初的分鏡稿,大友老師說金田好像是從電單車上跳下來揮拳攻擊,理論上跳下電單車後再上車應要花不少時間吧?所以他把分鏡改成金田坐在行駛中的車上直接向右邊車揮拳,下一格再把兩個動作結合在同一個鏡頭(同一格),分別是敵人(頭部)倒地,還有金田攻擊後仍在坐車上但調整姿勢,下一格就用遠鏡描繪車群繼續全速追擊。大友老師這調整最主要是考慮動作的連貫性,速度與節奏——就是電單車追逐戰的重心。 起初大友老師以低角度繪畫斷了右臂的鐵雄,但他覺得這樣會令讀者第一時間是集中了在鐵雄的表情,可是他其實希望重心是放在斷臂的部份,所以他再把繪畫角度調整至水平視線,而鐵雄的面部也只有正側臉。 上方的是連載時的稿件,大友老師希望可以加強戲劇效果和迫力,所以把鏡頭拉闊一點,展現兩人全身的身影,重點是繪畫炮彈飛過兩人的一刻,爆炸的光芒包圍著整個窄巷,因應光源兩人的黑影也深深打在兩邊的牆壁上。大友老師笑說這其實是超現實的(發光的位置應是炮管而不是飛行中的炮彈),可是如果所有事物也是跟隨現實而描繪,那可能也很沒趣。 這一頁是鐵雄從瘋狂狀態慢慢變回正常狀態,在連載時選取了鐵雄的側臉與及全身,但他覺得這構圖的感覺好像是還沒完結似的,所以在單行本時選擇重繪,選取了正前方的角度,那節奏就會間斷。 金田拿槍揮向鐵雄之一擊,大友老師很重視這一幕,我想畢竟是兩位主角的對決,製作單行本時他覺得連載時表現不到那一擊的力度,所以重畫了數格,嘗試調整了不同的鏡頭、動作節奏與效果音字的表現手法。 在結局時,連載時是金田與 K 向著破爛的大樓中望向遠方的夕陽,大友老師整理時覺得這畫面太有希望了(大笑),還有大廈的崩壞度也感到不足,所以重繪了這全版(聽到也覺得很倦)。 另一結尾的重要場面,金田與眾人駕著電單車穿過破爛的大樓之中,大友老師覺得在構圖上後景的大廈好像阻檔了讀者的視線,這感覺不太好,所以在單行本修正一整條大街的樣子,遠方的建築物消去。這次前方的建築物不用重畫了⋯⋯ 以上例子是個人留意到或喜歡的地方,其實也只是冰山一角罷了,整套漫畫無論在畫功、構圖以至漫畫語言,到現在仍是一本非常非常出色的示範本,如有志成為漫畫家的朋友,一定要從中學習偷師呢~ 下篇待續。 參考資料: 動畫版 AKIRA 製作特輯,1988AKIRA CLUB, 1995BRUTUS […]

The post 大友克洋《AKIRA》進化之路(漫畫力篇)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大友克洋漫畫展現的力量,招牌式超能力之展現與建築物的破壞,於 1982 年的《童夢》已經震撼人心,那時雖然場景多集中在居家大廈內,但場面調度、空間感與細緻的大廈結構,甚至是角色的表情也令人印象深刻,相信大家也很記得那老人家驚恐表情的大頭近鏡跨版頁吧~

當年「漫畫之神」手塚治虫的漫畫分格和敍事方式,為日本漫畫帶來新的一頁,影響了當時其他的漫畫家,大友克洋當然也是其中之一。可是根據漫畫評論者米澤嘉博解說,除了手塚治虫的影響外,也出現了所謂「大友出現前」、「大友出現後」的漫畫風格,意思即是大友克洋的漫畫對當時的漫畫表現手法帶來一次巨大的衝擊,那就是分鏡的力量。

手塚治虫的分格多變,但呈現方式相對地比較功能性,即是分格內的背景、人物、對白與動作也是以交待故事劇情優先,分鏡模式比較簡單。而大友克洋的漫畫,除了基本說故事的要素外,也善於利用多變的分鏡去營造張力、氣氛與及加強讀者的臨場感,這以後也影響了後來無數漫畫家的漫畫風格。

在《AKIRA》漫畫中,動作場面其實非常之多,無論是拳腳對決、黑夜城市中的電單車追逐戰、街角的坦克戰,甚至是毀天滅地超能力大災難也應有盡有。而看著他的漫畫時留意到有趣的一點,儘管在激烈的動作打鬥,大友老師不太依靠在物件主體上加上效果線,這令角色、物件與建築物在一連串的動作、移動甚至爆炸時,也好像是一個一個慢鏡頭似的,加上大友老師精心編排的分鏡,形成了極具張力的場面。

功能性以不同角度交待冰冷化的一刻。第一格中距離描寫博士開始冷凍,鐵閘慢慢落下;第二格是表情特寫;第三格拉遠鏡頭,鐵閘完全落下,還有博士完全冷凍後不動的背影。
在 Akira 發放超能力時,圖像線條會有殘像表現
留意原本的畫稿是正常的
這些殘像表現是大友老師用影印機複印製作出來的

至於表現電單車快速飛馳的感覺,大友老師善用電單車的頭燈與尾燈的光影殘像,以簡單的線條帶出電單車的路線與速度。因為他的概念就像是一格定格的菲林,如較短的就是行走較慢,相反尾燈留下長長的殘影那就是極快的速度了。大友老師應很喜歡這表現手法,因為在後來動畫版中,車燈的殘光在菲林上以特殊曝光方式逐格處理,想當年電腦特效還不像現在般成熟,他們簡直是玩命。

留意車燈的殘像表現
有時候故意設定兩版相同的構圖作對稱
動畫版的經典電單車追逐

說到電單車,金田的紅色電單車已是招牌,但大友老師在設定集提到,其實在漫畫連載時,本身也沒有對電單車進行過詳細的設定,是每次繪畫時才想怎樣畫,所以笑說在不同時期的漫畫與版頭出現的也有點點的不同(之後翻看時留意到電單車出場其實沒動畫般多)。可是在之後動畫版中,因為要向不同的動畫師交待清楚,所以才有電單車更細緻的設定與平面圖等等,讓其他動畫師更易理解。到後來 Bandai 推出的 1:12 及 1:6 的電單車(BM project,Figure 由 Medicom 製作),大友克洋本人也有親自監修,所以那可說是最接近代官方承認的電單車設計了(完全體 lol)。

這個之後希望有機會再另開文章記錄一下這部重要的電單車吧!

BANDAI 電單車 + 金田,1:12
1:6,BM project,電單車由 Bandai 製作,金田 Figure 由 Medicom 製作
漫畫初期的電單車,留意後輪裝甲明顯不同
漫畫彩稿的金田 Bike,這架的比例又有點點不一樣呢⋯⋯
動畫設定稿更細緻

說回漫畫,例如最經典的一幕(以下劇透),故事中段達卡西(26 號)被根津開槍偷襲倒地,Akira(28 號)在身旁目擊後情緒失控大爆發,兩手之間發出了極其強大的力量,開始把無數的建築物破壞與吞噬,之後出現巨大的海嘯掩蓋了道路與城市,最後水中剩下的大廈殘件上,出現了鐵雄與 Akira。

如果只用文字描寫的話,可能就是以上幾句,那怎樣在漫畫分格之中表現出驚天動地的爆炸力?這一段在漫畫本中橫跨了數十頁,接近全無對白,單以畫面交待,這手法在後來的漫畫也經常使用(例如井上雄彥《Slam Dunk》山王之戰最後一幕)。

注意起初在連載時因為雜誌排版與每話篇幅有限,在 Akira 發動超能力後就緊接出現黑色爆風跨版完結該話,之後下一話才開始才描寫當時市民的情況。而大友克洋對連載那時的分格編排節奏並不滿意,所以在單行本推出時作出不少修改與重新編排,個人最喜歡是他把發生爆炸的一秒間,把各主角的驚訝表情,與及城市內各個居民當下的日常生活加插在分格之中,他們那時在做甚麼?有些在閒話家常、有些在看電視、有些在罵小孩子⋯⋯大友老師在單行本時就像電影剪接師般,發生爆炸的分格與市民日常生活的分格以梅花間竹方式編排,大大提高了張力之餘,也表現到時間上只是一剎那,也影響了無數的平民百姓。

單行本版本
連載時的版本縮圖,因為是兩話連續發生的事件,兩話之間的交接位特別再剪輯,如大家手頭上有漫畫本的話可比較一下分鏡編排有何不同~
「AKIRA 名物」大廈倒塌
毀天滅地!

另外爆炸初最先描繪的建築物就是金田他們所在的大廈頂部,分鏡中特別有「55 BANK」的招牌特寫(多角度、遠近鏡也有),之後從那爆風開始接近,把招牌下的支架摧毀,甚至把金田吞噬吸入異空間,之後才把鏡頭慢慢拉遠,鏡頭重心放在各座建築物的倒塌(中鏡),最後才拉到最遠,細小的建築物與巨大烏黑色的爆風(遠鏡),一方面讓讀者看清爆炸波及範圍,二來也造成強烈的對比。

55 BANK(我經常也希望這招牌可以有電燈版買回家)

而剛才提到那「55 BANK」招牌其實也留下了一個厲害的「視覺伏筆」,那就是後來在「大東京帝國」的慶典中,鐵雄飛上月球展現超能力,再次引發了黑洞與異空間的出現,而異空間中第一件出現的事物,就是那個巨大招牌殘骸,讀者看到這裡自然會聯想到「招牌回來了,那金田一定也回來了!」,果然,金田也隨著其他的建築物殘骸回到 Neo Tokyo 的上空。

55 BANK 招牌再現
連載時的版頭也有這招牌的特寫

《AKIRA》的連載稿件與推出單行本的版本也不時有改動,有些是因為連載時有篇幅所限,但有更多的情況是大友老師在製作單行本時重新閱讀稿件時,發覺某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例如是分鏡的流暢度,還有畫面表現的意境,可見大友老師對自己作品要求之高。

以下有一些例子,與及一些棄用草稿:

起初的分鏡稿,大友老師說金田好像是從電單車上跳下來揮拳攻擊,理論上跳下電單車後再上車應要花不少時間吧?所以他把分鏡改成金田坐在行駛中的車上直接向右邊車揮拳,下一格再把兩個動作結合在同一個鏡頭(同一格),分別是敵人(頭部)倒地,還有金田攻擊後仍在坐車上但調整姿勢,下一格就用遠鏡描繪車群繼續全速追擊。大友老師這調整最主要是考慮動作的連貫性,速度與節奏——就是電單車追逐戰的重心。

中間那格是重點

起初大友老師以低角度繪畫斷了右臂的鐵雄,但他覺得這樣會令讀者第一時間是集中了在鐵雄的表情,可是他其實希望重心是放在斷臂的部份,所以他再把繪畫角度調整至水平視線,而鐵雄的面部也只有正側臉。

上方的是連載時的稿件,大友老師希望可以加強戲劇效果和迫力,所以把鏡頭拉闊一點,展現兩人全身的身影,重點是繪畫炮彈飛過兩人的一刻,爆炸的光芒包圍著整個窄巷,因應光源兩人的黑影也深深打在兩邊的牆壁上。大友老師笑說這其實是超現實的(發光的位置應是炮管而不是飛行中的炮彈),可是如果所有事物也是跟隨現實而描繪,那可能也很沒趣。

這一頁是鐵雄從瘋狂狀態慢慢變回正常狀態,在連載時選取了鐵雄的側臉與及全身,但他覺得這構圖的感覺好像是還沒完結似的,所以在單行本時選擇重繪,選取了正前方的角度,那節奏就會間斷。

連載版本

金田拿槍揮向鐵雄之一擊,大友老師很重視這一幕,我想畢竟是兩位主角的對決,製作單行本時他覺得連載時表現不到那一擊的力度,所以重畫了數格,嘗試調整了不同的鏡頭、動作節奏與效果音字的表現手法。

草稿也試了不少呢
最後單行本版本

在結局時,連載時是金田與 K 向著破爛的大樓中望向遠方的夕陽,大友老師整理時覺得這畫面太有希望了(大笑),還有大廈的崩壞度也感到不足,所以重繪了這全版(聽到也覺得很倦)。

右邊是連載版,左邊是單行本修正版
另一草稿版

另一結尾的重要場面,金田與眾人駕著電單車穿過破爛的大樓之中,大友老師覺得在構圖上後景的大廈好像阻檔了讀者的視線,這感覺不太好,所以在單行本修正一整條大街的樣子,遠方的建築物消去。這次前方的建築物不用重畫了⋯⋯

連載版本
單行本版本

以上例子是個人留意到或喜歡的地方,其實也只是冰山一角罷了,整套漫畫無論在畫功、構圖以至漫畫語言,到現在仍是一本非常非常出色的示範本,如有志成為漫畫家的朋友,一定要從中學習偷師呢~

下篇待續。


參考資料:

動畫版 AKIRA 製作特輯,1988
AKIRA CLUB, 1995
BRUTUS 大友克洋特集,2012
Wikipedia




The post 大友克洋《AKIRA》進化之路(漫畫力篇)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日本瘋狂展覽11月 https://zbfghk.org/2019/11/04/%e6%97%a5%e6%9c%ac%e7%98%8b%e7%8b%82%e5%b1%95%e8%a6%bd11%e6%9c%88/ Mon, 04 Nov 2019 07:55:11 +0000 https://zbfghk.org/?p=14263 【2019】因為 11 月在日本(想看)的展覽超多!所以特意整理一下。剛好會去日本的朋友可以留意一下啊! 東京柘植 Project vol.1 螺旋式展《西村培畫集》發售紀念原畫展本秀康個展「MOTO JAM」東亞獨立漫畫.藝術書展中田春彌「Levius」原画展AKIRA ART OF WALL Katsuhiro Otomo × Kosuke Kawamura AKIRA ART EXHIBITION「Shaman King」展石黑亞矢子「九つの星」原畫展 福岡SUSHIO EXPO 札幌「鋼の錬金術師展」FINAL SAPPORO 東京 柘植 Project vol.1 螺旋式展 つげプロジェクトVOL.1ねじ式展 2019 年 10 月 30 至 12 月 1 日10am – 10pm(最終入場 9:30pm)東京カルチャーリサーチ(TOKYO culture research)(六本木ヒルズ森タワー52階 THE SUN & THE MOON内)展覽官網VOL.2 展預定 2020 年 4 月開幕。 11 月 […]

The post 日本瘋狂展覽11月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2019】因為 11 月在日本(想看)的展覽超多!所以特意整理一下。剛好會去日本的朋友可以留意一下啊!


東京
柘植 Project vol.1 螺旋式展
《西村培畫集》發售紀念原畫展
本秀康個展「MOTO JAM」
東亞獨立漫畫.藝術書展
中田春彌「Levius」原画展
AKIRA ART OF WALL Katsuhiro Otomo × Kosuke Kawamura AKIRA ART EXHIBITION
「Shaman King」展
石黑亞矢子「九つの星」原畫展

福岡
SUSHIO EXPO

札幌
「鋼の錬金術師展」FINAL SAPPORO


東京

柘植 Project vol.1 螺旋式展

つげプロジェクトVOL.1
ねじ式展

2019 年 10 月 30 至 12 月 1 日
10am – 10pm(最終入場 9:30pm)
東京カルチャーリサーチ(TOKYO culture research)
(六本木ヒルズ森タワー52階 THE SUN & THE MOON内)
展覽官網
VOL.2 展預定 2020 年 4 月開幕。

11 月 8 日還有為紀念講談社決定重新出版「つげ義春大全」(柘植義春全集)而舉辦的對談,嘉賓有押井守和石川浩司。
詳情

展場,不算很大的空間
pic source
左邊是一大張柘植義春的相片,右邊應是森翔太製作的《螺旋式》影像作品,以向柘植義春致敬。
pic source

東亞獨立漫畫.藝術書展

東亞獨立漫畫.藝術書展

書展部分:
首爾的 YOURMIND、台北的 mangasick 及北京的木鳥書店,精心挑選約 100 本獨立漫畫及藝術書藉供大家翻閱(一部分可購買)。

三人聯展部分:
Little Thunder 門小雷(香港)
Gao Yan 高妍(台灣)
Byun Young Geun(韓國)
除了展出畫作、是次的 Live Drawing,還會有三人對談活動(11 月 2 日)。

11 月 1 日至 17 日
星期二、三休館,平日:1 – 8pm,六日及假期:1 – 7pm
東京 POPOTAME 書店(東京都豊島区西池袋2-15-17)
popotame.net/?p=2737

開展前的 10 月 30 日,門小雷 Live Drawing
pic source
其後由韓國的 Byun Young Geun 加上水彩
pic source
最後由台灣的高妍加上紋身(那兩格漫畫應也是高妍繪畫的?)
相片是 Byun Young Geun 補點水彩
pic source
書展部分,約 100 本獨立漫畫及藝術書藉可供翻閱!

『西村ツチカ画集』發售紀念原畫展

《西村ツチカ画集》封面

『西村ツチカ画集』発売記念原画展

2019 年 10 月 30 日至 11 月 12 日
10am – 10pm(最終日 7pm 關門)
青山ブックセンター本店(東京都渋谷区神宮前5-53-67)
除原畫展示,也會有畫集和原畫出售。
展覽官網

《西村ツチカ画集》預覽圖

這是漫畫家+插畫家西村培的第一本畫集!由玄光社出版,收錄超過 100 張插畫,還有收錄 6 部漫畫作品:《WHEN I’M 60》、《ぼくはニセゾンビーズ》、《装苑》、《ガールフレンド》、《ロスト・イン・タワレコ》、《2014年ゴールデンウィークムーミン展松屋銀座》。畫集由大島依提亜所設計。
《西村ツチカ画集》畫集官方網頁 (有更多預覽圖)

展覽現場沒太多相片
pic source

摘自 mangasick 《USCA 台灣版》的西村培介紹:

一九八四年生,神戶人。漫畫家,插畫家,Tove Jansson New York 吉他手。重考大學期間獲得《Young Magazine Uppers 》新人獎,二○○八年獲得《Comic Ryu》龍神獎銅龍獎,並於該誌出道,第一本單行本《友好團的冒險》(なかよし団の冒険)即拿下日本文化廳媒體藝術祭漫畫組新人獎。目前於《Big Comic增刊》連載《北極百貨公司的禮賓小姐》(北極百貨店のコンシェルジュさん)。創作漫畫的同時,也提供相當多插畫作品供雜誌、書籍、音樂出版品使用。

《北極百貨公司的禮賓小姐》的試閱(日)

《USCA台灣版》的封面插圖就是西村培的作品,裡面也收錄了他的漫畫《種花的女人》

本秀康個展「MOTO JAM」

如果有購入上述的《USCA 台灣版》,應該也對裡面的《炸雞》故事不陌生吧!那就是本秀康的作品!除了漫畫他也是插畫家,這次的展覽大部分也是展出他的插畫作品。

摘自 mangasick 的《USCA 台灣版》作者簡介頁:
京都人,漫畫家,插畫家。一九九五年餘另類漫畫雜誌《GARO》出道後一邊工作一邊畫漫畫,在青林工藝舍推出第一本漫畫單行本,接著也在小學館已停刊的青年漫畫雜誌《IKKI》上有過連載。近年工作重心放在插畫,另經營7吋黑膠廠牌「雷音唱片」。
source

「MOTO JAM」

2019 年 10 月 31 日至 11 月 17 日 (逢週一休館)
3pm – 8pm(五六 9pm 關門)
阿佐谷VOID(東京都杉並区阿佐ヶ谷北1-28-8 芙蓉コーポ102)
展覽官方頁面
本秀康 twitter

『レコスケくん 20th Century Edition 』表紙原画
pic source
向鄧麗君致敬作品,《大空港》(中間的那幅)
pic source
很喜歡本秀康的用色,還有真實和卡通化的對比。
pic source
展覽中的一面牆,簡單貼上⋯⋯原畫啊!
pic source

中田春彌「Levius」原画展

中田春彌「Levius」原画展

2019 年 11 月 2 日至 12 月 8 日(逢星期一休館,假期除外)
12nn – 6pm
青山GoFa(渋谷区神宮前5丁目52-2青山オーバルビル2F)
入場費 700円(含稅)
展覽官網

除了有原稿,還有單色手稿、彩色插圖等畫作展示。看樣子場內也可拍照!

pic source
pic source
展覽產品

AKIRA ART OF WALL Katsuhiro Otomo × Kosuke Kawamura AKIRA ART EXHIBITION

最新展覽宣傳片
直接拿 AKIRA WALL 來出 figure!
AKIRA ART OF WALL SPECIAL BOOK

請詳閱以下文章:

AKIRA ART OF WALL Katsuhiro Otomo × Kosuke Kawamura
AKIRA ART EXHIBITION

場地:PARCO MUSEUM TOKYO(涉谷 PARCO 4F)
日期:2019 年 11 月 22日 – 12 月 16 日
時間:10:00 – 21:00

場地:GALLERY X(涉谷 PARCO B1F) 
日期:2019 年 11 月 22 日 – 12 月 8 日
時間:11:00 – 21:00

官方網頁:https://art.parco.jp/
YAR TOKYO:http://www.yar.tokyo/works/


《SHAMAN KING》展

武井宏之《通靈王》二十周年紀念,初次原畫展!又可以看到還未變扑克臉的麻倉葉。

Shaman King 展

2019 年 11 月 23 日 — 12 月 4 日
10am – 7pm
東京ソラマチ®(Tokyo Solamachi)5 樓
官方網頁
官網中也預定了下年大阪和青森的巡迴展。
更多相關情報

嘩好懷念,第一期封面!(已確定會展出)
pic source
第24期封面,未確定會否展出。
pic source

石黑亞矢子「九つの星」原畫展

pic source

2019 年 11 月 28 日至 12 月 15 日(逢星期二三休館)
12nn – 8pm
URESICA (東京都杉並区西荻北2-27-9)
展覽官網
石黑亞矢子twitter

pic source

福岡

SUSHIO EXPO

為紀念畫集《SUSHIO THE IDOL》出版而舉辦的石崎壽夫 SUSHIO 畫展,場內展出部份未收錄於畫集的原畫及草稿等。亦會售賣新繪畫的插畫製成的商品。

すしお万博

2019 年 10 月 25 日至 11 月 10 日
10am – 8:30pm
福岡 PARCO(本館 8F・パルコファクトリー Parco Factory)
展覽官網

也太帥氣的宣傳板!
pic source
入口
pic source
pic source
一大堆原畫紙(是真跡嗎?)中間有張簽名板。
pic source
滑板上的畫作,最右邊的是特地為福岡展而畫的。
pic source
pic source
pic source
還有福岡限定版的 postcard 賣 ToT
pic source

札幌

「鋼の錬金術師展」FINAL SAPPORO

已經兩年的巡迴展!終點站札幌,回到荒川媽媽的家鄉!她更會為此有新繪畫的插畫呢~

最後機會!剛好要去北海道的朋友別錯過了!

東京展的 Key visual

「鋼の錬金術師展」FINAL SAPPORO

2019 年 11 月 10 日至 12 月 1 日
10am – 6pm
JRタワー プラニスホール(札幌市中央区北5条西2丁目 エスタ11階)
入場費 1300 円
展覽官方網頁


The post 日本瘋狂展覽11月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AKIRA 原畫展出?!大友克洋 X 河村康輔「AKIRA WALL」 PARCO 企劃展! https://zbfghk.org/2019/09/20/akira-4/ Fri, 20 Sep 2019 10:14:28 +0000 https://zbfghk.org/?p=14154 東京文化重鎮 —— 涉谷 PARCO 將於 2019 年 11 月重開(掌聲尖叫),內裡的展覽場地 PARCO MUSEUM TOKYO, 頭炮展覽的主題選取了之前數次在建築物外工地圍板 ——大友克洋 X 河村康輔「AKIRA WALL」展覽企劃! 之前拍攝的影片記錄: 企劃歷時兩年多,看初公佈的資料,展場內將會展出此企劃的過程記錄,包括當時實體的巨大圍板拼貼,場內同時播放著藝能山城組的動畫配樂。當中重點展出大友克洋《AKIRA》的珍貴原畫!相信會是圍板上使用過的原畫素材,這應是自 2012 年「GENGA 展」後再次展出《AKIRA》的原畫,近距離欣賞大友老師的驚人原稿的機會再來?! 除此之外,B1 的 GALLERY X 也會展示巨大的立體作品,同時有一個 Graphic Design 區域,由日本平面設計創作人 YOSHIROTTEN 率領的 YAR 處理。 部份展覽售賣產品: AKIRA ART OF WALL Katsuhiro Otomo × Kosuke Kawamura AKIRA ART EXHIBITION 場地:PARCO MUSEUM TOKYO(涉谷 PARCO 4F)日期:2019 年 11 月 […]

The post AKIRA 原畫展出?!大友克洋 X 河村康輔「AKIRA WALL」 PARCO 企劃展!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東京文化重鎮 —— 涉谷 PARCO 將於 2019 年 11 月重開(掌聲尖叫),內裡的展覽場地 PARCO MUSEUM TOKYO, 頭炮展覽的主題選取了之前數次在建築物外工地圍板 ——大友克洋 X 河村康輔「AKIRA WALL」展覽企劃!

之前拍攝的影片記錄:

企劃歷時兩年多,看初公佈的資料,展場內將會展出此企劃的過程記錄,包括當時實體的巨大圍板拼貼,場內同時播放著藝能山城組的動畫配樂。當中重點展出大友克洋《AKIRA》的珍貴原畫!相信會是圍板上使用過的原畫素材,這應是自 2012 年「GENGA 展」後再次展出《AKIRA》的原畫,近距離欣賞大友老師的驚人原稿的機會再來?!

除此之外,B1 的 GALLERY X 也會展示巨大的立體作品,同時有一個 Graphic Design 區域,由日本平面設計創作人 YOSHIROTTEN 率領的 YAR 處理。

部份展覽售賣產品:

這個吸引!

AKIRA ART OF WALL Katsuhiro Otomo × Kosuke Kawamura AKIRA ART EXHIBITION

場地:PARCO MUSEUM TOKYO(涉谷 PARCO 4F)
日期:2019 年 11 月 22日 – 12 月 16 日
時間:10:00 – 21:00

場地:GALLERY X(涉谷 PARCO B1F) 
日期:2019 年 11 月 22 日 – 12 月 8 日
時間:11:00 – 21:00

官方網頁:https://art.parco.jp/

YAR TOKYO:http://www.yar.tokyo/works/


The post AKIRA 原畫展出?!大友克洋 X 河村康輔「AKIRA WALL」 PARCO 企劃展!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大友克洋之日!新作《ORBITAL ERA》!震撼彈《AKIRA》動畫新作公佈!! https://zbfghk.org/2019/07/05/orbital-era-akira/ Fri, 05 Jul 2019 10:33:51 +0000 https://zbfghk.org/?p=13971 之前分享於美國洛杉磯舉行的大型活動「Anime Expo 2019」的巨大廣告板,上面有大友克洋公佈將有全新動畫作品,今天終於公佈其名字為《ORBITAL ERA》,但最大的驚喜在後⋯⋯《AKIRA》將會有新動畫作品!@#!@$$!#$!@^^&%#~~~~! 首先是全新作品《ORBITAL ERA》,先公佈了主視覺圖和 Teaser 預告,看到一塊黃色滑板在黑暗中的太空漂浮,滑板底部已經嚴重刮花,相信是主人因為經常練習吧。不久滑板碰到一個巨大的衛星,後來出現主視覺圖和標題字,最後寫著 New Age Movie is Coming。 大友克洋這次擔任原作、劇本、設計和導演工作,這是繼 1988 年《AKIRA》與2004 年《STEAMBOY》後,個人第三套動畫電影作品。官網介紹中解說作品同樣是個動作冒險故事,發生在近未來的一個整備中的太空殖民星,一群被命運戲弄的年輕人如何掙扎求存。 透過男孩們的眼睛,看透未來的真實。 大友克洋也發表了簡短的感想: 我非常高興可以帶給大家這套全新動畫作品,這部作品就是我想向現在世人展視的動畫電影,動畫目前還在製作中,但我們希望可以製作一套全世界觀眾也會喜歡的作品,請熱切期待。 發佈會現場觀眾拍攝到的設定圖: 動畫製作:Sunrise 第二顆震撼彈! 發佈會公佈了計劃製作《AKIRA》全新動畫作品!這次將會是根據原作漫畫 1 – 6 卷改篇,事實上 1988 年的《AKIRA》劇場版完成時,原作漫畫其實還沒完結,大友克洋在製作時也是抽取了已發表的故事及一些心目中將會出現的故事,結合在劇場版當中,之後完成動畫後再繼續繪畫漫畫,直至 1990 年完結。 我們也經常說儘管《AKIRA》動畫劇場版是套經典作品,作畫動畫製作方面更是驚為天人,可是故事的完整性、世界觀與人物描性之多樣性,原作漫畫版是更為出色和深入。目前公佈資訊還不多,包括他會否擔任導演或故事劇本?但這次的動畫改篇作實在是個人期待已久~~~~~!!!! 除此之外,《AKIRA》動畫劇場版也會推出最新的 HD Blu-ray 版本,2020 年 4 月 24 日發售 最後最後一顆震撼彈!講談社將會推出《OTOMO THE COMPLETE WORKS》畫集!書本以編年史方式編集整理,收錄自 1971 到現在全新畫作及未發表畫作等等,出版日未定。 總結,大友克洋是個很勤力的創作人,感謝。 via GIPHY 官方網頁:http://orbital-era.com 參考:https://natalie.mu/comic/news/338486 https://kotaku.com/new-akira-anime-project-and-brand-new-anime-film-keep-k-1836122060 相關文章! […]

The post 大友克洋之日!新作《ORBITAL ERA》!震撼彈《AKIRA》動畫新作公佈!!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之前分享於美國洛杉磯舉行的大型活動「Anime Expo 2019」的巨大廣告板,上面有大友克洋公佈將有全新動畫作品,今天終於公佈其名字為《ORBITAL ERA》,但最大的驚喜在後⋯⋯《AKIRA》將會有新動畫作品!@#!@$$!#$!@^^&%#~~~~!

發佈會現場相片(source

首先是全新作品《ORBITAL ERA》,先公佈了主視覺圖和 Teaser 預告,看到一塊黃色滑板在黑暗中的太空漂浮,滑板底部已經嚴重刮花,相信是主人因為經常練習吧。不久滑板碰到一個巨大的衛星,後來出現主視覺圖和標題字,最後寫著 New Age Movie is Coming。

等待已久的名子⋯⋯\ToT/

大友克洋這次擔任原作、劇本、設計和導演工作,這是繼 1988 年《AKIRA》與2004 年《STEAMBOY》後,個人第三套動畫電影作品。官網介紹中解說作品同樣是個動作冒險故事,發生在近未來的一個整備中的太空殖民星,一群被命運戲弄的年輕人如何掙扎求存。

透過男孩們的眼睛,看透未來的真實。

大友克洋也發表了簡短的感想:

我非常高興可以帶給大家這套全新動畫作品,這部作品就是我想向現在世人展視的動畫電影,動畫目前還在製作中,但我們希望可以製作一套全世界觀眾也會喜歡的作品,請熱切期待。

發佈會現場觀眾拍攝到的設定圖:

主視覺圖

動畫製作:Sunrise

https://www.instagram.com/p/Bzh0GudjqEc/?igshid=1dpepznuyzj5a
主視覺設計師上杉季明的分享~

第二顆震撼彈!

https://twitter.com/thatninjajem/status/1146942833309474816

發佈會公佈了計劃製作《AKIRA》全新動畫作品!這次將會是根據原作漫畫 1 – 6 卷改篇,事實上 1988 年的《AKIRA》劇場版完成時,原作漫畫其實還沒完結,大友克洋在製作時也是抽取了已發表的故事及一些心目中將會出現的故事,結合在劇場版當中,之後完成動畫後再繼續繪畫漫畫,直至 1990 年完結。

我們也經常說儘管《AKIRA》動畫劇場版是套經典作品,作畫動畫製作方面更是驚為天人,可是故事的完整性、世界觀與人物描性之多樣性,原作漫畫版是更為出色和深入。目前公佈資訊還不多,包括他會否擔任導演或故事劇本?但這次的動畫改篇作實在是個人期待已久~~~~~!!!!


除此之外,《AKIRA》動畫劇場版也會推出最新的 HD Blu-ray 版本,2020 年 4 月 24 日發售


最後最後一顆震撼彈!講談社將會推出《OTOMO THE COMPLETE WORKS》畫集!書本以編年史方式編集整理,收錄自 1971 到現在全新畫作及未發表畫作等等,出版日未定。

總結,大友克洋是個很勤力的創作人,感謝。

via GIPHY


官方網頁:http://orbital-era.com

參考:https://natalie.mu/comic/news/338486

https://kotaku.com/new-akira-anime-project-and-brand-new-anime-film-keep-k-1836122060


The post 大友克洋之日!新作《ORBITAL ERA》!震撼彈《AKIRA》動畫新作公佈!!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大友克洋《AKIRA》進化之路(傳說起點篇) https://zbfghk.org/2019/02/28/akira-3/ Wed, 27 Feb 2019 22:23:47 +0000 https://zbfghk.org/?p=13158 早在《AKIRA》連載之前,與大友克洋並肩作戰的,就是他的責任編輯由利耕一。講談社的雜誌《Young Magazine》在 1980 年 6 月創刊,那時由利先生已經積極尋找不同的漫畫家和作品。他憶述當年有很多大學生繪畫漫畫,而他也在全國各地的同人誌圈子閱讀超過 600 本作品,只為了尋找具潛質的漫畫家,以開拓更大的青年人漫畫市場。 另一方面,早在 1979 年,大友克洋已在另一間出版社——雙葉社剛推出了他漫畫的單行本,同時得到不錯的評價,於是由利先生就決定要聯絡他見面相談。由利先生記得當年是相約了他在吉祥寺見面,可是等了很久也不見其人現身⋯⋯到了第二天聽到他失約的原因竟是: 「我忘記了」(笑) 他們第一套合作的短篇作品,《彼女の想いで》於 1980 年 11 月 17 日的《Young Magazine》刊載,其後於 1981 年的《スイカメシア》(Watermelon)和《武器よさらば》短篇作品也是他擔任編輯。28 歲的大友克洋與 35 歲的由利耕一,儘管他們經常相約出來喝酒談天,因為大友克洋是個習慣於自己一個人思考的漫畫家,在這些非公式會議中,基本上他們很少討論漫畫的故事發展。 在由利先生的角度,那時期 Ridley Scott 的《Blade Runner》電影(1982)十分受歡迎,同時曾參與該電影及《TRON》電影的藝術設計師 Syd Mead 新畫集推出,好像整個時代氣氛也是現代稱之為「Cyberpunk」的作品風所充斥。後來其實在大友老師在動畫版的製作特輯時說到,當年雖然《Blade Runner》十分著名,可是他創作《AKIRA》時根本沒有所謂「Cyberpunk」的概念。他對當時社會的過份制度化發展抱有一定意見,希望在作品表現出對其有「破壞之衝動」,於是把 60 年代的安保社會運動和 1964 年東京奧運會等等的大事件,再一起集結起來,成為了社會運動、奧運、宗教崇拜、對科學力量的追求等等的集合體,最後再一次過大友老師對之破壞再重組 —— A.D. 2019 NEO TOKYO。 大家也可能知道,大師 Moebius 對大友克洋作品與繪畫之影響,但 Ridley Scott 的《Blade Runner》同時也是受其影響(葉郎:異聞筆記 / Dr. Strangenote 之前寫過相關的研究文)。 在連載開始前,大友克洋在一張 […]

The post 大友克洋《AKIRA》進化之路(傳說起點篇)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早在《AKIRA》連載之前,與大友克洋並肩作戰的,就是他的責任編輯由利耕一。講談社的雜誌《Young Magazine》在 1980 年 6 月創刊,那時由利先生已經積極尋找不同的漫畫家和作品。他憶述當年有很多大學生繪畫漫畫,而他也在全國各地的同人誌圈子閱讀超過 600 本作品,只為了尋找具潛質的漫畫家,以開拓更大的青年人漫畫市場。

由利耕一,1947 年出生,曾任《AKIRA》編輯、講談社《Afternoon》漫畫雜誌總編輯、大友克洋《KABA》及《KABA 2》畫集編輯等主要工作

另一方面,早在 1979 年,大友克洋已在另一間出版社——雙葉社剛推出了他漫畫的單行本,同時得到不錯的評價,於是由利先生就決定要聯絡他見面相談。由利先生記得當年是相約了他在吉祥寺見面,可是等了很久也不見其人現身⋯⋯到了第二天聽到他失約的原因竟是:

「我忘記了」(笑)

他們第一套合作的短篇作品,《彼女の想いで》於 1980 年 11 月 17 日的《Young Magazine》刊載,其後於 1981 年的《スイカメシア》(Watermelon)和《武器よさらば》短篇作品也是他擔任編輯。28 歲的大友克洋與 35 歲的由利耕一,儘管他們經常相約出來喝酒談天,因為大友克洋是個習慣於自己一個人思考的漫畫家,在這些非公式會議中,基本上他們很少討論漫畫的故事發展。

在由利先生的角度,那時期 Ridley Scott 的《Blade Runner》電影(1982)十分受歡迎,同時曾參與該電影及《TRON》電影的藝術設計師 Syd Mead 新畫集推出,好像整個時代氣氛也是現代稱之為「Cyberpunk」的作品風所充斥。後來其實在大友老師在動畫版的製作特輯時說到,當年雖然《Blade Runner》十分著名,可是他創作《AKIRA》時根本沒有所謂「Cyberpunk」的概念。他對當時社會的過份制度化發展抱有一定意見,希望在作品表現出對其有「破壞之衝動」,於是把 60 年代的安保社會運動和 1964 年東京奧運會等等的大事件,再一起集結起來,成為了社會運動、奧運、宗教崇拜、對科學力量的追求等等的集合體,最後再一次過大友老師對之破壞再重組 —— A.D. 2019 NEO TOKYO。

TRON, Steven Lisberger, 1982
Blade Runner, Ridley Scott, 1982

大家也可能知道,大師 Moebius 對大友克洋作品與繪畫之影響,但 Ridley Scott 的《Blade Runner》同時也是受其影響(葉郎:異聞筆記 / Dr. Strangenote 之前寫過相關的研究文)。


在連載開始前,大友克洋在一張 A4 紙上寫下了關於《AKIRA》的大綱情節,其中上面寫著的其中一句是:

「如成熟的柿子自行掉落般」

記裡憶中那是描述停滯不前的文明狀況之類的話,給由利先生留下深刻印象。其實那張 A4 紙內還提到故事的結局,最後漫畫的結局跟當時寫的真的一模一樣!

雖然故事大綱已有,可是人物設定卻還沒有預備好⋯⋯在開始連載前約兩星期,大友老師要為即將連載的新作繪畫第一張宣傳圖,但事實上當時他的腦海中無論故事與角色設定等等也還沒想清楚,那宣傳圖要畫甚麼呢?最後他畫了一個小孩子的側臉:「我當時只決定了主角是一個年輕小男孩,所以那時就只可以畫下這張圖,至少往後並不會貨不對版吧。」

該插畫在 1982 年 12 月 6 日的《Young Magazine》上刊登,預告其漫畫即場登場。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漫畫中第一話於關東地區投下新型炸彈,從而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那爆炸的日子同樣是 1982 年 12 月 6 日(下午 2 時 17 分),這果然是傳說的起點之日。

《AKIRA》於 1982 年 12 月 20 日開始在日本講談社《Young Magazine》連載。當時的封面插畫和卷頭彩色跨頁也同時用上了 Pixel 化的效果處理,而未經處理的原畫則用了在鐵道廣告。值得一提的是,那時大友老師其實還沒決定好人物設計等細節,所以這名「少年」現在看來貌似金田 + Akira 的樣子,他解說他當時繪畫時其實也不知道他是誰,相信是截稿日快到了(笑)。

卷頭彩色跨頁,後來也有用在動畫之中

連載第一回的介紹已打著「SF Action」的名號,加上封面和卷頭七張彩頁,氣勢一時無兩。由利先生把當年的情況比喻為「新的酒裝在新的皮夾袋內」,充分形容出《AKIRA》的出現對當年的讀者來說是非常具爆炸性和新鮮感。他也解說到他認為此作受歡迎的原因,相信是因為那畫面呈現那嶄新的感覺,加上這個本格 SF 漫畫出自一個日本漫畫家之手,相信讀者也感到十分新鮮呢!另一有趣的是,在就算在第一期單行本推出後,其中的主角「Akira」也還未登場,這在當年的連載漫畫確是一個異例。

想起當年第一次看動畫時也有這感覺,看畢整套所謂 Akira 好像也沒有出過場⋯⋯


在訪問中大友老師也有解釋,當年他開初無論角色、名字與故事設定也參考了橫山光輝作品《鐵人 28 號》的設定——例如《AKIRA》兩位主角「金田正太郎」與「島鐵雄」,他們的命名也是來自《鐵人 28 號》故事中的角色,金田正太郎就是駕駛機械人的同名主角,而島鐵雄則是取自科學家敷島博士其兒子「敷島鐵男」,他同時也是金田的好朋友。另外超能力兒童們身上也有一個編號, Akira 掌心的就是鐵人 28 號的「28」,代表其終極的力量。

關於故事的設定,大友老師笑說那時也借用了一部份:「有一件威力巨大的軍事武器,過往因為戰爭而暗中開發,現在再次被喚醒了⋯⋯如果你說《AKIRA》的概念是根據《鐵人 28 號》而發展出來,相信也不會距離太遠。」

至於 Akira 的原型設定,靈感是來自 1960 年手塚治虫的動畫《西遊記》中小龍,大友老師說到他因為對那哭泣悲傷表情的記憶很深刻,而當他決定了 Akira 是一名小孩子後,腦中就再次出現了小龍的樣子,於是就以這作為原型,現在看回他們的樣子,那對「死魚眼」果然很像呢!

《西遊記》小龍

Akira 的名字由來也很有趣,大友老師回憶起當年構思時,因為其他的工作關係所以經常到一所電影製作工作室,但埋首於《じゆうを我等に》剪接工作時他偶而會聽到隔壁有人叫喚著:「Akira!Akira!」他當時很好奇那究竟是誰呢?雖然沒有特別詢問或查證,但他和工作夥伴推測,當時在另一邊工作室的其實是著名日本電影大師黑澤明 Akira Kurosawa,這也是「Akira」這個名字其中一個由來。


一年多後,《AKIRA》第一期漫畫本將要推出,結集了從 1982 年 12 月至 1983 年 9 月的連載漫畫。在 2012 年《BRUTUS》的大友克洋特集內,刊登了由利先生在 1984 年 9 月 17 至 23 日的記事本相片,記下了當時決定在 9 月 21 日發售《AKIRA》第一期單行本。

為了要展現最佳質量的漫畫本,所以選取了書度較大的做法,那才可以看得清楚大友老師異常複雜的線稿,此外定價 1000 yen 也並不便宜,就算到現在封面也有保留那「SPECIAL PRICE 1000 YEN」的字眼,所以無論在書度大小和定價也非當時在市場上常見。

在種種「不利因素」之下,初版印刷量也達至 23 萬本,但在發售前 4 天(9 月 17 日)再緊急加印 7 萬本,總共 30 萬本,實行了未公開發售就已經「重版出來」,相信那時候書店的訂書認購反應真是極度熱烈!

當年日本曾推出一個特別版書盒,是大友克洋的「親信」才會擁有,因為世上只有 100 套⋯⋯而相片中的就是屬於由利先生的。

除了「重版出來」的歷史外,記事簿內也記下了點點大友克洋的工作時間表(有些是推算出來):

星期六(22)早上 5 時草稿完成,下午 4 時開始繪畫人物。
星期日(23)下午 5 時完成繪畫人物(應助手應同時繪畫背景中)。
星期一(24)早上 8 時 10 分,完成 20 張原稿。

漫畫本身是雙週刊連載,每回約 20 張原稿,一個月約 40 張原稿,此數量對於週刊連載可能也算輕鬆(!?),但《AKIRA》絕對是一個特殊的例子,那種超高密度的線條,加上極級豐富的背景,與及爆炸性的分鏡呈現,先不計故事,要以這頂級畫質作畫實在是燃燒生命!實在辛苦了當時的大友老師和助手們⋯⋯

平常的漫畫家的工作步驟,可能是先在普通的筆記本畫下分鏡稿和對白等等,決定好後才在正式的原稿紙上繪畫草稿和上墨線及背景等後期工作。可是由利先生憶述,當時大友克洋是超過了分鏡稿的步驟,而是直接在原稿紙上繪畫鉛筆草稿,可見他整個分鏡稿已在他腦中建構好了,繪畫速度得以提升。

他在《KABA》畫集內有提及過繪畫的速度,其實繪畫封面或漫畫版頭插畫是非常花時間,那時《AKIRA》的版頭通常花上一整天繪畫,而其中於 1981 年推出的《GOOD WEATHER》封面插畫,因為是橫跨了前後的超細緻拼貼插畫,那時他是花了一個半至兩個月完成。

《AKIRA》版頭插畫
《AKIRA》版頭插畫
GOOD WEATHER,未上色稿
大友克洋的繪畫工具
1982 – 1986 年,大友克洋工作室

由利先生在起初連載時還說笑,當年有想過 10 回之內就已經完結了⋯⋯ 怎知現在變成了漫畫界和動畫界的經典作品(笑)。

下篇待續。

大友克洋《AKIRA》進化之路(漫畫力篇)


參考資料:

動畫版 AKIRA 製作特輯,1988
KABA, 1989
AKIRA CLUB, 1995
BRUTUS 大友克洋特集,2012
葉郎:異聞筆記 / Dr. Strangenote
Wikipedia


The post 大友克洋《AKIRA》進化之路(傳說起點篇)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最強的片頭動畫?「AKIRA」大友克洋 X 山城祥二 X 平田弘史再次結集! https://zbfghk.org/2018/12/16/akira-2/ Sun, 16 Dec 2018 11:51:30 +0000 https://zbfghk.org/?p=13102 自戰後日本急速發展,其中東京的變化更見巨大。2020 年日本奧運快將舉辦,東京也在經歷不同程度的改造,相信這幾年有去東京旅行的朋友也觀察得到(那新宿站究竟何時會裝修好)。日本 NHK 電視台因此製作了一連 6 集的電視節目「TOKYO REBORN」,見証著東京的變化。 重點來了,節目製作組特此邀請了《AKIRA》元老級人馬參與節目片頭製作!除了有核心的大友克洋擔任監修外,意外地也有動畫版配樂藝能山城組代表人物山城祥二為此配樂,最後還有曾為漫畫標題題字「アキラ」的著名漫畫家平田弘史,特別為節目標題題字「東京リボーン」!簡直是夢幻結合啊~ 大友克洋在製作感想表示,他實在是很喜歡東京,而城市的持續變化就好像是生物一樣,與居住在東京的人們的生活是互相影響的。而山城祥二表示,記得當初與大友克洋商討動畫版的配樂時,他有一個很清晰的概念希望可以呈現,那就是「介乎於音樂與現實聲音」的配樂,你可以稱之為「聲音」、「嘈音」,就是這一種混亂感了。立刻在腦中回想起動畫中的配樂,這個形容實在是十分貼切。 看看公佈了的預覽圖片和影片,可見金田的紅色電單車在東京不同的景點出現,雖然只是單格畫面,但也預想到動起來的樣子了!另外也可聽到山城祥二的最新配樂~ 【大友克洋 × 山城祥二 × 平田弘史】 『AKIRA』の世界観のもと、東京の未来を描きます。 で、予告動画! 映像も音楽もかっこいいんで、周囲のご迷惑にならないように音量を上げて…お楽しみください。 NHKスペシャル『東京リボーン』 23(日)夜9:00[総合]https://t.co/d9yejMxi0k pic.twitter.com/SZyN4PpmaU — NHK広報局 (@NHK_PR) 2018年12月14日 在 2017 年他參與過的 TOYOTA「CROSSOVER THE WORLD」廣告,他也有以 Neo Tokyo 為題材的映像,不過這次就正式派出了金田 Bike 了! NHK 電視節目「TOKYO REBORN 東京リボーン」於 12 月 23 日晚上九時開始播放,一連 6 集。 12/23(日) 夜9:00~ NHK総合で放送【東京リボーン 第一集 ベイエリア 未来都市への挑戦】 30秒ver.に編集してみました。AKIRA 大友克洋 NHKスペシャル […]

The post 最強的片頭動畫?「AKIRA」大友克洋 X 山城祥二 X 平田弘史再次結集!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自戰後日本急速發展,其中東京的變化更見巨大。2020 年日本奧運快將舉辦,東京也在經歷不同程度的改造,相信這幾年有去東京旅行的朋友也觀察得到(那新宿站究竟何時會裝修好)。日本 NHK 電視台因此製作了一連 6 集的電視節目「TOKYO REBORN」,見証著東京的變化。

重點來了,節目製作組特此邀請了《AKIRA》元老級人馬參與節目片頭製作!除了有核心的大友克洋擔任監修外,意外地也有動畫版配樂藝能山城組代表人物山城祥二為此配樂,最後還有曾為漫畫標題題字「アキラ」的著名漫畫家平田弘史,特別為節目標題題字「東京リボーン」!簡直是夢幻結合啊~

大友克洋在製作感想表示,他實在是很喜歡東京,而城市的持續變化就好像是生物一樣,與居住在東京的人們的生活是互相影響的。而山城祥二表示,記得當初與大友克洋商討動畫版的配樂時,他有一個很清晰的概念希望可以呈現,那就是「介乎於音樂與現實聲音」的配樂,你可以稱之為「聲音」、「嘈音」,就是這一種混亂感了。立刻在腦中回想起動畫中的配樂,這個形容實在是十分貼切。

看看公佈了的預覽圖片和影片,可見金田的紅色電單車在東京不同的景點出現,雖然只是單格畫面,但也預想到動起來的樣子了!另外也可聽到山城祥二的最新配樂~

在 2017 年他參與過的 TOYOTA「CROSSOVER THE WORLD」廣告,他也有以 Neo Tokyo 為題材的映像,不過這次就正式派出了金田 Bike 了!

NHK 電視節目「TOKYO REBORN 東京リボーン」於 12 月 23 日晚上九時開始播放,一連 6 集。

官方網頁:
http://www6.nhk.or.jp/nhkpr/post/original.html?i=17044




The post 最強的片頭動畫?「AKIRA」大友克洋 X 山城祥二 X 平田弘史再次結集!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2019 套!A.D.2019 AKIRA ART WALL 一日限定店! https://zbfghk.org/2018/10/07/akira/ Sun, 07 Oct 2018 09:33:14 +0000 http://zbfghk.org/?p=12799   在東京涉谷裝修中的 PARCO 外牆,大友克洋 X 河村康輔「A.D.2019 AKIRA ART WALL」更新已經來到第三彈,我們剛剛也到當地朝聖~剛在早幾天此企劃也入選了日本 GOOD DESIGN AWARD 2018的「Good Design Best 100」!不過這企劃還沒完結,早前宣佈會和美國當地舉辦的 HYPEFEST 合作活動,推出特大 B0 Size(1030 × 1456mm) Wall Calendar,限定 2019 套!同時日本方面 GALLERY X BY PARCO 也同時舉行一日限定店活動(10 月 8 日),在日本的朋友可去碰碰運氣!             之前拍攝的影片:     https://www.instagram.com/p/BoZUqWgHBK5/?taken-by=zbfghk   https://www.instagram.com/p/BoZUxuUHrt7/?taken-by=zbfghk   https://www.instagram.com/p/BoZU41THmyV/?taken-by=zbfghk     A.D.2019 AKIRA ART WALL CALENDAR […]

The post 2019 套!A.D.2019 AKIRA ART WALL 一日限定店!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在東京涉谷裝修中的 PARCO 外牆,大友克洋 X 河村康輔「A.D.2019 AKIRA ART WALL」更新已經來到第三彈,我們剛剛也到當地朝聖~剛在早幾天此企劃也入選了日本 GOOD DESIGN AWARD 2018的「Good Design Best 100」!不過這企劃還沒完結,早前宣佈會和美國當地舉辦的 HYPEFEST 合作活動,推出特大 B0 Size(1030 × 1456mm) Wall Calendar,限定 2019 套!同時日本方面 GALLERY X BY PARCO 也同時舉行一日限定店活動(10 月 8 日),在日本的朋友可去碰碰運氣!

 

 

UV 加工

 

每套有獨立編號

 

日本版的盒好像有所不同

 

日本限定襟章

 

之前拍攝的影片:

 

 

https://www.instagram.com/p/BoZUqWgHBK5/?taken-by=zbfghk

 

https://www.instagram.com/p/BoZUxuUHrt7/?taken-by=zbfghk

 

https://www.instagram.com/p/BoZU41THmyV/?taken-by=zbfghk

 


 

A.D.2019 AKIRA ART WALL CALENDAR

 

作者:大友克洋
設計:河村康輔
價錢: 13,000 yen
spec:B0 size(1030 × 1456 mm),4C+silver/UV 厚盛加工
特製 BOX:1170 × 106 × 106 mm

地點:GALLERY X BY PARCO(東京都渋谷区宇田川町13-17)
日期:2018 年 10 月 8 日
時間:11:00 – 20:00(早上 8:30 – 9:30 派籌)

 

活動詳細資料:
https://art.parco.jp/galleryx/detail/?id=66
twitter.com/parco_x

 

GOOD DESIGN AWARD:
http://www.g-mark.org/award/describe/48126

 





The post 2019 套!A.D.2019 AKIRA ART WALL 一日限定店!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AKIRA 最強同人作品!AWAKEN AKIRA! https://zbfghk.org/2018/05/02/awakenakira/ Wed, 02 May 2018 10:15:40 +0000 http://zbfghk.org/?p=11603   大友克洋《AKIRA》的外國動漫狂熱者眾多,之前曾有 The Akira Project(同人真人版作品)和 Simpson 風格的 bartkira(影片在文末),現有美國創作人 Ash Thorp 和 Zaoeyo (XiaoLin Zeng) 合作製作了一段約一分鐘的致敬短片,主要也是重新製作部份動畫中的經典背景或物件,表現較為靜態但超具氣勢,加上特別的紅藍調色(來自作品中金田衣背的藥丸顏色),還有重編的配樂,實在是超級用心的同人作品!                               作品引用了大友克洋在 Forbes 的文章一段作引言:   I am basically done with Akira. If someone wants to do something new with Akira then I am mostly okay with that. As I […]

The post AKIRA 最強同人作品!AWAKEN AKIRA!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大友克洋《AKIRA》的外國動漫狂熱者眾多,之前曾有 The Akira Project(同人真人版作品)和 Simpson 風格的 bartkira(影片在文末),現有美國創作人 Ash ThorpZaoeyo (XiaoLin Zeng) 合作製作了一段約一分鐘的致敬短片,主要也是重新製作部份動畫中的經典背景或物件,表現較為靜態但超具氣勢,加上特別的紅藍調色(來自作品中金田衣背的藥丸顏色),還有重編的配樂,實在是超級用心的同人作品!

 

 

 

 

 

 

 

 

 

 

 

 

製作過程

 

 

 

作品引用了大友克洋在 Forbes 的文章一段作引言:

 

I am basically done with Akira. If someone wants to do something new with Akira then I am mostly okay with that. As I accepted the offer for a live-action Akira to be made, so I am generally okay with whatever they want to do with it. However, I did give one major condition to a live-action version and that is that I had to check and approve the scenario.

 

而這是他們的回應:

 

We just wanted to pay homage to what we consider to be a masterpiece.

 

在網頁他們有公開詳細的製作過程,例如 3D model 和打燈調控的技術。創作人 Ash Thorp 本身也曾參與不少荷里活電影製作,當中包括《BLADE RUNNER 2049》、《GHOST IN THE SHELL》、《JAMES BOND》等等,有興趣的朋友可到 behance 看看~

 




 


 

The Akira Project

www.akira-project.com

 

 

 

bartkira

www.bartkira.com

 

 


 

AWAKEN AKIRA

 

TRIBUTE BY – ASH THORP & ZAOEYO
SCORE BY – PILOTPRIEST
CHARACTER MODELER- RAF GRASSETTI
PHOTOGRAPHY – THE JOELSONS
WEBSITE BY – OBLIO

網頁:http://awakenakira.com/#

 





The post AKIRA 最強同人作品!AWAKEN AKIRA!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怪獸繪師」開田裕治繪畫《READY PLAYER ONE》日本版電影海報! https://zbfghk.org/2018/04/05/ready-player-one-2/ Thu, 05 Apr 2018 09:49:06 +0000 http://zbfghk.org/?p=11300   繪畫了眾多《Godzilla》和《Ultraman》超人特攝作品海報的他,收到原作者 Ernest Cline 和導演及監製 Steven Spielberg 的熱列邀請,他只花了兩個月時間就完成了這張超級複雜又豐富的海報插畫!     看到有某些作品的比重不同,KING KONG!Iron Giant!春麗!Batman!Deadpool!Speed Racer!高達 RX-78-2 和 AKIRA 金田電單車好搶眼~還有其他可能在電影也留意不到的,你也可在海報裡看到~     日本預告:     日本官方 twitter:twitter.com/ReadyPlayer1jp   相關文章! 你想喜歡的動漫作品電影真人化嗎?(linepaper 專欄) AKIRA!高達!全世界 ACG 最強嘉年華!電影《READY PLAYER ONE》最新預告! Evangelion X Godzilla!第二彈開田裕治!真的不是愚人節啊! 「大友克洋全集」第二期名單出爐!AKIRA + STEAMBOY~! 米山舞/Archipel – The art behind animation & illustration 傳奇畫作現身!大友克洋《AKIRA》動畫背景原畫展覽! 抄襲/參考/臨摹/致敬/二創 大友克洋《AKIRA》進化之路(漫畫力篇)

The post 「怪獸繪師」開田裕治繪畫《READY PLAYER ONE》日本版電影海報!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繪畫了眾多《Godzilla》和《Ultraman》超人特攝作品海報的他,收到原作者 Ernest Cline 和導演及監製 Steven Spielberg 的熱列邀請,他只花了兩個月時間就完成了這張超級複雜又豐富的海報插畫!

 

 

看到有某些作品的比重不同,KING KONG!Iron Giant!春麗!Batman!Deadpool!Speed Racer!高達 RX-78-2 和 AKIRA 金田電單車好搶眼~還有其他可能在電影也留意不到的,你也可在海報裡看到~

 

日本版正式海報,好像有點生賴範義的感覺?

 

日本預告:

 


 

日本官方 twitter:twitter.com/ReadyPlayer1jp

 





The post 「怪獸繪師」開田裕治繪畫《READY PLAYER ONE》日本版電影海報!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AKIRA!高達!全世界 ACG 最強嘉年華!電影《READY PLAYER ONE》最新預告! https://zbfghk.org/2017/12/11/ready-player-one/ Mon, 11 Dec 2017 04:43:00 +0000 http://zbfghk.org/?p=10403   之前已留意到 Steven Spielberg 最新電影《READY PLAYER ONE》的預告,本來電影與本站沒太大關係,但當中竟有出現了擬似《AKIRA》的金田 Bike( 1 frame 也沒可能逃過我雙眼),心想會不會只是致敬一下沒太深究,但剛剛釋出電影的最新預告,除了有更多的電單車片段外,更有大量 80–90 年代的動漫遊戲和電影 icon!是大量!相信我只看到冰山一角而已,你又認到多少~?       現在看看我發現到的角色~                                       因為電影中那「OASIS」是好像 Matrix 的虛擬世界,那才可以有這大量的合集,但究竟這是不是正式的合作 crossover?如果是的話那實在是瘋狂太厲害(高達實在是最想不到),期待正式的電影作品!   第一段預告:       官方網頁:readyplayeronemovie.com   相關文章! 「怪獸繪師」開田裕治繪畫《READY PLAYER ONE》日本版電影海報! 你想喜歡的動漫作品電影真人化嗎?(linepaper 專欄) 2018 年「新 […]

The post AKIRA!高達!全世界 ACG 最強嘉年華!電影《READY PLAYER ONE》最新預告!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之前已留意到 Steven Spielberg 最新電影《READY PLAYER ONE》的預告,本來電影與本站沒太大關係,但當中竟有出現了擬似《AKIRA》的金田 Bike( 1 frame 也沒可能逃過我雙眼),心想會不會只是致敬一下沒太深究,但剛剛釋出電影的最新預告,除了有更多的電單車片段外,更有大量 80–90 年代的動漫遊戲和電影 icon!是大量!相信我只看到冰山一角而已,你又認到多少~?

 


 

 

現在看看我發現到的角色~

 

Street Fighter 阿隆、Speed Racer 白色 5 號賽車

 

Back to the future DMC

 

相信這大家也認得

 

Deadpool??

 

Street Fighter 青狼

 

金田 Bike!耀眼的紅色!貼紙!車頭燈設計有點不同

 

 

ATARI logo

 

還有招牌車輪綠色閃電!會不會太型

 

KING KONG

 

這是上次預告也有出現的片段

 

 

舊式 sharp 收音機

 

Joker & Harley Quinn

 

Overwatch Tracer 和春麗

 

泰王?

 

最瘋狂!RX-78 高達!

 

娃鬼回魂?

 

因為電影中那「OASIS」是好像 Matrix 的虛擬世界,那才可以有這大量的合集,但究竟這是不是正式的合作 crossover?如果是的話那實在是瘋狂太厲害(高達實在是最想不到),期待正式的電影作品!

 

第一段預告:

 


 

 

官方網頁:readyplayeronemovie.com

 





The post AKIRA!高達!全世界 ACG 最強嘉年華!電影《READY PLAYER ONE》最新預告!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AKIRA x Supreme 商品預覽圖! https://zbfghk.org/2017/10/30/akira_supreme/ Mon, 30 Oct 2017 11:39:15 +0000 http://zbfghk.org/?p=10002     今年是漫畫版《AKIRA》的三十五周年(1982 年開始連載),早前也介紹會有漫畫英文版 Boxset,早兩天台灣東立也公佈了會再版中文版漫畫,實在十分熱鬧!在之前上衫季明的海報展大友克洋在對談中也透露到,《AKIRA》將會 crossover 潮流品牌 Supreme,現在終於有 Logo 和商品的預覽圖!     首先 Logo 是用動畫版的英文和日文標題字作改動,把「AKIRA」改成「SUPREME」,保留了 Impact 的字體和裁去上方一部份的設計。而商品中使用了漫畫分格的畫作,最常出現是經典爆炸一幕,鐵雄的畫作,還有直排「アキラ」的日文標題字等等,現在來看看部份相片~                             官方網頁還有更多相片,此外還有大友克洋的簡短訪問影片,簡單解說當年《AKIRA》漫畫版的誕生。   http://d3o425gsw3lvjf.cloudfront.net/akira.mp4   商品將於 11 月 2 日在歐美店鋪發售,11 月 4 日在日本店鋪發售。       AKIRA/Supreme AKIRA was a Japanese manga series created by […]

The post AKIRA x Supreme 商品預覽圖!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今年是漫畫版《AKIRA》的三十五周年(1982 年開始連載),早前也介紹會有漫畫英文版 Boxset,早兩天台灣東立也公佈了會再版中文版漫畫,實在十分熱鬧!在之前上衫季明的海報展大友克洋在對談中也透露到,《AKIRA》將會 crossover 潮流品牌 Supreme,現在終於有 Logo 和商品的預覽圖!

 


 

首先 Logo 是用動畫版的英文和日文標題字作改動,把「AKIRA」改成「SUPREME」,保留了 Impact 的字體和裁去上方一部份的設計。而商品中使用了漫畫分格的畫作,最常出現是經典爆炸一幕,鐵雄的畫作,還有直排「アキラ」的日文標題字等等,現在來看看部份相片~

 

 

 

 

 

 

 

 

 

 

 

 

 

 

官方網頁還有更多相片,此外還有大友克洋的簡短訪問影片,簡單解說當年《AKIRA》漫畫版的誕生。

 

 

商品將於 11 月 2 日在歐美店鋪發售,11 月 4 日在日本店鋪發售。

 


 

 

AKIRA/Supreme

AKIRA was a Japanese manga series created by Katsuhiro Otomo that launched in 1982 and concluded in 1990. The story takes place in a Post-World War III world where Tokyo has been destroyed by a nuclear bombing and society is fraught with anti-government terrorism, drug usage and gang violence.

In the story, Kaneda and Tetsuo are best friends and members of the motorcycle gang The Capsules when Tetsuo has an accident that awakens great psychic powers within him that causes him to turn on Kaneda and ultimately drives him to insanity. The series has been credited as introducing manga and anime to the Western world and has visually inspired post-apocalyptic and dystopian series and films that have since been released.

This Fall, Supreme has worked with Katsuhiro Otomo on a collection featuring original artwork from AKIRA. The collection consists of a Fishtail Parka, Work Jacket, Coveralls, Jacquard Long Sleeve Top, Soccer Top, two Hooded Sweatshirts, a Zip-Up Hooded Sweatshirt, four Short Sleeve T-Shirts, a Long Sleeve T-Shirt, a 5-Panel Hat, two Skateboard Decks, and a Ceramic Plate and Tray. яндекс

Available in-store NY, Brooklyn, LA, London, Paris and online November 2nd.
Available in Japan on November 4th.

 

官方網頁:www.supremenewyork.com/news

 


 

The post AKIRA x Supreme 商品預覽圖!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從 Animatrix 到 Netflix,淺談西方與日本動畫製作交流 https://zbfghk.org/2017/08/12/netflix/ Fri, 11 Aug 2017 17:02:58 +0000 http://zbfghk.org/?p=9236   近日看到有不少評論文章是關於 Netflix 在日本大力發展業務,並一口氣宣佈和日本的動畫創作單位合作推出新動畫項目,日本電影評論家町山智浩甚至認為這是一種文化侵略等等。雖然就某個角度可以是這樣推演,可是作為普通觀眾,我們個人是樂見這個情況的。 在二十多年前,可能日本動畫作品為還沒好像現在般推行到全世界。其中 1989 年《AKIRA》與及 1996 年《攻殻機動隊》動畫版分別在美國和歐洲造成巨大衝擊,令西方國家認識到更多日本動畫作品,此外也對他們那一代的荷里活電影導演造成影響,例如占士金馬倫對大友克洋和押井守的喜愛(甚至曾有過合作的機會)。 1999 年,《The Matrix》上映。這部作品對電影文化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一來是電影核心的三部曲非常出色,二來電影只是作品的其中一部份,動畫與遊戲的內容也是建構整個世界觀非常重要的完素,《The Animatix》更是推動了西方與日本動畫文化交流的重要作品。     「Matrix」系列導演 Wachowski 姐妹(當年是兄弟)熱愛日本動漫文化,而「Matrix」的其中一個靈感來源就是士郎正宗的《攻殻機動隊》,之他們也曾改編了日本 60 年代動畫成為真人電影《Speed Racer》,所以當年出現了《The Animatix》這個計劃實在是很喜歡,一來是補完了電影部份未解的謎題,二來分拆了九段動畫,各由美國、日本、韓國的動畫製作人負責,而當中佔了比例最多的動畫人員就是日本人,而且粒粒皆星,例如有前田真宏、村田蓮爾、小林誠、渡邊信一郎、小池健、森本晃司、本田雄等等,動畫製作公司也有日本的 STUDIO 4℃ 和 MADHOUSE(SQUARE USA 也可算是日本吧)。 個人認為《The Animatix》是西方和日本動畫製作人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交流,他們位位也是非常出色的製作人,可是相信當年在海外的知名度不會很高,這次合作令他們參與了一線的荷里活電影動畫的製作,也令他們的作品推向全世界,我也是因此認識了小池健的作品,超喜歡!此外有趣的是,《The Animatix》的總指揮當然是 Wachowski 兄弟,但當中一位非常重要的製作人 Michael Arias,他個人就是非常喜歡松本大洋的《惡童》漫畫,所以主動提出製作動畫改編作品,最後在 2006 年上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CqgsWzXDLg   往後的年代,愈來愈多日本作品傳入西方,2003 年宮崎駿《千與千尋》得到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2014 年森本晃司《九十九》提名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細田守數部作品也廣受海外影迷喜愛,《狼的孩子雨和雪》更有機會在法國舉辦展覽,《少年 Jump》動畫和漫畫在外國大力推廣,法國安古蘭漫畫節也積極邀請日本漫畫家參加,2015 年的 Grand Prix 更是首次由日本漫畫家得到,得獎者是大友克洋。 另外也開始愈來愈多真人版改編和日本動漫文化相關的電影出現,荷里活版的《哥斯拉》,明顯是向日本巨大機械人作品致敬的《Pacific Rim》,上年還有改編經典《攻殻機動隊》成為真人版改編,《AKIRA》真人版還經常有傳言流出。直到近年新海誠《你的名字。》在亞洲大紅,之後也進軍美國,並特此製作了英文版主題曲。在上年更有荷蘭導演和日本吉卜力動畫公司合作的作品《紅海龜》,也得到奧斯卡金像獎動畫長片提名。     可以觀察到的是,西方人對日本動漫作品的認識愈來愈深,甚至有不少是喜歡某位製作人並討論他們的風格手法,舉辦了小型分享會。在此背景前題下,西方人(如 Netflix)找日本動畫師合作,相信對他們也是一定的認識和鍾愛,例如湯淺政明 X […]

The post 從 Animatrix 到 Netflix,淺談西方與日本動畫製作交流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近日看到有不少評論文章是關於 Netflix 在日本大力發展業務,並一口氣宣佈和日本的動畫創作單位合作推出新動畫項目,日本電影評論家町山智浩甚至認為這是一種文化侵略等等。雖然就某個角度可以是這樣推演,可是作為普通觀眾,我們個人是樂見這個情況的。

在二十多年前,可能日本動畫作品為還沒好像現在般推行到全世界。其中 1989 年《AKIRA》與及 1996 年《攻殻機動隊》動畫版分別在美國和歐洲造成巨大衝擊,令西方國家認識到更多日本動畫作品,此外也對他們那一代的荷里活電影導演造成影響,例如占士金馬倫對大友克洋和押井守的喜愛(甚至曾有過合作的機會)。

1999 年,《The Matrix》上映。這部作品對電影文化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一來是電影核心的三部曲非常出色,二來電影只是作品的其中一部份,動畫與遊戲的內容也是建構整個世界觀非常重要的完素,《The Animatix》更是推動了西方與日本動畫文化交流的重要作品。

 

 

「Matrix」系列導演 Wachowski 姐妹(當年是兄弟)熱愛日本動漫文化,而「Matrix」的其中一個靈感來源就是士郎正宗的《攻殻機動隊》,之他們也曾改編了日本 60 年代動畫成為真人電影《Speed Racer》,所以當年出現了《The Animatix》這個計劃實在是很喜歡,一來是補完了電影部份未解的謎題,二來分拆了九段動畫,各由美國、日本、韓國的動畫製作人負責,而當中佔了比例最多的動畫人員就是日本人,而且粒粒皆星,例如有前田真宏、村田蓮爾、小林誠、渡邊信一郎、小池健、森本晃司、本田雄等等,動畫製作公司也有日本的 STUDIO 4℃ 和 MADHOUSE(SQUARE USA 也可算是日本吧)。

個人認為《The Animatix》是西方和日本動畫製作人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交流,他們位位也是非常出色的製作人,可是相信當年在海外的知名度不會很高,這次合作令他們參與了一線的荷里活電影動畫的製作,也令他們的作品推向全世界,我也是因此認識了小池健的作品,超喜歡!此外有趣的是,《The Animatix》的總指揮當然是 Wachowski 兄弟,但當中一位非常重要的製作人 Michael Arias,他個人就是非常喜歡松本大洋的《惡童》漫畫,所以主動提出製作動畫改編作品,最後在 2006 年上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CqgsWzXDLg

 

往後的年代,愈來愈多日本作品傳入西方,2003 年宮崎駿《千與千尋》得到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2014 年森本晃司《九十九》提名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細田守數部作品也廣受海外影迷喜愛,《狼的孩子雨和雪》更有機會在法國舉辦展覽,《少年 Jump》動畫和漫畫在外國大力推廣,法國安古蘭漫畫節也積極邀請日本漫畫家參加,2015 年的 Grand Prix 更是首次由日本漫畫家得到,得獎者是大友克洋。

另外也開始愈來愈多真人版改編和日本動漫文化相關的電影出現,荷里活版的《哥斯拉》,明顯是向日本巨大機械人作品致敬的《Pacific Rim》,上年還有改編經典《攻殻機動隊》成為真人版改編,《AKIRA》真人版還經常有傳言流出。直到近年新海誠《你的名字。》在亞洲大紅,之後也進軍美國,並特此製作了英文版主題曲。在上年更有荷蘭導演和日本吉卜力動畫公司合作的作品《紅海龜》,也得到奧斯卡金像獎動畫長片提名。

 

 

可以觀察到的是,西方人對日本動漫作品的認識愈來愈深,甚至有不少是喜歡某位製作人並討論他們的風格手法,舉辦了小型分享會。在此背景前題下,西方人(如 Netflix)找日本動畫師合作,相信對他們也是一定的認識和鍾愛,例如湯淺政明 X 永井豪《DEVILMAN crybaby》的預告中可見到湯淺監督可保留他一貫風格去製作此動畫,他的作品可能不是日本國內最主流的風格,可是在海外卻十分受歡迎。近年日本的動漫作品,因為媒體轉變等等的問題,經常出現一個情況是因為基本製作費不足,所以積極推動在周邊賺錢的機會,例如聲優活動和 figure 等等,令到作品題材風格變得更單一,製作人最先考慮的可能就是請哪個聲優、握手會、角色設計是否適合製作 figure 等,而動漫作品的本質,故事內容和畫面變得空洞。

當然,現在還不是全部的作品出現這問題,但相信各位也觀察到這情況愈來愈嚴重。如果大家有看動畫作品的 end credits 的話,也會留意到近年愈來愈多中國和韓國的動畫人參與,這也反映了製作經費不足所以要外判到外國動畫公司,日本的動畫人才也因此流失(相信大家也有看過日本動畫人收入問題的報導)。如果 Netflix 的投資已令動畫製作費足夠的話,那製作時自然可以把重心放回作品的故事內容和畫面,質素得以提升。如果核心的基礎打穩了,那之後再發展周邊產品或是遊戲化也是錦上添花。如果說這是文化侵略的話,那我認為這反而是給予動畫製作人一條新的出路,不用再在固有的模式內製作動畫,回歸基本,用內容決勝負。

另一方面,Netflix 此舉其實也給予日本動畫公司一個提醒,就是他們也可考慮製作日本自家的 streaming 影業平台。近年其中一個非常欣賞的「見本市」動畫企劃(日本アニメ(ーター)見本市),就是在網上發佈獨家製作的動畫短片,還預備了英文字幕讓海外觀眾觀賞,雖然現在也是實驗性質,不過實在非常期待往後的發展(不過庵野大神請先做 EVA 謝謝)。

 

 

Netflix 其中一個優點就是世界不同地區都可選擇你需要的字幕,這一點其實是非常重要,因為到最後人人也是想要方便看到想看的動畫,付數十元月費便可看到最新的動畫和看得懂的字幕,這一點就對海外觀眾很有幫助。Sunrise 的「Gundam info」近年積極把自家動畫放在 Youtube 上讓人觀看,還有不同字幕選擇,這種「在地性」的企劃製作實在是非常重要。日本動畫多年累積了無比豐厚的資源,如果他們認真成立一個面向世界的 streaming 動畫平台,那一定十分吸引。(daisuki.net 有類似的東西但不成功)

我不是反對賣萌賣聲優賣 figure 的作品(我也喜歡看),可是,我更想要多些內容畫面出色的作品罷了。如上述,若有一個官方平台可讓大家看到喜歡的動畫,每月給數十元月費又有何問題?Shut up and take my money.

最後,其實作為一個普通的觀眾,我只是想看好看的作品而已。

 


 

ACGer
美國資本來襲,日本電影評論家稱Netflix將改變日本動畫格局但也會引發日美文化全面戰爭

新‧鏡花水月
Netflix來航,究竟是要侵略日本動畫界,還是要帶日本動畫走向世界?

 





The post 從 Animatrix 到 Netflix,淺談西方與日本動畫製作交流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 !大件事!大友克洋海報集《20 POSTERS》!大大張!/ https://zbfghk.org/2017/07/13/%e5%a4%a7%e5%8f%8b%e5%85%8b%e6%b4%8b%e6%b5%b7%e5%a0%b1%e9%9b%86/ Thu, 13 Jul 2017 12:59:54 +0000 http://zbfghk.org/?p=8942     從 twitter 看到大友克洋老師作品的宣傳設計師上杉季明(Toshiaki Uesugi)發佈印刷中的東西,看到像是《POSTERS-OTOMO KATSUHIRO × GRAPHIC DESIGN》的畫作,心想只是書本再版吧?但 Layout 好像有所不同⋯⋯好奇心驅使下留言問問⋯⋯大件事!是海報 reprint! 得出的答案太震憾,PIE International 因為紀念《AKIRA》35 周年,所以將會出版大友克洋作品海報合集!一共 20 張的宣傳海報 reprint(復刻當年見街時版本),由大友老師親自挑選,看文字描述和設計師 twitter,當中包括了《AKIRA》的第一期和第五期封面海報、電單車宣傳插畫、於美國出版時的宣傳海報、《MEMORIES》、《STEAMBOY》、《SHORT PEACE》、《武器よさらば(A Farewell to Weapons)》主要宣傳插畫海報等等。當中有 18 張會是 20 寸 x 14.2 寸(508mm x 359mm),另外兩張是 40 寸  x 28.1 寸(1016mm x 712mm),摺兩摺,大大張! 10 月 27 日出版!USD $49.95 / 6175 yen     下列來自上杉季明 twitter,大家可先預覽印刷成品~     刷り出し立会いで浦和。初めて降りたよ浦和。#otomoposters […]

The post \ !大件事!大友克洋海報集《20 POSTERS》!大大張!/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從 twitter 看到大友克洋老師作品的宣傳設計師上杉季明(Toshiaki Uesugi)發佈印刷中的東西,看到像是《POSTERS-OTOMO KATSUHIRO × GRAPHIC DESIGN》的畫作,心想只是書本再版吧?但 Layout 好像有所不同⋯⋯好奇心驅使下留言問問⋯⋯大件事!是海報 reprint!

得出的答案太震憾,PIE International 因為紀念《AKIRA》35 周年,所以將會出版大友克洋作品海報合集!一共 20 張的宣傳海報 reprint(復刻當年見街時版本),由大友老師親自挑選,看文字描述和設計師 twitter,當中包括了《AKIRA》的第一期和第五期封面海報、電單車宣傳插畫、於美國出版時的宣傳海報、《MEMORIES》、《STEAMBOY》、《SHORT PEACE》、《武器よさらば(A Farewell to Weapons》主要宣傳插畫海報等等。當中有 18 張會是 20 寸 x 14.2 寸(508mm x 359mm),另外兩張是 40 寸  x 28.1 寸(1016mm x 712mm),摺兩摺,大大張!

10 月 27 日出版!USD $49.95 / 6175 yen

 


 

下列來自上杉季明 twitter,大家可先預覽印刷成品~

 

 

 

 

 

 

 

 

這是來自 Pie Internation 官網宣傳圖片:

 

 

 


 

以下是我從《POSTER》一書拍下的,就是根據設計師上杉的 post 分享回海報和資料:

 

《POSTERS-OTOMO KATSUHIRO × GRAPHIC DESIGN》

 

B2,1988 年,《AKIRA》國際映畫祭參加者禮品

 

B2,1988 年,《AKIRA》CD 禮品

 

B1,1984 年,《AKIRA》第一期讀者禮品

 

B1,1990 年,《AKIRA》第五期讀者禮品

 

870 x 538 mm,1989 年,《AKIRA》美國漫畫出版

 

B1,1995 年,《MEMORIES》海報產品

 

B1,2013 年,《SHORT PEACE》海報

 

B1,1989 年,《大友克洋第一畫集 KABA》讀者禮品

 

A2,2013 年,《武器よさらば》書本付錄海報

 

B2,1996 年,CD 東京スカパラダイスオーケストラと《Rock Monster Strikes Back》海報

 

B0,2005 年,《STEAMBOY》海報

 

書末有大友克洋 X 上杉季明 X 河村康輔對談

 

從上面觀察有 13 張海報,不知餘下的 7 張會是⋯⋯?最後,我非常希望會有這一張~!

 

 


 

 

OTOMO KATSUHIRO: 20 POSTERS: Reprints of Classic Posters

 

To mark the 35th anniversary of the manga AKIRA, PIE International is delighted to announce a new collection of classic Katsuhiro Otomo poster reprints. Throughout his long career, Katsuhiro Otomo has created many promotional posters for his film and manga works, as well as posters for events and advertising. Many great art pieces for such classic works as AKIRA, MEMORIES, SHORT PEACE, A FAREWELL TO WEAPONS and DOMU were released only in this form, and have since become hard to obtain collector’s items.

This collection contains high quality Japanese reprints of 20 sought-after classic posters that, until now, have been difficult for fans to get hold of. Handpicked by Otomo-Sensei himself, the collection contains eighteen 20″ × 14.2″ (508mm × 359mm) size color prints and two 40″ × 28.1″ (1016mm×712mm) size color prints folded in four, in a specially designed envelope folder. The back of the folder shows all the interior images.

Size:Folder Size : 20.3 x 14.4” (515×364mm)
Pages:Eighteen 20 x 14.2 inches color posters (508×359mm), Two 40 x 28.1 inches color posters (1016×712mm)
Binding:Paper Folder
ISBN:978-4-7562-4977-7
Release Date : Oct/2017
Language : J/E bilingual
Publisher : PIE International

Price: USD $49.95 / 6175 yen

amazon USA
amazon JAPAN

上杉季明 twitter:twitter.com/Mach55Go
上杉季明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uesugi_design

Pie International:pie.co.jp

 


 

The post \ !大件事!大友克洋海報集《20 POSTERS》!大大張!/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熱鬧的畫師聚會!TRIBUTE TO OTOMO EXHIBITION 大友克洋展相片合集! https://zbfghk.org/2017/06/05/tribute-to-otomo_%e5%a4%a7%e5%8f%8b%e5%85%8b%e6%b4%8b/ Mon, 05 Jun 2017 11:12:09 +0000 http://zbfghk.org/?p=8549     早前看過我們介紹,於日本東京涉谷 Tower Records 舉行的「TRIBUTE TO OTOMO EXHIBITION 大友克洋展」,近日看到官方 twitter 不停更新相片和資料,也有畫師們一起出席活動宣傳(還有神之餐桌聚會)。現在做個簡單合集,給去不到展覽的朋友(包括我們 Orz)。整個活動除了有展覽外,也有畫師們的對談和簽名會,實在十分豐富,身在日本的朋友一定要去看看!                                     來自金政基 facebook live:           在場也有不同的紀念品售賣,分別有不同的襟章和 Tee,有誰在日本可以幫我買~!                 來自江口壽史的 twitter 聚會相片,應是關係到明天開始舉行的「大友克洋致敬展」。聚會中出席的都是有參與致敬展的畫師有松本大洋(很久沒露面!)、浦澤直樹、吉田戰車、江口壽史、桂正和,還有「世界級」(江口老師描述)的寺田克也、金政基和主角大友克洋。 就算在一張廢紙上每人求其畫一筆,或者也是一幅名畫了⋯⋯     […]

The post 熱鬧的畫師聚會!TRIBUTE TO OTOMO EXHIBITION 大友克洋展相片合集!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早前看過我們介紹,於日本東京涉谷 Tower Records 舉行的「TRIBUTE TO OTOMO EXHIBITION 大友克洋展」,近日看到官方 twitter 不停更新相片和資料,也有畫師們一起出席活動宣傳(還有神之餐桌聚會)。現在做個簡單合集,給去不到展覽的朋友(包括我們 Orz)。整個活動除了有展覽外,也有畫師們的對談和簽名會,實在十分豐富,身在日本的朋友一定要去看看!

 


 

Towel Records 入口的宣傳板

 

展場門外,右邊有參與畫集的畫師們

 

 

畫師們在展場內的宣傳板上留下簽名畫~

 

放大一點看,大家認到多少個漫畫家?(很多看來也是《童夢》Fans~)

 

左邊的是大友克洋的簽繪,之後右邊有 TRIGGER 畫師之一的 スシオグミカンパニー‏ ,《Kill la Kill》 真子望著大友老師。

 

浦澤直樹(圖片來源

 

金政基(圖片來源

 

江口壽史(圖片來源

 

展覽場內給參觀者翻看的書本,有香港漫畫家利志達的《The Beast》

 

 

竹谷隆之的雕塑也有展出!

 

 

6 月 3 日開幕當天 2:00 – 6:00 pm 有韓國代表金政基的 live drawing!AKIRA!

 

 

 

來自金政基 facebook live:

 

 

 

完成~

 

這是給予參觀者的留言板,大友最高!

 

在場也有不同的紀念品售賣,分別有不同的襟章和 Tee,有誰在日本可以幫我買~!

 

 

 

大友克洋

 

吉田戰車

 

寺田克也

 

上條淳士於展覽中的特別版畫作,和畫集中的不同啊!

 


 

來自江口壽史的 twitter 聚會相片,應是關係到明天開始舉行的「大友克洋致敬展」。聚會中出席的都是有參與致敬展的畫師有松本大洋(很久沒露面!)、浦澤直樹、吉田戰車、江口壽史、桂正和,還有「世界級」(江口老師描述)的寺田克也、金政基和主角大友克洋。

就算在一張廢紙上每人求其畫一筆,或者也是一幅名畫了⋯⋯

 

左至右:大友克洋、寺田克也、金政基

 

左至右:松本大洋、浦澤直樹、吉田戰車、江口壽史

 

桂正和

 

在 Tower Records 的合照!

 


 

 

TRIBUTE TO OTOMO EXHIBITION

2017 年 6 月 3 日 — 6 月 18 日
東京涉谷 Tower Records 8F SpaceHACHIKAI
11:00 — 21:00(最後入場時間 20:30)
入場費 800円

 

部份活動時間表(詳情參看官方網頁):

6 月 9 日 – 21:00〜22:30
大友克洋 × 河村康輔 對談

6 月 11 日
簽名會
江口壽史 18:00~
上條淳士 19:00~
村田蓮爾 20:00~
大友克洋 21:00~

 

官方網頁:towershibuya.jp/news/2017/05/22/98123

官方 twitter:twitter.com/OtomoTribute

江口壽史 twitter:twitter.com/Eguchinn

涉谷 Tower Records twitter:twitter.com/TOWER_Shibuya

 

 


 

同場加映,因為涉谷 PARCO 大裝修的關係,在工程圍板上也和《AKIRA》來個 crossover,河村康輔數碼拼貼。

 

 


 

The post 熱鬧的畫師聚會!TRIBUTE TO OTOMO EXHIBITION 大友克洋展相片合集!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三十五周年!大友克洋 AKIRA 英文紀念版 BOX SET! https://zbfghk.org/2017/05/18/%e5%a4%a7%e5%8f%8b%e5%85%8b%e6%b4%8b-akira/ Thu, 18 May 2017 09:11:25 +0000 http://zbfghk.org/?p=8427     大友克洋老師的《AKIRA》最初於 1982 年連載,距今已 35 年了(比我還要老)。講談社因此將於今年 10 月 24 日推出 35 周年的英文特別版 BOX SET!內裡除了有第 1 – 6 期的漫畫本外,更附送了於 1995 年推出的《 AKIRA CLUB》,那主要收錄了漫畫版的插畫、彩稿和當年的宣傳產品,還有相關的文字解說等等,現在要找也只有二手貨了,這次的再版絕對是個大贈送~     先來看看英文介紹(amazon): Akira 35th Anniversary Box Set An all-new, complete 35th anniversary hardcover box set of one of the most acclaimed and influential comics of all time, with the original Japanese […]

The post 三十五周年!大友克洋 AKIRA 英文紀念版 BOX SET!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大友克洋老師的《AKIRA》最初於 1982 年連載,距今已 35 年了(比我還要老)。講談社因此將於今年 10 月 24 日推出 35 周年的英文特別版 BOX SET!內裡除了有第 1 – 6 期的漫畫本外,更附送了於 1995 年推出的《 AKIRA CLUB》,那主要收錄了漫畫版的插畫、彩稿和當年的宣傳產品,還有相關的文字解說等等,現在要找也只有二手貨了,這次的再版絕對是個大贈送~

 


*Box design not final.

 

先來看看英文介紹(amazon):

Akira 35th Anniversary Box Set

An all-new, complete 35th anniversary hardcover box set of one of the most acclaimed and influential comics of all time, with the original Japanese art and right-to-left reading format for the first time! The science fiction epic that changed anime and manga forever is presented in six beautiful hardcover volumes, plus the hardcover Akira Club art book and an exclusive patch with the iconic pill design.

In 1982, Kodansha published the first chapter of Akira, a dystopian saga set in Neo-Tokyo, a city recovering from thermonuclear attack where the streets have been ceded to motorcycle gangs and the rich and powerful run dangerous experiments on destructive, supernatural powers that they cannot control. In 1988, the manga was adapted into what was at the time the most expensive animated film ever made, which brought Akira’s influence out of the manga world and onto the global stage. Today, it remains a touchstone for artists, writers, filmmakers, and fans, retaining all the brutal impact and narrative intensity it had when Otomo first unleashed it onto the world.

Series: Akira
Hardcover: 2530 pages
Publisher: Kodansha Comics; Box edition (October 24, 2017)
Language: English
ISBN-10: 1632364611
ISBN-13: 978-1632364616
Product Dimensions: 8.7 x 6.1 x 6.1 inches

Price: $126 USD

 

有趣的是,翻查資料時發現原來德文版推出過非常相似的 BOX SET,在影片可看到大概,除了有漫畫書和《AKIRA CLUB》外,也有附送 post card。不知這次三十五周年的英文版是不是一樣?

 

 

封面是之前日本総天然色版本封面

 

 

 


 

另外也補上一些《AKIRA CLUB》日本版的相片,這本基本上可當作漫畫版的主要畫集,無論畫作和製作資料也是十分重要和有趣,對《AKIRA》漫畫版有興趣的朋友一定會喜歡的!

 

IMG_0554-Es

 

IMG_0556-Es
版頭或相關插畫

 

IMG_0557-Es
標題字的演化,還有平田弘史老師的題字。

 

IMG_0558-Es
當年漫畫版封面插畫的草稿和製作解說,其中提到選色是有著一番計算的,下次再談談~

 

不知道日本版也會不會再出 BOX SET 和《AKIRA CLUB》呢?傳說中近年將會有台灣中文版推出,可是我們有可靠消息說因為種種問題而出現了變數⋯⋯唔⋯⋯幸好我有舊版的中文版 :p

 


 

The post 三十五周年!大友克洋 AKIRA 英文紀念版 BOX SET!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大友克洋作品一覽 Katsuhiro Otomo Archives https://zbfghk.org/2017/05/11/%e5%a4%a7%e5%8f%8b%e5%85%8b%e6%b4%8b%e4%bd%9c%e5%93%81%e4%b8%80%e8%a6%bdkatsuhiro-otomo-archive/ Thu, 11 May 2017 04:48:27 +0000 http://zbfghk.org/?p=1351 大友克洋 Katsuhiro Otomo 1954 年 4 月 14 日於日本宮城縣登米市出生,日本漫畫家及動畫導演。其中最著名作品為《童夢》、《 AKIRA 阿基拉》及《Steamboy》等等。兒子是著名畫家大友昇平 SHOHEI,只能說虎父無犬子啊! 大友昇平 SHOHEI 介紹:恐怖的 DNA 遺傳!日本插畫家 SHOHEI 簡介! 如有錯誤,請指正,感謝。最後更新日期:2018.7.3 於 1973 至 1978 年間有超過 14 部未收錄在短篇集出版的短篇作品。 這些作品中某部分是在雙葉社出版的週刊漫画アクション(周刊少年 action)及其增刊發佈,其他則散見於小学館出版的週刊少年サンデー(周刊少年 sunday)、漫畫月刊誌りぼんコミック(集英社)、漫畫月刊 COM(虫プロ商事)和ぱふ的「大友克洋の世界」特集(清彗社)等。 1979 年 3 月 10 日(24 歲)大友克洋自選作品集:Short Peace(ショート・ピース)奇想天外社出版,B6 大小,198 頁。本書 1986 年後改由双葉社發行。 1981 年 3 月 5 日(26 歲)Good Weather(グッド・ウエザー)綺譚社出版,265頁網上購買 1981 年 7 月 16 日(27 歲)大友克洋傑作集:Sayonara Nippon(さよならにっぽん / 再見日本)漫畫短篇合集,双葉社出版網上購買 收錄短篇:– East […]

The post 大友克洋作品一覽 Katsuhiro Otomo Archives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大友克洋 Katsuhiro Otomo

1954 年 4 月 14 日於日本宮城縣登米市出生,日本漫畫家及動畫導演。其中最著名作品為《童夢》、《 AKIRA 阿基拉》及《Steamboy》等等。兒子是著名畫家大友昇平 SHOHEI,只能說虎父無犬子啊!

大友昇平 SHOHEI 介紹:恐怖的 DNA 遺傳!日本插畫家 SHOHEI 簡介!

如有錯誤,請指正,感謝。最後更新日期:2018.7.3


於 1973 至 1978 年間有超過 14 部未收錄在短篇集出版的短篇作品。

這些作品中某部分是在雙葉社出版的週刊漫画アクション(周刊少年 action)及其增刊發佈,其他則散見於小学館出版的週刊少年サンデー(周刊少年 sunday)、漫畫月刊誌りぼんコミック(集英社)、漫畫月刊 COM(虫プロ商事)和ぱふ的「大友克洋の世界」特集(清彗社)等。

1979 年 3 月 10 日(24 歲)
大友克洋自選作品集:Short Peace(ショート・ピース)
奇想天外社出版,B6 大小,198 頁。
本書 1986 年後改由双葉社發行。


1981 年 3 月 5 日(26 歲)
Good Weather(グッド・ウエザー)
綺譚社出版,265頁
網上購買


1981 年 7 月 16 日(27 歲)
大友克洋傑作集:Sayonara Nippon(さよならにっぽん / 再見日本)
漫畫短篇合集,双葉社出版
網上購買

收錄短篇:
– East of The Sun, West of The moon(原案:狩撫麻礼)
– さよならにっぽん(Goodbye Japan)一至五篇(從 1977 年至 1978 年間連載)
– 聖者が街にやって来る(聖者來到城市)
– A荘殺人事件


1981 年 7 月 18 日(27 歲)
大友克洋傑作集:Highway Star(ハイウェイ・スター)
*大友克洋傑作集=漫畫短篇合集,双葉社出版,共三冊。

漫畫短篇合集,双葉社出版
網上購買

收錄 1975 至 1978 年間的短篇:
– 家族
– スカッとスッキリ (暫譯:Discussants and refreshing)
– 酒井さんちのユキエちゃん
– 雀が中
– ハイウェイスター(Highway Star)
– 天網恢恢疎にして漏らさず
– つやのあとさき(暫譯:Consequences of luster)
– 星霜
– あしたの約束(暫譯:明天的約定 )
– さよならのおみやげ(暫譯:再會的信物 )


1981 年 10 月(27 歲)
ヘンゼルとグレーテル(糖果屋 / Hansel and Gretel)
ソニー・マガジンズ(Sony Magazine) 出版,127 頁
除 28 頁《糖果屋》以外,收錄了 20 部短篇作品,由 2 頁到 12 頁不等。
網上購買


1982 年 1 月 24 日(27 歲)
気分はもう戦争(氣氛戰爭)
矢作俊彦原作,初收錄在《週刊漫画アクション》1980 年 4 月號。
1982 年 1 月 24 日,双葉社出版,334頁。
2000 年角川出新裝版。
網上購買

IMG_9306s
《殺戮戰場》中文版,是未經授權的中文漫畫,由和風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IMG_9308s

1982 年 5 月 5 日(28 歲)
Boogie Woogie Waltz
綺譚社出版,A5 大小,262 頁。
網上購買


1982 年
じゆうを我等に
真人電影
自主製作作品,60分鐘。


1983 年 8 月 18 日(29 歲)
童夢
双葉社出版,A5 大小,234 頁
1983 年作品《童夢》獲第四屆日本 SF 大賞,成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漫畫家(之前只頒給科幻小說家)。

香港中文版:

IMG_0560-Es
IMG_0562-Es

1983 年(29 歲)
幻魔大戰
負責人物設定和原畫

WARNING! キャラクター オブ 幻魔大戰
設定資料集+畫集
1983 年 5 月 1 日,角川書店出版,96 頁

內容:
– ORIGINAL IMAGE BOARD
– MOB SCENE
– POSTERS
– IMAGE MAKING
– CHARACTERS
– SCENES


1983 年(29 歲)
Suntory Old & Perrier (サントリー・オールド&ペリエ) 廣告
角色設計


1984 – 1993 年(30 歲)

AKIRA アキラ
講談社出版,全 6 巻

第一回於 1982 年 12 月 20 日号 No.24 的 ヤングマガジン(Young Magazine)開始連載,最後一回在 1990 年 6 月 25 日号 No.28 結束連載。

第一卷於 1984 年 9 月 21 日由講談社出版,B5 版,第六卷於 1993 年 3 月 23 日出版。

1988 年 AKIRA 動畫電影上映。

台灣中文版由東立出版。

IMG_0569-Es
IMG_0576-Es
IMG_0581-Es

AKIRA figure

IMG_0583-Es
IMG_0737-Es
_MG_8753-Es

1984 年 10 月 1 日(30 歲)
サルタン防衛隊 (蘇丹防衛隊)
漫畫原作:大友克洋和高千穂遙,高寺彰彦作畫。
最新一版:講談社,2006 年 7 月 21 日出版,275 頁,A5 大小。


1984 年 11 月 24 日(30 歲)
大友克洋傑作集:Short Peace(ショート・ピース)

先由奇想天外社版於 1979 年 3 月 10 日發行,後由双葉社推出再刊。
漫畫短篇合集,双葉社出版,A5 大小,223 頁。

網上購買

收錄 1976 至 1978 年間短篇:
– 宇宙パトロール・シゲマ
– ROUND ABOUT MIDNIGHT
– School-boy on goodtime
– 任侠シネマクラブ
– 大麻境
– WHISKY-GO-GO
– NOTHING WILL BE AS IT WAS
– 夢の蒼穹
– 犯す


1984 年(30 歲)
Canon T70 廣告
設定、分鏡、原畫

未來都市篇

HIGHWAY STAR 篇


ロボットカーニバル Robot Carnival
オムニバス・OVA

以北久保弘之和森本晃司為中心的八人以機械人為主題的七短篇合集電影。其中一短篇〈オープニングとエンディング(Opening & ending)〉大友為導演、編劇及分鏡。

1987 年 7 月 21 日發售(33 歲)
人物設定及原畫:福島敦子
美術:山本二三
效果:佐藤一俊

網上試看:

ロボットカーニバル Robot Carnival
設定資料集+畫集
1987 年 9 月 3 日講談社出版,176 頁,A4 大小。
網上購買


1987 年 9 月 25 日電影節首映(33 歲)
迷宮物語 Neo Tokyo
オムニバス・アニメ映畫,50 分鐘

為根據眉村卓短篇小說作品《ポケットのXYZ(口袋裡的 XYZ)》改編的動畫電影共分三短篇。短篇之一,〈工事中止命令(工程中止命令)〉中
大友擔當導演、編劇、人物設定。

網上購買


S__9347081s

1988 年 7 月 16 日(34 歲)
アキラ(AKIRA / 阿基拉)
動畫電影

故事概括:1988年,日本東京發生大爆炸,毀滅了整個東京,造成嚴重傷亡。31年後,2019年,燈火輝煌的新東京被再重建起來。繁華之下卻又充斥着無所不在的醜惡,示威者與警察和軍隊間的衝突、小型幫派之間的毆鬥、經濟蕭條社會政治局勢動盪不安。新東京除了暴力,似乎只有頹廢。國家的命運,掌握在最高委員會的手中,所以軍方一直在秘密進行著一項名為「阿基拉」的研究。(「AKIRA(アキラ)」的日文本意是「光明」,也有將片名譯作《光明戰士》的)。

預告:

1988 年版海報,B1 size:

2004 年台灣中文版 DVD BOXSET:

IMG_0598-Es
IMG_0599-Es

1. Poster & Graphic AKIRA
講談社出版,1988 年 7 月 8 日,32 頁

– AKIRA 年表(バックは NEO-TOKYO を含む関東平野)
– animation film(film そのものの羅列)
– 鉄雄的拼圖相片
– OTOMO KATSUHIRO INTERVIEW
– 吉田カツ・AKIRA 插畫
– MARVEL 版4色「AKIRA」の1頁の拡大(第 1 卷第 51 頁)
– アニメからのカット (cut from the anime)
– 鉄丸(山本寛斎)作品相片
– 劇場版《AKIRA》海報 1
– 金田のバイク・ジオラマ写真 2(金田的電單車 diorama 相片)
– DIALOGUE OF AKIRA THE MOVIE
– AKIRA FACTORY(宣傳海報的製作風景、商品照片)
– 劇場版《AKIRA》海報 2
– 芸能山城組介紹
– DO NOT ENTER(オリジナル・ポスター)
– AKIRA PEOPLE (劇場版「AKIRA」製作組相片)
– 望月峯太郎・AKIRA 插畫(2020 NEO-TOKYO OLYMPIC 海報)
– 週末の慰め、結末のよりどころ (AKIRA MAZE)
– 劇場版《AKIRA》海報 3
– 裏表紙:「AKIRA 28」(新製品のドラッグ:もちろん冗談)廣告

2. AKIRA 絵コンテ集
分鏡合集,1988 年講談社出版,448 & 384 頁,B5 大小,全兩卷。

一卷:
– 絵コンテ用紙の読み方/絵コンテとは何か?(How to read storyboard? what is storyboard?)
– 用語解説
– A PART: Cut1 ~ Cut953
– B PART.1: Cut954 ~ Cut1382
– 大友絵コンテを字で綴る:佐藤博暉(《AKIRA》助監督)

二卷:
– B PART.2: Cut1383 ~ Cut1517
– C PART: Cut1518 ~ Cut1889
– D PART: Cut1890 ~ Cut2212
– COLLECTION:欠番、没、ラフ
– 大友克洋レイアウト修正集(layout refine)
– CREDIT

3. AKIRA GRAPH BOOK
講談社出版,1988 年 10 月 1 日,112 頁的設定資料集。
アキラ完全フィルムストーリー(full flim story)
ポスター・コレクション(poster collection)
アキラ・制作記録
アキラ・完全用語集
データ、カタログ&ETC‥‥(data, catalogs & etc.)
スタッフリスト (staff list)

IMG_9359-Es
IMG_9360-Es
IMG_9361-Es
IMG_9362-Es

4. AKIRA CLUB
AKIRA 特集本
1995 年 6 月 6 日,講談社出版,B5 大小

IMG_0554-Es
IMG_0556-Es
IMG_0557-Es
IMG_0558-Es

5. 2002 年 12 月 26 日
アキラ・アーカイヴ (AKIRA ANIMATION ARCHIVES)
講談社出版,2002 年 12 月 26 日,194 頁,A4 大小。

為紀念《阿基拉》劇場動畫公映十五週年,資料集《AKIRA ANIMATION ARCHIVES》出版,其中收錄了大友克洋親自執筆的 500 餘幅設定稿、600 餘幅原畫等珍貴資料。

6. 2002 年 2 月 21 日
阿基拉 PSYCHO BALL(アキラ サイコボール)發售
PS2 遊戲

大概情況:


OTOMO KATSUHIRO ARTWORK KABA
1989 年 9 月 1 日出版(35 歲)
178 頁的畫集
收錄短篇〈SUIKA MESHIA〉,〈Farewell To Weapons〉
網上購買

1990 年 4 月 23 日(36 歲)
彼女の想いで…  / 大友克洋短編集 1
講談社出版,255 頁
初收錄於 1980 年 11 月號 Young Jump。
網上購買


5 年後推出動畫電影《Memories》(三部短篇動畫合集而成的電影動畫),第一部作品〈彼女の想いで…〉的原作。


1990 年 – 2004 年(36 歲)
沙流羅
漫畫原作,ながやす巧(永安巧)作畫。
講談社出版,B5 大小。

1 卷:PART 1 盗掘の街,1990年10月17日,220 頁
2 卷:PART 2 子供の街,1991年7月17日,294 頁
3 卷:PART 3 天使の街,1993年7月6日,338 頁
4 卷:PART 4 平和の街,1997年7月25日,256 頁
5 卷:PART 4 平和の街,1997年8月22日,230 頁
6 卷:PART 5 未来の街,2004年4月6日,252 頁
7 卷:PART 5 未来の街,2004年5月6日,234 頁

1997 年 8 月出版第 5 卷以後隔了 7 年才出第 6 卷。2004 年 2 月推出普及版,現在日英版均絕版及未決定重印。

香港天下曾出中文版,分 16K 及 32K(新版)。

有關永安巧可以看看這個 FB page
沙流羅的 album


1991 年 4 月 5 日(37 歲)
ワールド・アパートメント・ホラー(World Apartment Horror / 國際恐怖公寓)
97 分鐘真人電影
大友首度作真人電影的導演
預告

ワールド・アパートメント・ホラー
漫畫,大友原作,今敏作畫。
1991 年 8 月 6 日講談社出版
網上購買

【今敏-恐怖桃園】1991年一期完漫畫,94年天下出版社中文版,當時買嚟睇主要原因係大友克洋個名,佢負責部份故事原作,而今敏畫風又跟大友類近,所以好期待〈阿基拉〉之類元素係裡面,最後當然睇到冇心機啦,之但係,久唔久揭下又慢慢鐘意喎,加上開始接觸今敏電影,本書得以珍藏至今。所以話呢好嘅作品係會感染人,再重溫先。

Posted by 偉恆動畫 on Friday, August 7, 2015


1991 年 9 月 14 日(37 歲)
老人Z
動畫電影,92 分鐘

原作、劇本、機械設計:大友克洋
導演:北久保弘之
角色原案:江口寿史
機械設計:磯光雄
作畫監督:飯田史雄
美術監督:佐々木洋
美術設定:今敏
網上購買

ZeD
《老人Z》的漫畫化,岡田鯛作畫。
講談社出版,1991 年 12 月 10 日出版,A5 大小,190 頁
網上購買


IMG_0603-Es

1995 年 12 月 23 日 (41 歲)
MEMORIES(回憶三部曲)
動畫電影,110 分鐘

大友克洋總監督。以《彼女の想いで(她的回憶)》、《最臭兵器》、《大砲の街(大炮之街)》三部曲的形式製作。
網上購買

《彼女の想いで》(她的回憶)
原作:大友克洋
導演:森本晃司
劇本、設定:今敏
動畫製作:STUDIO 4℃

《最臭兵器》
原作、劇本、角色原案: 大友克洋
導演:岡村天齋
動畫製作:Madhouse

《大砲の街》(大炮之街)
導演、原作、劇本、角色原案、美樹:大友克洋
角色設計、作畫監督:小原秀一
動畫製作:STUDIO 4℃

《THE MEMORY OF MEMORIES》

講談社出版,1996 年 1 月 8 日,160 頁,AB 大小。
– 大友イラストのピンナップ2枚(裏はどちらも映画ポスターの復刻)
– 大友克洋訪問、《彼女の想いで》Image board
– Memories 用彩圖集
– 《彼女の想いで》彩圖設定集
– 森本晃司訪問(《彼女の想いで》導演)
– 井上俊之訪問(《彼女の想いで》角色設計、作畫監督)
– 渡辺隆訪問
– 《彼女の想いで》Film story
– 《最臭兵器》設定資料
– 岡本天斎訪問(《最臭兵器》導演)
– 川崎博嗣訪問(《最臭兵器》人物設計和作畫監督)
– 《最臭兵器》film story
– 《最臭兵器》image board, design board
– 《大砲の街》扉
– 中村照美訪問(《大砲の街》色彩設計)
– 《大砲の街》storyboard
– 枝光弘明訪問(《大砲の街》撮影監督)
– Title sequence 相集
– 安藤裕章訪問
– CG effect
– 《大砲の街》storyboard、設定資料(+大友克洋訪問)
– 小原秀一訪問(《大砲の街》人物設計和作畫監督)
– 片渕須直訪問(《大砲の街》技術設計)
– 《大砲の街》film story


1996 年 2 月 6 日 (42 歲)
SOS大東京探検隊 / 大友克洋短編集 2
講談社出版,253 頁

原作初收錄於 80 年 4 月號マンガ少年(漫畫少年)。
同本收錄《火之要鎮》,2007 年 3D 動畫化。
網上購買


1998 年 8 月 1 日(44 歲)
GUNDAM Mission to the Rise
短編作品

機動戰士鋼彈 20 周年記念活動,與「The Impression Of First GUNDAM」一同上映的原創短篇 CG 短片。

分鏡、導演:大友克洋
短片概念圖收錄在畫集《KABA 2》


2001 年 5 月 26 日(47 歲)
メトロポリス(METROPOLIS / 大都會)
動畫電影
負責劇本


大友克洋 × メトロポリス
角川書店於 2001 年 7 月 1 日出版 ,127 頁。
網上購買

– 手塚治虫原作,大友克洋劇本,動畫電影的劇本收錄
– 彩色的電影介紹,場景劇本和 storyboard
– 電影製作(大友克洋 x 導演 りんたろう 林重行 對談)
– 後記


2002 年 10 月 7 日(48 歲)
ヒピラくん(Hipira: The Little Vampire)
繪本,與木村真二共同創作,主婦と生活社出版。
網上購買(2002 年版)

2009 年動畫化於 12 月 21 至 25 日於 NHK 播放,2010 年由講談社重新發行完全版。
動畫官網(木村真二導演)
網上購買(2010 年版)


IMG_0600-Es

2004 年 7 月 17 日(50 歲)
スチームボーイ (Steamboy / 蒸氣男孩)
動畫電影

製作近 9 年耗資 24 億日元。
片名以致敬「Astro boy」而命名。
大友克洋是原作、導演,同時負責劇本、分鏡及原畫。
動畫官網

同年角川書店出版設定資料集《Steamboy 公式guide》、《Steamboy 公式資料集/Adventure book》、《Steamboy 公式資料集/機械圖集》、《Steamboy 分鏡集》和美術資料集《The Art of Steamboy》。
2007 年漫畫化。

DVD BOXSET:

IMG_0602-Es

《Steamboy 公式資料集/Mechanical book》

IMG_9354-Es
IMG_9355-Es
IMG_9356-Es
IMG_9358-Es

《Steamboy 公式資料集/Adventure Book》

IMG_9350-Es
IMG_9351-Es
IMG_9352-Es

2006 年 – 2007 年(52 歲)
危機之介御免
漫畫

富沢義彦原作,大友克洋原案,海童博行作畫
第 1 部,全 17 話,分三卷
講談社出版,B6 大小


SOS大東京探検隊
3D 動畫,40 分鐘
2006 年製作,2007 年 5 月 19 日劇場公開(53 歲)
《Steamboy》班底,導演高木真司。

導演訪問
官網
日文預告

中文預告:

https://youtu.be/8rxi88u7nYo?t=2m14s

IMG_0607-Es

2006 年(52 歲)
FREEDOM-PROJECT
電視廣告以及動畫電影
負責人物設定、機械設定
動畫官網

Opening:

2006 年
日清食品 CUP NOODLE「FREEDOM-PROJECT」動畫廣告
基本人物、機械設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BTu7zzo8k8

2007 年(53 歲)
スチームボーイ Steamboy
《Steamboy》的漫畫化,衣谷遊作畫
講談社,B6 大小,全 14 回,分上下兩卷。
05-06 年連載,2007 年單行本同時發售。
網上購買


2007 年
蟲師
大友克洋作為導演,負責劇本和分鏡。
官網

小說化:《小說 蟲師》
同年由講談社出版
網上購買

資料集:《蟲師》映画術
同年由講談社出版
網上購買


2008 年 9 月 10 日(54 歲)
Viva Il Chikurisshimo ビバ・イル・チクリッシモ!(單車主題畫集)
大友克洋 × 寺田克也
マガジンハウス(Magazine House)出版,192 頁全彩
網上購買

ジロ・デ・イタリア(Giro d’Italia)2007
* Giro d’Italia (=Tour of Italy)是一年一度的環義單車公路大賽,總長超過三千公里,每年五至六月於義大利及鄰近國家舉辦。

– Giro d’Italia 2007 的觀戰畫集與感想。
– 大友克洋、寺田克也、北久保弘之,這三位集結成單車隊「クラブ・パンターニ (Club Pantani)」這八年間的專欄集結成一書。

「カーボンハート(Carbon Heart)」部分:在《電擊 animation magazine》 1999 – 2001 年間有關單車主題的插畫連載,以黑白印刷。

「おしゃれハンドル(Fashionable Handle)」部分:ワールドフォトプレス(Mono Magazine)於 2001 年到 2006年間連載的單車主題插畫。りんたろう、小原秀一、黒田硫黄、高坂希太郎、樋口真嗣的插畫連載亦收錄在冊。


2009 年 – 2010 年(55 歲)
危機之介御免~ギヤマンの書~
漫畫
富沢義彦原作,大友克洋原案,海童博行作畫
第 2 部,全 8 話,分兩卷。


IMG_0590-Es

OTOMO KATSUHIRO ARTWORK KABA2
2012 年 1 月 31 日講談社出版,29cm 方型,204 頁。(58 歲)
收錄短篇
網上購買

IMG_0593-Es
IMG_0594-Es
IMG_0596-Es

_MG_9787-Es

大友克洋 GENGA 展
2012 年 4 月 9 日至 5 月 30 日
地點:3331Arts Chiyoda

_MG_9851s
夢幻之電單車,我坐上了!
_MG_9890s
留畫 🙂

展覽相關出版:

大友克洋 GENGA 展圖錄
GENGA OTOMO KATSUHIRO ORIGINAL PICTURES
2012 年 4 月 29 日由 PIE International 出版,B4 大小,256 頁。
– 作品集分六 chapter:1973-1975,1976-1978,1979-1982,1983-1994,1995-2004,2005-。
– 訪問:1979,1983,1989,1991,等等。
– 作品清單
網上購買
「大友克洋 genga 展」海報詳細介紹

IMG_0563-Es

BRUTUS:大友克洋、再起動。
出版:2012 年 4/15 號

大友克洋 X 井上雄彦 對談

網上購買(2012 年版)

IMG_0564-Es
IMG_0565-Es
IMG_0567-Es

BRUTUS 特別編集 合本・大友克洋
2014 年 1 月特別再版編集
網上購買(2014 年版)


2012 年 10 月世界漫畫節 TALK LIVE
大友克洋 x LEPAGE x Bastien Vivès

現場訪談記:日本漫畫大師vs歐州BD軍團 大友克洋之卷


《火要鎮》

四短篇合輯動畫電影
2013 年 7 月 20 日上映(59 歲)

《火要鎮》:大友克洋是原作,同時負責導演,劇本,分鏡和原畫。
第五短篇是 PS3 遊戲《月極蘭子のいちばん長い日》
動畫官網

武器よさらば(永別了,武器 / Farewell to Weapons)

25 頁,初出版在 ヤングマガジン(Young Magazine)1981 年 11 月 16 日,《彼女の想いで…》其中一短篇。
原作《A Farewell to Arms》是美國作家海明威於 1929 年寫成的半自傳小說。
後動畫作品收錄在 2013 年《Short Peace》中最後一部,大友克洋是原案,角木肇監督。

原作與原案的分別?原作:原作者,如果是小說改編成漫畫,漫畫「原作」就是小說的作者。原案:製作改編構想的提案者。注意這並非絕對,偶有製作人員名單出現職稱與上述定義不符的例子。

IMG_0610-Es

2014 年 3 月 20 日

《武器よさらば》出版獨立畫集
動畫官網
網上購買

預告:

IMG_0611-Es
IMG_0612-Es
IMG_0613-Es

《九十九》森田修平導演,奪得第 86 屆奧斯卡最佳短篇動畫獎

《GAMBO》安藤裕章導演,貞本義行人物設定


2013 年 11 月(59 歲)

Shohei x 大友克洋,Casio G-Shock Rangeman

兩人曾在 2013 年和 Casio 的 G-Shock Rangeman 手錶合作繪畫宣傳插畫,大友克洋負責繪畫了五個人物,而 Shohei 就用他的寫實畫風繪畫 G-Shock 手錶,再在宣傳插畫上由角色戴上,二人的世紀合作,當年引發不少討論!

大友克洋負責繪畫的五個人物,各有特色~
Shohei 繪畫的 G-Shock(以為是相片吧?)
當時的宣傳廣告

大友克洋 作品集POSTERS OTOMO KATSUHIRO × GRAPHIC DESIGN出版記念展覧會
2014 年 2 月 28 日至 3 月 16 日(60 歲)
地點:東京代官山 AL 藝廊一樓

大友克洋海報展專訪:注意身邊的事物就是磨練設計感的重要良方

IMG_0549-Es

美術集「 Posters – Otomo Katsuhiro × Graphic Design 」
由 PIE International 於 2014 年 2 月 28 日出版
364 x 257 mm,176 頁,附 B2 大小的海報,《阿基拉》 在 2001 年 10 月 25 日推出 AKIRA DVD SPECIAL EDITION 時候的 Visual Art。
官網
網上購買

IMG_0550-Es
IMG_8095-Es

大友克洋 × 河村康輔 コラボレーション展 Re:construct – Bape
2014 年 5 月 24 日至 6 月 8 日
地點:BAPEXCLUSIVE™ 青山


2015 年 3 月 12 日(60 歲)

大友克洋的「金華童子風神雷神ヲ従エテ波濤ヲ越ユルノ図」(應是在 KABA2 畫集也有的舊畫作)製作成大型立體壁畫,闊 8.7m,高 2.8m,在 2015 年 3 月 12 日開始設置於仙台機場 1 樓國際線入境大堂。

在 2013 年 大友克洋 GENGA 展早已是和東日本 311 震災有關,是次計劃地點仙台是當中的重地。仙台在宮城縣,同是宮城縣出身的大友克洋也配合幫助震災事務。


IMG_9309s

《親父眾》
2015 年 7 月 17 日出版(61 歲)
由大友克洋、寺田克也、吉田戰車和中川いさみ共同主導。

編者的話節錄

由老爹們所描繪出的老爹觀察日記

本冊集結了在人氣漫畫雜誌『JUMP改』與文藝雜誌『潘朵拉』兩本雜誌上,由 33 位作者所描繪出的各種『老爹』的姿態。包括大友克洋、寺田克也、江口壽史、諸星大二郎、浦澤直樹、池上遼一甚至是女性作家東村明子的頂尖豪華陣容,不只以自我的筆觸刻劃出自己父親的姿態,更對於在一般街道日常生活中可能曾經接觸過的各種中年男性,同樣嘗試以作家獨特的觀點、圖像和文字去解析他們笑中帶淚的『生態』。正因為都是已經抵達圓熟層次的資深作者們,才能更加細膩、不時透露出一點自謔的口吻,卻又滿載愛情的去敘說這些情境,讓老爹們的姿態躍然紙上呈現在讀者的眼簾之中,同時在字裡行間窺視出作家在享受著創作人生的同時,胸中的深深感嘆與情懷。

網上購買


2015 年 9 月(61 歲)

日本「Montreux Jazz Festival Japan 2015」主題插圖


2016 年 1 月(61 歲)

歷史悠久的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Angoulême International Comics Festival),被稱為世界三大漫畫節之一,而自 1974 年開始,每年 1 月在法國安古蘭舉辦。2016 年 1 月舉行的第四十三屆漫畫節中,主視覺(main visual)海報邀請了在 2015 年得到了「最優秀獎(Grand Prix d’Angoulême)」的大友克洋老師繪製!(更多介紹

2017 年 1 月 27 日(61 歲)

大友克洋《TRIBUTE TO OTOMO》日本版

大友克洋老師在 2016 年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Angoulême International Comics Festival)有一個名叫「KATSUHIRO OTOMO TRIBUTE」的展覽活動,將會展出四十二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漫畫家向老師致敬的作品,展覽完成後畫作更會結集成書《Tribute to Otomo》(由 Galerie Glénat 出版),封面由大友克洋老師親自繪畫,香港漫畫家利志達老師也有參與。


2017 年 3 月 27 日(61 歲)

大友克洋 X 日本 Toyota 廣告(更多介紹

日本 Toyota C-HR 廣告「CROSSOVER THE WORLD」非常受歡迎,先有《Street Fighter 2》和 Tomica 合作,第三彈更有《北斗之拳》的原哲夫!而 3 月 27 日出現了最終 Boss,大友克洋!影片的主題就是「NEO TOKYO 2017 Version」,提提大家「NEO TOKYO」就是《AKIRA》1988 年(也是動畫上映的年份)發生爆炸後新東京市的名稱,設定中是 2019 年(2020 年奧運),而現在大友老師就借用了廣告,先來表現出 2017 年的 NEO TOKYO 的面貌!


2017 年 4 月(62 歲)

與河村康輔合作,為「巴別塔」展(Babel)繪製《Inside Babel》插畫。(更多介紹

日本上野的東京都美術館即將舉辦一個名叫「『巴別塔』展」(Babel)的展覽,主要展出荷蘭博伊曼斯 • 范伯寧恩美術館 Museum Boijmans Van Beuningen 的收藏畫作,其中重點展品就是畫家 Pieter Bruegel the Elder(Bruegel) 於 1568 年繪畫的著名巴別塔畫作《The Tower of Babel》,另外還會展出該館同期 16 世紀的珍貴收藏畫作和雕刻作品多達 90 件。

大友老師受主辦單位邀請,根據 Bruegel 的巴別塔畫作去做二次創作!描繪出巴別塔的精細內部結構,一幅名為《Inside Babel》的作品!


2018 年 4 月(63 歲)

Wes Anderson 《犬之島》X 大友克洋! 大友克洋為日本於 5 月 19 日上映的定格動畫《犬之島》(ISLE OF DOGS)特別繪畫電影海報!因為動畫充滿對日本電影的尊崇,甚至是加入了黑澤明電影的配樂,所以大友克洋亦以傳統的日本狗狗代表島嶼本身,日式傳統木地版則喻為海。

「希望我的畫作能富意義地推廣這部電影給全世界。」


2018 年 7 月(63 歲)

大友克洋最新插畫是為佐藤喬的單車記錄小說《逃げ —— 2014 全日本選手権ロードレース》(全日本單車競技選手權大會)繪畫封面,其實大友老師和單車與電單車的關係十分密切,除了《AKIRA》的金田 Bike 和《Steamboy》中的蒸氣單車外,不時在訪問相片中看到他工作室也擺放著 Road Bike,另外在 2008 年曾與寺田克也合作推出關於一年一度的環義單車公路大賽主題畫集《Viva Il Chikurisshimo ビバ・イル・チクリッシモ!》。

amazon


Reference:

http://www.interq.or.jp/blue/junya/appleparadise/main.htmlhttps://www.youtube.com/user/ChronOtomo/videoshttp://chronotomo.aaandnn.com/

G-Shock:g-shock.jp/products/master_of_g/rangeman

SHORT PEACE:http://shortpeace-movie.com/jp/


The post 大友克洋作品一覽 Katsuhiro Otomo Archives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精細之金田!TAKUMI 筆下的 AKIRA! https://zbfghk.org/2016/07/19/takumi/ Tue, 19 Jul 2016 13:08:58 +0000 http://zbfghk.org/?p=5889   早前留意到日本插畫家 TAKUMI,是因為看到一張插畫用上了《One Piece》尾田榮一郎老師的畫風,配上了電影《Mad Max: Fury Road》的角色,實在是十分有趣!而他最著名的作品一定是「吉卜力主題樂園」的插畫啦!近來看到他繪畫了大友克洋老師的名作《AKIRA》的超精細插畫!還公開了繪畫的過程,一起來看看吧! 圖片來自 TAKUMI Twitter                         早前介紹到他不時用 A 漫畫家的畫風配以 B 作品去表達,現在看多一些例子~               在 8 月 12 日他更會推出第一本個人畫集,名為《TAKUMI画集+塗り絵BOOK》:     TAKUMI Twitter: twitter.com/takumitoxin TAKUMI facebook: facebook.com/takumitoxin   相關文章! 有今生無來世!《少年 JUMP》黃金期數復刻計劃! 抄襲/參考/臨摹/致敬/二創 荒木飛呂彥的「黃金之道」(linepaper 專欄) 2024 年回顧。 龍幸伸《DAN […]

The post 精細之金田!TAKUMI 筆下的 AKIRA!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早前留意到日本插畫家 TAKUMI,是因為看到一張插畫用上了《One Piece》尾田榮一郎老師的畫風,配上了電影《Mad Max: Fury Road》的角色,實在是十分有趣!而他最著名的作品一定是「吉卜力主題樂園」的插畫啦!近來看到他繪畫了大友克洋老師的名作《AKIRA》的超精細插畫!還公開了繪畫的過程,一起來看看吧!

圖片來自 TAKUMI Twitter

 

Cm-0qEQUMAEstLN
先來看看鐵雄的,看那機械手臂~!

 

CnHz5fvUkAA1236
再來是金田 + Bike!比例比較修長,金田的衣著設定如鞋子也比原著多了一些細節,不過車頭的廣告貼紙一定少不了!

 

CnYuGOiVMAIYc3e
全稿的鉛筆構圖!非常豐富!除了鐵雄和金田外,最喜歡就是中間的 AKIRA 燈牌了!繪畫的大小約是 A3。

 

CnP--djUsAAMmTJ
上線!

CnYuHkyUEAA17Gr
上線完成!各個細緻的部份也有兼顧到。

 

CnZ45W9UAAEFNXn
上色了!應也是用上了 Copic Marker。

 

CnfUdrcUIAAziVT

 

Cnk_CjyVUAIUvqI

 

Cno1Q4YVIAEsvRZ
上色完成!

 

CnpE4MAUIAA3thV
放大了的金田 Bike!還有 TAKUMI 簽名。

 

CnsazRAVIAUxKVI
可看看畫稿的比例。

 


 

早前介紹到他不時用 A 漫畫家的畫風配以 B 作品去表達,現在看多一些例子~

 

one
《One Piece》尾田榮一郎老師的畫風,配上了電影《Mad Max: Fury Road》

 

CSF71QMUEAIT_hC
荒木飛呂彥老師的 JOJO 風配上了冨樫義博老師的《Hunter X Hunter》

 

Ckyq0lEUgAARj-C
認真起來了!

 

Cnr5fB6UAAApUAq
鳥山明老師的 DQ 系列設定,配上了《Final Fantasy IV》,電繪上色也模仿了哈哈。

 

B8qk_q1CYAAdlct
名作「吉卜力主題樂園」!

 

CjrBGbAUkAEuGp-
TAKUMI 其他插畫

 

在 8 月 12 日他更會推出第一本個人畫集,名為《TAKUMI画集+塗り絵BOOK》:

CnsglFqVUAAhTv3

 


 

TAKUMI Twitter: twitter.com/takumitoxin
TAKUMI facebook: facebook.com/takumitoxin

 




The post 精細之金田!TAKUMI 筆下的 AKIRA!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13 年後,田中達之 CANNABIS WORKS 2 明天出版!+舊作品集回顧 https://zbfghk.org/2016/04/22/tanaka-tatsuyuki-cannabis-works/ Thu, 21 Apr 2016 17:57:50 +0000 http://zbfghk.org/?p=3907 想不到這就十多年!從中學時代到出來工作,終於把渴望已久的田中達之作品集《CANNABIS WORKS》買回家!田中老師筆下厚實的機械,頹廢色調配廢墟,還有壞壞的女孩們,都是小編的最愛!想不到今年三月還公佈出版第二本作品集《CANNABIS WORKS 2》!事隔十三年,一定有更多更精彩的作品收錄其中。先來溫習一下第一本,然後來看看第二本的預覽圖吧~ updated: 2020.10.13 田中達之簡介 田中達之是 1965 年福岡縣出身的大叔,除了動畫師、還是動畫導演、演出家、插畫家,以「CANNABIS」作為插畫筆名。 高中開始畫漫畫投稿,中途退學上京(東京),18 歲就進了 TELECOM animation film 工作。參與製作動畫《王立宇宙軍 オネアミスの翼》(王立宇宙軍~歐尼亞米斯之翼~)一週後請辭,說還是想畫漫畫投稿。與此同時,他的同居人動畫師柳沼和良勸說田中加入動畫《AKIRA》製作,這是田中初次參與動畫原畫製作。(那時《AKIRA》缺人,田中榮子還將正在製作《龍貓》的作畫人員「借」去幫忙。) 在這之後,田中就以自由工作的動畫師接洽工作。開始大量參與動畫製作,89 年,在押井守導演的 OVA《御先祖様万々歳!》中,受到動畫師うつのみや理的影響。還有《ダウンロード 南無阿弥陀仏は愛の詩 》(92 年)的原畫,《THE 八犬伝 [新章]》(93 年)的原畫,貞本義行做角色設定的電視動畫《ふしぎの海のナディア》(冒險少女娜汀亞)和《Green Legend 乱》(92 年)的 image board 繪製。 遊戲設計師桝田省治亦曾邀請田中以 CANNABIS 筆名參與 PC Engine (是一款家用電子遊戲機名稱,87 年推出)遊戲《リンダキューブ》(Linda³,95 年推出的 RPG 遊戲)系列的人物設計。 與 Studio4℃ 創辦人森本晃司的關係,始於 97 年在動畫《音響生命体ノイズマン》中,田中當時負責原畫。之後亦有參與多部旗下動畫製作,還有初次的動畫導演《陶人キット》的預告篇,這 31 秒的預告是田中第一部漫畫的部分情節,收錄於 02 年發售的 Studio4℃ 短篇作品集《デジタルジュース》(Digital Juice)。 以下是 2008 […]

The post 13 年後,田中達之 CANNABIS WORKS 2 明天出版!+舊作品集回顧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想不到這就十多年!從中學時代到出來工作,終於把渴望已久的田中達之作品集《CANNABIS WORKS》買回家!田中老師筆下厚實的機械,頹廢色調配廢墟,還有壞壞的女孩們,都是小編的最愛!想不到今年三月還公佈出版第二本作品集《CANNABIS WORKS 2》!事隔十三年,一定有更多更精彩的作品收錄其中。先來溫習一下第一本,然後來看看第二本的預覽圖吧~

updated: 2020.10.13


已經是 2013 年的模樣,常常覺得畫家的體型輪廓會在筆下的角色顯露。
pic source

田中達之簡介

田中達之是 1965 年福岡縣出身的大叔,除了動畫師、還是動畫導演、演出家、插畫家,以「CANNABIS」作為插畫筆名。

高中開始畫漫畫投稿,中途退學上京(東京),18 歲就進了 TELECOM animation film 工作。參與製作動畫《王立宇宙軍 オネアミスの翼》(王立宇宙軍~歐尼亞米斯之翼~)一週後請辭,說還是想畫漫畫投稿。與此同時,他的同居人動畫師柳沼和良勸說田中加入動畫《AKIRA》製作,這是田中初次參與動畫原畫製作。(那時《AKIRA》缺人,田中榮子還將正在製作《龍貓》的作畫人員「借」去幫忙。)

就職動畫員後,20歲的田中畫的草稿(收錄在第一本作品集)
《AKIRA》其中經典一幕,由田中達之繪畫負責原畫

在這之後,田中就以自由工作的動畫師接洽工作。開始大量參與動畫製作,89 年,在押井守導演的 OVA《御先祖様万々歳!》中,受到動畫師うつのみや理的影響。還有《ダウンロード 南無阿弥陀仏は愛の詩 》(92 年)的原畫,《THE 八犬伝 [新章]》(93 年)的原畫,貞本義行做角色設定的電視動畫《ふしぎの海のナディア》(冒險少女娜汀亞)和《Green Legend 乱》(92 年)的 image board 繪製。

遊戲設計師桝田省治亦曾邀請田中以 CANNABIS 筆名參與 PC Engine (是一款家用電子遊戲機名稱,87 年推出)遊戲《リンダキューブ》(Linda³,95 年推出的 RPG 遊戲)系列的人物設計。

與 Studio4℃ 創辦人森本晃司的關係,始於 97 年在動畫《音響生命体ノイズマン》中,田中當時負責原畫。之後亦有參與多部旗下動畫製作,還有初次的動畫導演《陶人キット》的預告篇,這 31 秒的預告是田中第一部漫畫的部分情節,收錄於 02 年發售的 Studio4℃ 短篇作品集《デジタルジュース》(Digital Juice)。

以下是 2008 年,《Genius Party Beyond》的《陶人キット》預告,全片長 13 分半鐘:

https://youtu.be/XFP4KeirxSY

《CANNABIS WORKS》

03 年 7 月夏天,出版了第一本個人作品集《CANNABIS WORKS》。由飛鳥新社出版。那時也在畫漫畫新作《BOILED HEAD》(部分亦收錄在這畫集)。《CANNABIS WORKS》是田中達之的第一本作品集,已是 13 年前的作品集了。

封面,田中看來很喜歡粗體呢,第二本作品集出版紀念 tee 也仍是用同一款字體。
襯紙印上封面的黑白描圖,整本作品集就像這樣,每個角落都擠滿了作品!
剛才襯紙的黑白描圖上色版,收錄於美術出版社《エラー(error) vol.01》的插圖(01 年)。右方是電話卡插圖(02 年)。
上方,99 年東京キャラクターショー(Tokyo Character Show)的海報插圖。下方為未發表作品。
漫畫《五次元療法》,曾收錄在 99 年出版,由村田蓮爾企劃編集的全彩漫畫集《FLAT》,同期還有多個厲害人物參與:淺田弘幸、小林治、韮沢靖、森本晃司、寺田克也等。  
以 CANNABIS 筆名參與 PC Engine 遊戲《リンダキューブ》(Linda³)系列的人物設計、插畫及動畫分鏡。95 年是 PC Engine 平台,97 年《Linda³ Again》為 Playstation 平台,98 年《Linda³ 完全版》為 SEGA 土星(SS)平台。
《リンダキューブ》(Linda³)系列的插圖  
《リンダキューブ》(Linda³)系列的插圖  
《リンダキューブ》(Linda³)系列的插圖  
《リンダキューブ》(Linda³)系列的海報草稿 
《リンダキューブ》(Linda³)遊戲中的動畫分鏡圖
《リンダキューブ》(Linda³)遊戲中的動畫分鏡圖
Image board 概念圖集部分,《冒險少女娜汀亞》動畫電影的概念圖(91 年)
《Green Legend 乱》概念圖(92 年)
未有使用的動畫概念圖,田中達之跟松本大洋一樣,很喜歡在背景加很多標語、有字的海報等小細節。(而個人網站尊敬的人物中,也有松本大洋也名列其中)
未有使用的遊戲概念圖
初次動畫導演作品《陶人キット》,預告篇收錄於 02 年發售的 Studio4℃ 短篇作品集《デジタルジュース》(Digital Juice)。
《陶人キット》的插畫設定等
坦克遊戲的企劃書插畫(97 年)
封底的襯紙
封底,看來很喜歡這張未用到的圖。

《CANNABIS WORKS》

出版社:飛鳥新社
出版日期:2003 年 7 月
價格:¥2,310
頁數:143p
大小:26 x 18.4 x 1.4 cm
ISBN-13:978-4870315679
官網購買


03 年以後

那第一本畫集出版之後,田中有什麼新作呢?

其中一項蠻有趣的是,2004 年森本晃司、田中達之與渡辺信一郎參與製作 NIKE 廣告《LEBRON JAMES IN CHAMBER OF FEAR》(恐怖の部屋,中譯:恐懼鬥室)。田中負責「誘惑の恐怖」部分,同時擔任導演、角色設計、美術設定、分鏡、作畫監督及原畫。

「誘惑の恐怖」導演:田中達之
「天狗の恐怖」導演:森本晃司
「自分の恐怖」導演:渡辺信一郎
STUDIO 4c 官網作品介紹

亂入:該廣告還製作了一系列的海報(不關動畫的事)⋯⋯最後廣告還因「對中國文化不尊重」(??)的爭議而出文道歉。

2006 年,與歌手宇多田光合作,把專輯《EXODUS》全 14 曲製作成每曲約 30 – 40 秒的動畫 MV,是為動畫合集《Fluximation》。總導演森本晃司,各曲的動畫導演為 STUDIO 4℃ 旗下多位好手。

STUDIO 4c 官網作品介紹

田中達之負責的是第 12 首歌〈Wonder ‘Bout〉。

宇多田光《fluximation》〈Wonder 'Bout〉的 MV 截圖
宇多田光《fluximation》〈Wonder ‘Bout〉的 MV 截圖

2011 年,擔任真人電影《GANTZ》的武器設定。

(pic source)
電影內武器實體曾在 2011 年於涉谷 Tower Records 中的「GANTZ 展」中展出。
pic source

2012 年為 Rashad Haughton 執導的六分半鐘動畫短片 〈Love Like Aliens〉 繪畫分鏡。該動畫角色來自空山基畫作,因為其畫作的複雜程度所以一直沒機會動畫化,所以這也是空山基的作品第一次動畫化。該動畫全部在日本製作,Haughton 特別搬到東京,與製片人 Tomo Ishioka(from seven shuffles)、田中達之,還有日本的頂尖 CGI 團隊「白組」共同製作此片。榮獲 The VFX Japan Award 2013,及 Asian Film Festival Dallas 的特別評審獎。
更多詳情

2013 年,《SHORT PEACE》中的《武器よさらば》人物設定。
《SHORT PEACE》官網

(pic source)
《武器よさらば》截圖
pic source
(pic source)
人物設定圖
pic source

還有為日本女子組合「赤い公園」歌曲〈交信〉導演 MV。

2019 年 4 月,森田修平的公司 YAMATOWORKS 製作自己導演的《L.S》,公開試播版本,由田中達之擔任美指。


《CANNABIS WORKS 2》

想不到要隔 13 年才出第二本作品集!三月一日出版商復刊ドットコム釋出了消息,除了主要收錄了這十三年間製作的動畫、插畫作品外,還有各式各樣的作品包括書籍雜誌的封面裝畫、雜誌連載的漫畫、CD 包裝、「東京アニメアワードフェスティバル 2015」的主視覺、真人電影《GANTZ》的武器設定、短篇動畫《武器よさらば》的角色設定,還有 22 頁未曾公開的故事《VISITOR》和未發表的插畫草稿等等⋯⋯到官網預訂還有畫作的 postcard 贈送(已完)!亦可加購田中設計的燙畫 tee(已完)。

fck
「東京アニメアワードフェスティバル 2015」的主視覺
pic source
9784835453439.PT01
官網釋出的預覽
pic source
(pic source)
官網釋出的預覽
pic source
Screen Shot 2016-04-21 at 1.01.52 am
官網釋出的預覽
pic source
Screen Shot 2016-04-21 at 1.01.44 am
官網釋出的預覽
pic source
(pic source)
田中達之在久未更新的 twitter,一來就是震撼彈。
pic source

《CANNABIS WORKS 2 田中達之作品集》

出版社:復刊ドットコム
出版日期:2016 年 4 月 23 日
價錢:¥2700(十三年後也只是加了三百幾円⋯)
頁数: 160 頁
大小: B5変・上製(應跟第一本一樣吧)

官網
官網預購+tee (已清空)

作品發售紀念簽名會

東京 SHIBUYA TSUTAYA
2016 年 5 月 8 日 1pm
活動詳情 (先著)

新宿紀伊國屋書店
2016 年 5 月 14 日 1pm
活動詳情 (抽選)

大阪梅田蔦谷書店
2016 年 5 月 21 日,兩場:11am 及 2pm
活動詳情 (先著)


ref

田中達之個人官網

animator interview 田中達之



The post 13 年後,田中達之 CANNABIS WORKS 2 明天出版!+舊作品集回顧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安古蘭大友克洋致敬展覽續報!親自繪畫火紅金田 & Bike 登場! https://zbfghk.org/2016/01/21/%e5%ae%89%e5%8f%a4%e8%98%ad%e5%a4%a7%e5%8f%8b%e5%85%8b%e6%b4%8b%e8%87%b4%e6%95%ac%e5%b1%95%e8%a6%bd%e7%ba%8c%e5%a0%b1%ef%bc%81/ Thu, 21 Jan 2016 12:54:19 +0000 http://zbfghk.org/?p=3052 之前分享過關於大友克洋老師將會參與今次的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Angoulême International Comics Festival),並會有一個名叫「KATSUHIRO OTOMO TRIBUTE」的展覽活動,將會展出四十二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漫畫家向老師致敬的作品,展覽完成後畫作更會結集成書(由 Galerie Glénat 出版),大友克洋老師更會還此繪畫該書本的封面,現在有部份作品在安古蘭的官方 facebook 公開預覽了! 重點是,大友克洋親自繪畫的封面畫作也公佈了,是久違了的金田和他的火紅色愛車!車上的貼紙也大更新了哈哈,但「CITIZEN」的貼紙還是保留了,實在是太久沒有看到他關於《AKIRA》的新畫作! 其他漫畫家的作品也十分精彩,大部份也是繪畫《AKIRA》的,好想看一些關於《Steamboy》的:                         這些是之前公佈了的:     當中大部份也是有畫到金田 Bike 在內,看來大家多年後仍是十分喜愛這輛經典戰車的設計。今年安古蘭漫畫節也會展出在 2012 年在日本東京 3331 Arts Chiyoda 的「大友克洋 GENGA 展」中出現過的金田戰車!現在已送到法國了,這是安古蘭 facebook 拍攝的片段: La moto est presque là au #FIBD2016Cette fois ça y est, la célèbre moto rouge arrive, une […]

The post 安古蘭大友克洋致敬展覽續報!親自繪畫火紅金田 & Bike 登場!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之前分享過關於大友克洋老師將會參與今次的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Angoulême International Comics Festival),並會有一個名叫「KATSUHIRO OTOMO TRIBUTE」的展覽活動,將會展出四十二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漫畫家向老師致敬的作品,展覽完成後畫作更會結集成書(由 Galerie Glénat 出版),大友克洋老師更會還此繪畫該書本的封面,現在有部份作品在安古蘭的官方 facebook 公開預覽了!

12400949_1040152166007034_4190549218655805900_n
©Katsuhiro Otomo / Galerie Glénat

重點是,大友克洋親自繪畫的封面畫作也公佈了,是久違了的金田和他的火紅色愛車!車上的貼紙也大更新了哈哈,但「CITIZEN」的貼紙還是保留了,實在是太久沒有看到他關於《AKIRA》的新畫作!

其他漫畫家的作品也十分精彩,大部份也是繪畫《AKIRA》的,好想看一些關於《Steamboy》的:

 

12540865_1040157496006501_3285296133715333130_n
©Virginie Augustin / Galerie Glénat

 

12418085_1040157452673172_3000809482608059947_n
© Manuele Fior / Galerie Glénat

 

10353567_1040157459339838_189111420912441653_n
© Jurion joël / Galerie Glénat

 

12565611_1040971739258410_1869230616237929729_n
© Stéphane Levallois / Galerie Glénat

 

12565611_1040971742591743_4631466665162903430_n
© Lucio Villani / Galerie Glénat

 

12552726_1040971755925075_8780108208158923745_n
© Victor Santos / Galerie Glénat

 

12522910_1042496662439251_1337129195336967751_n
© Gloria Pizzilli / Galerie Glénat

 

12510372_1042496659105918_598881624463726911_n
© Guillaume Singelin / Galerie Glénat

 

12509461_1042497045772546_7494344361248829109_n
© Otto Schmidt Art / Galerie Glénat

 

919577_1042648365757414_2523831671702174735_o
© Stan Manoukian / Galerie Glénat

 

12495041_1042648362424081_1855370352340435508_n
© Vince / Galerie Glénat

 

這些是之前公佈了的:

Screen Shot 2015-12-28 at 3.48.27 AM
© Dominique Bertail / Gallery Glénat

 

Screen Shot 2015-12-28 at 3.48.45 AM
Luigi Critone © Galerie Glénat

12371097_10208271296010644_2270272708259395837_o
Kim Jung-gi

 

當中大部份也是有畫到金田 Bike 在內,看來大家多年後仍是十分喜愛這輛經典戰車的設計。今年安古蘭漫畫節也會展出在 2012 年在日本東京 3331 Arts Chiyoda 的「大友克洋 GENGA 展」中出現過的金田戰車!現在已送到法國了,這是安古蘭 facebook 拍攝的片段:

La moto est presque là au #FIBD2016Cette fois ça y est, la célèbre moto rouge arrive, une autre petite vidéo pour vous en montrer un peu plus.Vous avez envie de l’essayer ? De faire une photo souvenir ? Alors rendez-vous sur cette page dès 10h pour le quiz #AkiraBikeik

Posted by Festival International de la Bande Dessinée d’Angoulême on Thursday, 21 January 2016

 

這是 2012 年「GENGA 展」的宣傳片段:

 

當年在展覽時是可以讓觀眾親車上車試坐的。這輛實物電單車本身也是一個傳奇,下一次讓我們介紹多一點吧!

 

302319_10151659941858968_210640848_n
「誰有坐過這戰車?我坐過啊!」

 


 

第四十三屆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

日期:2016 年 1 月 28 至 31 日

官方網站:www.bdangouleme.com
官方 facebook:www.facebook.com/festivalBDangouleme
官方 twitter:twitter.com/actudufauve

The post 安古蘭大友克洋致敬展覽續報!親自繪畫火紅金田 & Bike 登場!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大友克洋為安古蘭國際漫畫節繪製海報!香港漫畫家利志達同時參戰安古蘭! https://zbfghk.org/2015/12/28/%e5%a4%a7%e5%8f%8b%e5%85%8b%e6%b4%8b%e7%82%ba%e5%ae%89%e5%8f%a4%e8%98%ad%e5%9c%8b%e9%9a%9b%e6%bc%ab%e7%95%ab%e7%af%80%e7%b9%aa%e8%a3%bd%e6%b5%b7%e5%a0%b1%ef%bc%81%e9%a6%99%e6%b8%af%e6%bc%ab%e7%95%ab/ Mon, 28 Dec 2015 15:47:52 +0000 http://zbfghk.org/?p=2663 歷史悠久的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Angoulême International Comics Festival),被稱為世界三大漫畫節之一,而自 1974 年開始,每年 1 月在法國安古蘭舉辦。2016 年 1 月舉行的第四十三屆漫畫節中,主視覺(main visual)海報邀請了在 2015 年得到了「最優秀獎(Grand Prix d’Angoulême)」的大友克洋老師繪製!     圖中可看見用上了淡色調,再帶點像山水畫的手法去描繪。拿手的超精細畫功當然不能缺少,可以看到山林樹木間除了有仔細繪畫的草木外,也有細心的加入了不同的漫畫角色進去,除此之外,在右下角更畫了《AKIRA》的金田 Bike!紅色十分搶眼! 一起來看看細部的部份:             大友克洋老師也會到場出席漫畫節活動,屆時除了會有老師的分享會外,也會有一個展覽活動名叫「KATSUHIRO OTOMO TRIBUTE」,將會展出四十二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漫畫家向大友克洋老師致敬的作品! 部份參與的漫畫家作品:     韓國的 Kim Jung-gi 也會參加,他早前在 facebook 分享了一張鐵雄和金田追逐的畫作,不知是不是就是展品呢?   看來很多人也是繪畫《AKIRA》向老師致敬啊!《AKIRA》對西方國家的影響果然十分深遠~展覽完成後畫作更會結集成書,大友克洋更會還此繪畫該書本的封面,希望可以看到吧!     此外,同樣以細膩畫功見稱的香港漫畫家利志達老師,也會參與同屆安古蘭國際漫畫節(相關資料)!當中會有個人展覽的部份,展出近 80 張新舊畫作,表現出他成長和轉變的過程。     另外在介紹中提及,他和比利時漫畫家 Jean Dufaux 將會在 2016 年合作推出新作品《THE BEAST》,利志達老師負責繪畫,Jean Dufaux 擔任故事創作,期待!     第四十三屆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 […]

The post 大友克洋為安古蘭國際漫畫節繪製海報!香港漫畫家利志達同時參戰安古蘭!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歷史悠久的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Angoulême International Comics Festival),被稱為世界三大漫畫節之一,而自 1974 年開始,每年 1 月在法國安古蘭舉辦。2016 年 1 月舉行的第四十三屆漫畫節中,主視覺(main visual)海報邀請了在 2015 年得到了「最優秀獎(Grand Prix d’Angoulême)」的大友克洋老師繪製!

 

11027946_923773724339202_8902176125977703455_o
(picture source)

 

圖中可看見用上了淡色調,再帶點像山水畫的手法去描繪。拿手的超精細畫功當然不能缺少,可以看到山林樹木間除了有仔細繪畫的草木外,也有細心的加入了不同的漫畫角色進去,除此之外,在右下角更畫了《AKIRA》的金田 Bike!紅色十分搶眼!

一起來看看細部的部份:

111

 

222

 

333

 

444

 

555
大友工作室和金田 Bike!

 

666

 

大友克洋老師也會到場出席漫畫節活動,屆時除了會有老師的分享會外,也會有一個展覽活動名叫「KATSUHIRO OTOMO TRIBUTE」,將會展出四十二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漫畫家向大友克洋老師致敬的作品!

部份參與的漫畫家作品:

Screen Shot 2015-12-28 at 3.48.27 AM
© Dominique Bertail / Gallery Glénat (picture source)

 

Screen Shot 2015-12-28 at 3.48.45 AM
Luigi Critone © Galerie Glénat (picture source)

 

韓國的 Kim Jung-gi 也會參加,他早前在 facebook 分享了一張鐵雄和金田追逐的畫作,不知是不是就是展品呢?

12371097_10208271296010644_2270272708259395837_o
(picture source)

 

看來很多人也是繪畫《AKIRA》向老師致敬啊!《AKIRA》對西方國家的影響果然十分深遠~展覽完成後畫作更會結集成書,大友克洋更會還此繪畫該書本的封面,希望可以看到吧!

 


 

此外,同樣以細膩畫功見稱的香港漫畫家利志達老師,也會參與同屆安古蘭國際漫畫節(相關資料)!當中會有個人展覽的部份,展出近 80 張新舊畫作,表現出他成長和轉變的過程。

Screen Shot 2015-12-28 at 4.43.31 AM
一九八七年自資出版《同門少年》漫畫雜誌 (picture source)

 

Screen Shot 2015-12-28 at 4.43.45 AM
利志達《Golden Years》的其中一頁。(picture source)

 

另外在介紹中提及,他和比利時漫畫家 Jean Dufaux 將會在 2016 年合作推出新作品《THE BEAST》,利志達老師負責繪畫,Jean Dufaux 擔任故事創作,期待!
the-beast-kana

the-beast-ext-1

the-beast-ext-2

 


 

第四十三屆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

日期:2016 年 1 月 28 至 31 日

官方網站:www.bdangouleme.com
官方 facebook:www.facebook.com/festivalBDangouleme
官方 twitter:twitter.com/actudufauve
利志達 facebook:www.facebook.com/lichitakoffice




The post 大友克洋為安古蘭國際漫畫節繪製海報!香港漫畫家利志達同時參戰安古蘭!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摺了也沒問題!《AKIRA》鐵雄海報! https://zbfghk.org/2015/10/04/%e6%91%ba%e4%ba%86%e4%b9%9f%e6%b2%92%e5%95%8f%e9%a1%8c%ef%bc%81%e3%80%8aakira%e3%80%8b%e9%90%b5%e9%9b%84%e6%b5%b7%e5%a0%b1%ef%bc%81/ Sun, 04 Oct 2015 13:49:50 +0000 http://zbfghk.org/?p=1955 這是隨《Posters – Otomo Katsuhiro × Graphic Design》附送的 B2 大小的海報(因為是放在書內,所以是摺了的啦⋯⋯),而這畫是 2001 年 10 月 25 日推出 AKIRA DVD SPECIAL EDITION 時候大友克洋繪畫的 Visual Art。                 美術集《 Posters – Otomo Katsuhiro × Graphic Design 》 由 PIE International 於 2014 年 2 月 28 日出版 364 x 257 mm,176 頁,附 B2 大小的海報,《AKIRA》 […]

The post 摺了也沒問題!《AKIRA》鐵雄海報!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這是隨《Posters – Otomo Katsuhiro × Graphic Design》附送的 B2 大小的海報(因為是放在書內,所以是摺了的啦⋯⋯),而這畫是 2001 年 10 月 25 日推出 AKIRA DVD SPECIAL EDITION 時候大友克洋繪畫的 Visual Art。

51XMR9VDEPL
AKIRA DVD SPECIAL EDITION boxset

 

IMG_8096-Es

 

IMG_8098-Es
iconic arm

 

IMG_8105-Es
DVD Special Edition 推出時的文案

 

IMG_8107-Es
很喜歡這爛爛的布料部份!

 


 

 

IMG_0549-Es

 

美術集《 Posters – Otomo Katsuhiro × Graphic Design 》

由 PIE International 於 2014 年 2 月 28 日出版
364 x 257 mm,176 頁,附 B2 大小的海報,《AKIRA》 在 2001 年 10 月 25 日推出 AKIRA DVD SPECIAL EDITION 時候的 Visual Art。

官網
網上購買

The post 摺了也沒問題!《AKIRA》鐵雄海報!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看《MEMORIES》淺談大友克洋對畫面的迷戀。 https://zbfghk.org/2015/08/05/%e7%9c%8b%e3%80%8amemories%e3%80%8b%e6%b7%ba%e8%ab%87%e5%a4%a7%e5%8f%8b%e5%85%8b%e6%b4%8b%e5%b0%8d%e7%95%ab%e9%9d%a2%e7%9a%84%e8%bf%b7%e6%88%80%e3%80%82/ Wed, 05 Aug 2015 04:41:23 +0000 http://zbfghk.org/?p=1027   《MEMORIES》,這是 1995 年大友克洋的作品,最近剛在戲院重溫了一次。因為是舊作內容不太多說了,反而想說一下小小個人對大友克洋的動畫作品的感覺。 從 1988 年《AKIRA》動畫的驚天動地,那時候也看出他也是花了很多心力在畫面處理上,他當時動畫人手沒有太多,自己還要漫畫動畫一起畫 OMG。無論動作流暢度,空間結構和透視感等等(特別要提車尾燈光的殘像,記憶中他說過在哂菲林時測試很多次),現在看也是無敵(相信沒有人異議吧?)。之後到《MEMORIES》,當中的《大炮之街》是他作導演的作品,這次則是開始了對動畫「一鏡過」的挑戰,鏡頭多是橫向和縱向的移動,所以背景畫也是一整條長長的去畫(《KABA 2》有收錄)。這也在之後的《Steamboy》(2004 年)也有出現(感覺上是因為他在《大炮之街》試作完了,就在《Steamboy》實行?),往後就是在《FREEDOM》(2006 年)對 3D Graphics 的挑戰。         另外,第二點就是對透視感的迷戀。早在漫畫時那在 Fire Ball 金屬反光球體的倒影空間(1979 年),《AKIRA》的大廈複雜結構和鐵雄在精神出問題時的走廊鏡頭,《大炮之街》的多重變化透視點的背景,至到《Steamboy》的蒸氣城內駕駛室,最新《SHORT PEACE》內的《火要鎮》那仿傳統日本畫畫風的四十五度角視點等等,也是對不同空間和透視感的挑戰,而每一次也令人有深刻的記憶。         最後就是「煙」的描繪。一直也感覺到他很喜歡在畫面加進不同的煙,例如大廈破壞時的沙塵,《大炮之街》的煙火,《火要鎮》火災時的濃煙,當然最重要是《Steamboy》,感覺是他因為想是盡情去畫煙所以找了蒸氣作為題材。       要達到以上的質量,他也不是沒有犧牲的…例如《Steamboy》的收入和支出不成正比,相信令他資金上也損失慘重,但這是因為他對畫面要求的執著,製作時間拖長,還有是因為業界技術提升了(相信是 CGI 和 3D),某些地方更要重做,得出的成品在畫質上每一次也是處於當時業界的頂峰,可是在其他地方可能就會出現問題,而被談論最多的,可能是故事的內容。 《AKIRA》本身是改篇,動畫故事被斬短了,所以這問題很顯而易見,在《Steamboy》時的故事算是中規中矩,但其實也有點牽強(特別是最後),後來有一個感覺是他其實是想在畫面上作不同的試驗,故事編排可能不是他的首要條件,所以他推出不同的短篇作品也能滿足他這目的?或是因為他也有負責很多廣告和插畫的工作,作品多是比較短期?這是我猜想的。 反而在漫畫作品上,他的故事都比較完整,可能是因為他要考慮的東西沒有那麼多吧,所以可以花多點時間在故事編排上。 不過,講到尾,大友克洋還是我心目中的神人。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各動畫預告片:   《AKIRA》(1988)   《Memories》(1995)   《Steamboy》(2004)   《FREEDOM》(2006)   《火要鎮》(2013)   《SHORT PEACE》(2013)   […]

The post 看《MEMORIES》淺談大友克洋對畫面的迷戀。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MEMORIES》,這是 1995 年大友克洋的作品,最近剛在戲院重溫了一次。因為是舊作內容不太多說了,反而想說一下小小個人對大友克洋的動畫作品的感覺。

從 1988 年《AKIRA》動畫的驚天動地,那時候也看出他也是花了很多心力在畫面處理上,他當時動畫人手沒有太多,自己還要漫畫動畫一起畫 OMG。無論動作流暢度,空間結構和透視感等等(特別要提車尾燈光的殘像,記憶中他說過在哂菲林時測試很多次),現在看也是無敵(相信沒有人異議吧?)。之後到《MEMORIES》,當中的《大炮之街》是他作導演的作品,這次則是開始了對動畫「一鏡過」的挑戰,鏡頭多是橫向和縱向的移動,所以背景畫也是一整條長長的去畫(《KABA 2》有收錄)。這也在之後的《Steamboy》(2004 年)也有出現(感覺上是因為他在《大炮之街》試作完了,就在《Steamboy》實行?),往後就是在《FREEDOM》(2006 年)對 3D Graphics 的挑戰。

Screen Shot 2015-08-04 at 1.52.24 am
《AKIRA》車尾燈光的殘像

 

IMG_7247-E
《大炮之街》「一鏡過」的縱向鏡頭移動背景畫(來自《KABA2》)

 

《Freedom》
《Freedom》,把《Steamboy》應用到的 3D CGI 技術更進一步去展現

 


 

另外,第二點就是對透視感的迷戀。早在漫畫時那在 Fire Ball 金屬反光球體的倒影空間(1979 年),《AKIRA》的大廈複雜結構和鐵雄在精神出問題時的走廊鏡頭,《大炮之街》的多重變化透視點的背景,至到《Steamboy》的蒸氣城內駕駛室,最新《SHORT PEACE》內的《火要鎮》那仿傳統日本畫畫風的四十五度角視點等等,也是對不同空間和透視感的挑戰,而每一次也令人有深刻的記憶。

IMG_7246-E
Fire Ball(來自《KABA》)

 

《AKIRA》
《AKIRA》鐵雄在精神出問題時的走廊鏡頭

 

《火要鎮》
《火要鎮》仿傳統日本畫畫風的四十五度角視點

 


 

最後就是「煙」的描繪。一直也感覺到他很喜歡在畫面加進不同的煙,例如大廈破壞時的沙塵,《大炮之街》的煙火,《火要鎮》火災時的濃煙,當然最重要是《Steamboy》,感覺是他因為想是盡情去畫煙所以找了蒸氣作為題材。

《火要鎮》
《火要鎮》

 

《Steamboy》的存在根本是為了可以盡情去畫煙吧...
《Steamboy》的存在根本是為了可以盡情去畫煙吧…

 


 

要達到以上的質量,他也不是沒有犧牲的…例如《Steamboy》的收入和支出不成正比,相信令他資金上也損失慘重,但這是因為他對畫面要求的執著,製作時間拖長,還有是因為業界技術提升了(相信是 CGI 和 3D),某些地方更要重做,得出的成品在畫質上每一次也是處於當時業界的頂峰,可是在其他地方可能就會出現問題,而被談論最多的,可能是故事的內容。

《AKIRA》本身是改篇,動畫故事被斬短了,所以這問題很顯而易見,在《Steamboy》時的故事算是中規中矩,但其實也有點牽強(特別是最後),後來有一個感覺是他其實是想在畫面上作不同的試驗,故事編排可能不是他的首要條件,所以他推出不同的短篇作品也能滿足他這目的?或是因為他也有負責很多廣告和插畫的工作,作品多是比較短期?這是我猜想的。

反而在漫畫作品上,他的故事都比較完整,可能是因為他要考慮的東西沒有那麼多吧,所以可以花多點時間在故事編排上。

不過,講到尾,大友克洋還是我心目中的神人。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各動畫預告片:

 

《AKIRA》(1988)

 

《Memories》(1995)

 

《Steamboy》(2004)

 

《FREEDOM》(2006)

 

《火要鎮》(2013)

 

《SHORT PEACE》(2013)

 





The post 看《MEMORIES》淺談大友克洋對畫面的迷戀。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大友克洋 GENGA 展海報 https://zbfghk.org/2015/03/14/%e5%a4%a7%e5%8f%8b%e5%85%8b%e6%b4%8b-genga-%e5%b1%95%e6%b5%b7%e5%a0%b1/ Fri, 13 Mar 2015 16:02:37 +0000 http://zbfghk.org/?p=505 於 2012 年大友克洋 GENGA 展買入的海報。它用了厚重的白色花紋紙,再配上單一隻實黑色印刷,做成強烈對比。而由於是單色印刷,黑色網點的表現細緻。 畫稿方面,因為該展覽其中的重頭戲是展示當年《AKIRA》的所有原稿(約 3000 張!原稿!)所以這海報是選取了不同的漫畫原稿拼湊而成,做成這獨特的構圖。 有空也要分享一下當年參觀的記錄和感想。   相關文章! \ !大件事!大友克洋海報集《20 POSTERS》!大大張!/ 「大友克洋全集」第二期名單出爐!AKIRA + STEAMBOY~! 米山舞/Archipel – The art behind animation & illustration 傳奇畫作現身!大友克洋《AKIRA》動畫背景原畫展覽! 抄襲/參考/臨摹/致敬/二創 大友克洋《AKIRA》進化之路(漫畫力篇) 日本瘋狂展覽11月 AKIRA 原畫展出?!大友克洋 X 河村康輔「AKIRA WALL」 PARCO 企劃展!

The post 大友克洋 GENGA 展海報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
於 2012 年大友克洋 GENGA 展買入的海報。它用了厚重的白色花紋紙,再配上單一隻實黑色印刷,做成強烈對比。而由於是單色印刷,黑色網點的表現細緻。

畫稿方面,因為該展覽其中的重頭戲是展示當年《AKIRA》的所有原稿(約 3000 張!原稿!)所以這海報是選取了不同的漫畫原稿拼湊而成,做成這獨特的構圖。

有空也要分享一下當年參觀的記錄和感想。

11050641_844651775606005_5704000751327084390_n

11058066_844651792272670_5325109319670407964_n

11073568_844651808939335_1553020349071111963_n

1012075_844651828939333_8119622560100516170_n

10338267_844651852272664_6600433915692395633_n

11619_844651868939329_1389997351049245493_n

10659392_844651902272659_7342056246315284850_n

1512316_844651928939323_9083729541631464785_n

1512316_844651945605988_5953783464545733672_n

 

The post 大友克洋 GENGA 展海報 appeared first on 紙本分格 zbfghk.

]]>